市政工程质量验收
标准
2K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7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1)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2)宜用1~3及的新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3)宜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等杂质清洁重型水(pH值为6~8),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规定。
(二)拌合运输
(1)石灰土配合比设计应准确,经过配合比确定石灰最佳含量和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大道设计要求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要求。
(2)应严格配合比拌合,并根据眼材料的含水量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3)宜采用集中拌合,拌合应均匀,石灰土应过筛。
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方昂之水分损失。
(三)施工
(1)控制虚铺厚度,确保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路面一致。
(2)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应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3)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4)石灰土应湿养,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
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1)应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42.5及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可使用。
(2)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土的均匀系数不应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易为10~17。
(3)粒料可选用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材料;用作基层时,粒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粒料最大粒径;城镇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的不得超过53mm,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砾石和煤矸石等的压碎值:城镇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其它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底基层不得大于35%。
(4)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
(1)水的要求砼石灰稳定土基层。
(即: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等杂志的清洁重型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
(5)
(二)拌合运输
(1)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
(2)集料应该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且拌合均匀。
(3)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撒。
(三)施工
(1)宜采用摊铺机摊铺,施工前应经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
(2)水泥稳定土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
(4)宜采用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上铺筑面层。
三、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一)材料
(2)石灰要求同石灰稳定土。
(3)粉煤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的总量宜大于70%;在问的为700°C时烧失量宜小于或等于10%。
细度应满足比表面积大于250cm2/g,或90%经过0.3mm筛孔,70%经过0.075mm筛孔。
(4)砂砾应经破碎、筛分,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破碎砂砾中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
(5)水的要求砼石灰稳定土基层。
(即: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等杂志的清洁重型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
(二)拌合运输
(1)宜采用强制水拌和机拌合,配合比设计应遵守设计与规范要求。
(2)应做延迟时间试验,确实混合料在储存场存放时间及现场完成作业时间。
(3)应采用集中拌制,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撒。
(三)施工
(1)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2%。
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2)摊铺、碾压求药与石灰稳定土相同。
(3)应在潮湿状态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采用晒水养护时,应及时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
(4)采用喷晒沥青乳液养护,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5)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俩应限速,严禁履带车俩通行。
(四)质量检查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砂砾等无机结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