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常用公文写作格式实用公文写作命令:命令是国家政权中特定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分为:公布令、行政令、任免令、奖惩令、撤销令等。
分为标题、发文号、正文和落款部分。
标题:1、由发令机关名称、事由加文种构成;2、由事由加文种构成;3、文种前面冠以发令机关全称或领导人职务。
发文号:只标顺序号。
按发令机关或发令人于该届任期内所发的命令流水编序号,直至换届另列。
落款:包括署名和发文时间。
决定:决定是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政公务做出安排而制定的壹种指挥性公文。
属下行文种。
分为法规政策性决定、宣告事项性决定、奖惩性决定、任免性决定等。
分为首部和正文俩部分。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俩部分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加文种构成或事由和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指发布决定的时间。
于标题正下方注明成文日期或用括号注明通过决定日期。
正文:1、开头:简要交代决定的缘由、目的、根据2、主体:写决定的内容、落实决定的要求和措施3、结尾:用于提出希望、要求或执行说明注:亦可按如下格式———标题要通知此决定的单位名称正文日期指示: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使用的壹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
从内容和涉及的范围分:全局性指示和局部性批示;从时间的要求分:紧急指示和壹般指示.由首部和正文俩部分组成。
首部: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2、成文时间:用括号于标题正下方注明日期;3、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标题正下中间;4、主送机磁:即受文单文。
亦可用“抄送”形式写于公文最后壹项的下方。
正文:1、开头:指示的开端交代发指示的原因、目的、依据意义;2、主体:指示的具体时间;3、结尾:简洁地向受文者重申工作重要性,提出希望和要求。
注:亦可按如下格式:标题发文字号(或发文时间)主送机关:正文发指示机关日期批复:批复是领导机关答复下级隶属单位请示事项用的壹种下行公文。
具有类似法律的效用。
分为审批性批复和指示性批复。
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1、标题:①由发文机关、批复事项、行文对象和文种构成;②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③由事由和文种构成;④由发文机关、原件标题和文种构成。
2、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写、文种简称、年号和顺序号组成。
3、主送机关:和批复相对应的请示发文机关(文首顶格写)。
正文:1、引叙来文:写明来文日期、发文字号或标题。
说明批复的根据,点明批复的下级机关。
2、批复内容:壹、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请示”内容给予明确肯定的答复或具体指示。
壹般不进行议论。
二、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进壹步深化主旨。
3、结束语:壹般用“此批”、“此复”“特此”“批复”等(顶格写)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俩部分内容。
加盖公章。
决议:决议是指领导机关就重要决策事项,经过讨论通过发布的且要求贯彻执行所形成的重要指导性公文。
分为事项性决议和重大问题决议。
由首部和正文俩部分组成。
首部:1、标题:①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②由事由和文种构成;2、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
正文:由决议根据和决议事项俩部分组成。
写法形成有俩种:一、适用于内容单壹的决议,将议定的事项直接叙写出来;二、适用于内容较复杂的决议:将决议事项分条列项表达出来。
方案:方案是管理机关用以载明其为解决某壹具体问题,完成某壹具体工作而提出来供试用、选用或使用的设计或安排的公文。
由标题、生效标识、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壹般由发文机关单位、事由和文种构成,也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生效标识: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方案为某决定、某印发、批准或批转通知的组合体而载其后,可略过不标出;有的是于标题正下方注出批准的机关和时间;有的只是于标题正下方标出成文时间等等。
正文:壹般由前言和主体俩部分组成。
前言是制定方案的依据。
主体写方案的设计。
意见:意见是对有关方针、政策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按行文方式分:直发性意见和转发性意见。
按性质内容分:规划性意见和具体工作意见。
由首部和正文俩部分组成:首部: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2、成文时间:标题下用括号注明日期;正文:包括发文缘由和具体意见俩部分。
发文缘由:指提出意见的背景、依据、原因、目的等。
具体意见:就重问题提出的见解和处理方法。
此部分壹般用标序列述的方法叙述。
知照性公文公告:公告是上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下至各机关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向有关方面或人民群众宣布重要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可分为重要事项公告和法定事项公告。
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项、文种组成;2、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组成;3、事由加文种构成;4、写出文种“公告”即可。
正文:1、开头:简要讲明公告的依据、原因、目的;2、主体:具体写出公告的决定和要求;3、结束语: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
落款:发文机关的名称和发文时间;若标题中已有机关名称、落款处可省略不写,亦可将成文时间写于标题下,(须用括号),亦可不写发文时间。
通告:通告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于壹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壹种知照性的下行公文。
可分为法规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
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2、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组成;3、事由加文种构成;4、只用文种“通告”作标题。
正文:1、开头:主要交代通告的缘由、根据和目的;2、主体:明确具体写出通告的内容、通告事项的要求和实施措施;3、结束语:单独设段。
用“特此通告”、“此布”等。
落款: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
公报: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民人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
依发文主体的不同:分为俩类:壹类:是党政机关和团体发布重大事件、重要决定的公报;二类:是联合公报。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首部:1、标题:①直写文种《新闻公报》;②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③联合公报。
2、成文时间:发布日期(用括号于标题下正中注定)正文:开头:事件性公报须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
即何时、何地发生何事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
即何时、何地、谁和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时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主体:1、分段式:每段说壹层意思或壹项决定;2、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头绪较多的公报;3、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尾部:事件性和会议性公报壹般无尾部。
联合公报则于正文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及签署地点。
通知:通告是上级机关用来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以及用来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壹种晓喻性公文。
分类:1、批转,转发,须发生通知:命令性或规定性强;2、指示性通知:对某事或某问题作出具体指示;3、事务性通知:安排壹般具体事务的通知;4、会议通知:用以发出召开会议的通知。
5、任免通知:对任免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
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2、由事由和文种构成;3、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正文: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
落款: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
如标题中已写可略。
注:写正文之前,要于标题则安之下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加冒号。
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壹面的最下文。
通报: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所使用的壹种下行公文。
分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三种。
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2、事由和文种构成;3、由发文机关和文种构成;4、只以文种“通报”为标题。
正文:1、表彰性通报:①事件情况。
概述先进事迹。
②通过客观分析,阐述事件性质和意义。
③通报决定.④明确提出希望和要求。
2、批评性通报:具法规性质。
对所通报的事件、人物作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措施要写具体、明确。
3、情况通报:起沟通情况作用。
旨于使下级单位和干部、群众了解全面情况,统壹认识步调、推动工作的开展。
落款: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日期。
报请性公文方案:方案是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以及答复机关询问的文件,是壹种陈述性的上行公文。
方案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标题:1、标题:①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②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主送机关:能够是壹个也能够是几个。
顶格写。
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开头:概括说明方案的缘由、目的、意义或根据,之后用“现将×××情况方案如下”,壹语转入下文。
2、主体:用来陈述、说明方案事项:壹是工作情况和问题;二是进壹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结束语:壹般单独设段。
用程式化用语。
工作方案和情况方案用“特此方案”,答复方案用“专此方案”,建议方案用“之上方案,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递送方案则用“请审阅”“请收阅”“请收阅”等。
尾部:署名和成文时间。
请示: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指示工作,解释问题或批准某种要求时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是壹种上行陈述性公文。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2、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主送机关:只能有壹个,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
顶格写。
正文:请示缘由:正文重要内容。
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
请示事项:向上级机关的具体请求。
结束语:应另起壹段。
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之上请示,请予以审批”或“请批准”等。
尾部:署名和成文时间,须加盖公章。
议案:议案是国家行政公文中新増加的壹种文种,它是指政府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首部:标题:1、完全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案由、文种构成;2、不完全标题,由案由加文种组成。
发文字号:于标题右下方按函的字号书写,如“国函〔2004〕78号”等。
主送机关:机关全称或规范性简称,加冒号。
正文:案据:指议案的根据,应写明事实、阐明理由,回答为什么要提这壹议案的问题。
方案:指写出对提请审议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制订、修订法律、法规、条例等等,应提交草案作为附件,建议批准采取有关行政手段时,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束语:正文部分结束时所用的祈使性词语。
尾部:行政首长签署、不签机关名称。
罢免后须盖名章。
盖壹般名章仍须加盖政府机关印章,盖首长签名章的就不用加盖用汉字写出具体的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