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与艺术欣赏

文学与艺术欣赏

文學與藝術欣賞--中國通俗小說賞析--壹、授課教師:林保淳(中文系)貳、課程學分:單學期,三學分參、教學目標:武俠小說是近代通俗小說的主流,長久以來,就因其所呈顯出來的特殊風貌——「武」與「俠」,吸引了無數讀者的視焦,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文學形式;同時,由於媒體的介入,深入影響到當代社會的各個層面,更是研究、理解社會文化的重要資料。

儘管「武俠小說」至今仍背負著「不登大雅」的惡名,然而,無論是從文學、學術研究,或是社會、文化探討的角度出發,「武俠小說」都是值得在大學殿堂上講授的課程。

本課程擬以「通俗文學」為出發點,從讀者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說的特質,並切入武俠小說的類型特色,展開相關的探討。

一方面,它將是文化性的,傳統以來的「俠客文化」,究竟如何透過武俠小說的推展,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皆逐漸深入人心?一方面,它將是文學性的,武俠小說究竟構築了如何的一個既是「俠骨柔情」,又是「成人童話」的世界?武俠小說憑藉著如何的條件,持續著風靡各時代的人心?金庸、古龍、司馬翎各大家所架構的「江湖世界」,在風格與特色上有何異同?武俠小說究竟與文學何關?一方面,它也將是社會性的,武俠小說是如何出版、刊行與流通的?媒體與武俠小說如何同心協力,傳播著它無遠弗屆的影響?武俠小說又如何因社會的變遷,逐漸式微與沒落?居今之日,我們應如何對武俠小說作出相應的公正評價?本課程的設計,不僅僅是文學賞析,而是擬自基本的賞析中,拓展出更深一層的相關於文化、社會的省思,企圖引導出學生對當代文學、社會現象的興趣與思考。

肆、授課範圍:以原典閱讀為主,輔以當代的相關評論。

伍、授課方式:1. 課堂講授佔百分之五十2. 分組討論佔百分之四十五3. 武俠電影欣賞佔百分之五。

陸、課程綱要:本課程分為三個單元,其要項如下:第一單元:武俠小說綜論一、武俠小說與通俗文學1.通俗小說的精神——讀者的介入2.武俠小說的類型特色——武與俠二、談武論俠1.武的意涵:從武士到武技、武藝與武功2.俠的意涵:從游俠、少俠、劍俠、義俠到武俠三、俠與中國文化:1.非理性的俠客:狹隘的意氣原則2.俠的生命情調:激昂熱烈的生命力量3.俠客與律法的衝突和協調:叛逆性與人生意義的安頓4.俠客創造時代,時代塑造俠客:季世英雄之龍蛇起陸5.英雄與英雄崇拜:理想的投射與欲念的宣洩嗜血暴力的潛意識vs正義的渴求快意恩仇的昂揚vs完美的人格形象四、武俠小說發展史:1.唐以前的歷史名俠2.唐代的劍俠3.短篇話本中的俠4.從《水滸傳》、《三俠五義》、到《七劍十三俠》第二單元:港台武俠小說概論一、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1.舊派小說的「南向北趙」2.「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盧、朱楨木3.「新派」的崛起:梁羽生與金庸二、台灣武俠小說的出版與流傳1.跨越重洋的作家2.牟利為主的出版商3.別無選擇的讀者4.讀者服務:小說出租店5.從廣播、電影到連續劇、光碟三、台灣武俠小說概論1.啟蒙期的郎紅浣、孫玉鑫、伴霞樓主2.早期的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3.中期的古龍、東方玉、雲中岳、獨孤紅、柳殘陽4.晚期的溫瑞安5.從李涼到黃易四、武俠小說的世界1.武俠小說的通俗性與文學性:作者與讀者取向的差異社會效應的考量節奏感、刺激性與懸疑性2.武俠小說的虛構世界:成人童話--獨立自主的江湖現實的背離與逃遁簡化了的人際關係與道德規律美化了的俠客3.武俠小說的模式化:三大禍水--女人、祕笈與神兵靈藥復仇的情節模式4.武俠小說的場景設計:高山峻嶺與懸崖窮谷黃沙落日與曠野平疇禪房與道院客棧5.武俠小說與女性:女俠與男俠另一個江湖世界第三單元:武俠小說選讀一、唐宋劍俠小說選讀二、元明清俠義小說選讀三、近代武俠小說選讀四、金庸與梁羽生作品選讀五、古龍與溫瑞安作品選讀六、司馬翎小說選讀七、臺灣十大家作品選讀柒、參考書目:1.《通俗文學概論》陳必祥主編杭州大學出版社2.《民國通俗小說論稿》張贛生著重慶出版社3.《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周啟志主編文津出版社4.《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陳大康著湖南出版社5.《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陳平原著人民文學出版社6.〈從通俗的角度看武俠小說〉林保淳著7.〈民國以來「武俠研究」評議〉林保淳著8.《大俠》龔鵬程著錦冠出版社9.《中國之俠》劉若愚著.周清霖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0.〈從游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俠義觀念的演變〉林保淳著11.《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匯編》林保淳、龔鵬程編學生書局12.《中國武俠小說史略》王海林著北岳文藝出版社13.《中國武俠小說史》羅立群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4.《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劉蔭柏著花山文藝出版社15.《中國武俠史》陳山著上海三聯書店16.《俠與中國文化》淡江中文系主編學生書局17.《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蔡翔著北京十月文藝社18.《中國俠文化史》曹正文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葉洪生著聯經出版社20.各名家論金庸二十幾種沈登恩等遠景出版社捌、成績考核:1.期中考、期末考各佔百分之三十2.分組討論佔百分之二十3.出席率佔百分之二十(唯超過三次無故缺席者一律以不及格論)【附錄一】各朝武俠作品選讀篇目:A、古代之部:(僅供自修參考,不擬討論)1.《劍俠傳》王世貞編2.《江淮異人錄》吳淑著(《四庫全書》)3.《太平廣記》史臣編4.《續劍俠傳》元‧喬吉撰(邵國鉉《合刻三志》)6.《女俠傳》明‧鄒之麟著(《說郛》、《五朝小說》)7.《二俠傳》明‧徐廣編(刻本)8.《續劍俠傳》清‧鄭官應編------------以上文言之屬9.〈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古今小說19》10.〈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古今小說36》11.〈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21》12.〈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醒世恆言30》13.〈鄭節使立功神臂弓〉《醒世恆言31》14.〈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八兄蹤奇村酒肆〉《初拍3》15.〈程元玉店肆代償錢,十一娘雲崗縱談俠〉《初拍4》16.〈硬勘案大儒爭閒氣,甘受刑俠女著芳名〉《二拍12》17.〈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戲〉《二拍39》18.〈淫婦背夫遭誅,俠士蒙恩得宥〉《型世言5》19.《水滸傳》20.《兒女英雄傳》21.《三俠五義》22.《小五義》23.《七劍十三俠》24.《仙俠五花劍》-------------以上話本章回之屬B、近代之部:(僅供自修參考,不擬討論)1.《江湖奇俠傳》平江不肖生2.《荒江女俠》顧明道3.《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4.《寶劍金釵》王度盧5.《十二金錢鏢》白羽6.《鷹爪王》鄭證因7.《羅剎夫人》朱貞木C、現代之部:1.《萍蹤俠影》梁羽生2.《神雕俠侶》金庸3.《笑傲江湖》金庸4.《天龍八部》金庸5.《鹿鼎記》金庸6.《多情劍客無情劍》7.《絕代雙驕》8.《浣花洗劍錄》9.《七種武器》10.楚留香與陸小鳳系列------以上古龍11.《四大名捕會京師》系列溫瑞安12.《劍海鷹揚》13.《纖手御龍》------以上司馬翎14.《玉釵盟》(臥龍生)、《奪魂旗》(諸葛青雲)、《縱鶴擒龍》(東方玉)、《大明英烈傳》(獨孤紅)、《八荒龍蛇》(雲中岳)、《天龍卷》(高庸)、《尋秦記》(黃易)----以上供參考,可以任選【附錄二】金庸討論提綱一、金庸的生平與行事二、金庸的武俠小說三、解構金庸--------以上金庸生平與作品一、《神雕俠侶》:「問世間情是何物」——情痴、情怨、情恨、情魔、情孽、情悲、情仇、情花、情果與絕情谷1.李莫愁、陸展元、何沅君、武三通2.王重陽、林朝英3.楊過、小龍女4.陸無雙、程瑛、郭芙、公孫綠萼、完顏萍、郭襄與楊過5.公孫谷主、尹志平與小龍女6.武敦儒、武修文、郭芙、完顏萍、耶律燕、耶律齊二、《笑傲江湖》:「便作釣魚人,也在風波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話說「江湖」2.笑傲江湖?3.辟邪劍法與吸星大法4.〈笑傲江湖〉之曲5.獨孤九劍6.不戒和尚與桃谷六仙7.《笑傲江湖》與女人三、《鹿鼎記》:「荒謬的嘲弄」——從市井混混到國家英雄1.時代與英雄:清代的事功與版圖2.國家意識的糾結:天地會、沐王府、鄭氏家族、明末遺民、滿州人、俄羅斯、神龍教與五族共和3.荒謬的英雄:英雄正要出身低4.政治的嘲弄:買官鬻爵、攀龍附鳳、貪污受賄、欺下瞞上、阿諛奉承5.走調了的俠骨與柔情:韋小寶與七個妻子6.遠離家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點雲彩?四、《天龍八部》:「冤孽謎團交織下的芸芸眾生」1.八部天龍與芸芸眾生:釋名:一天:欲界六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之四處空天。

身具光明,故稱天。

二龍:八大龍王。

三夜叉:飛行空中之鬼神。

四乾闥婆:帝釋天之藥神。

五阿修羅:果報類天而非天。

男者容貌醜惡,女則甚美。

為帝釋戰神。

六迦樓羅:金翅鳥。

七緊那羅:頭似人而上有角,故云人非人。

帝釋之歌神。

八摩喉羅迦:大蟒神。

2.交織的情仇冤孽:情仇、家仇、國仇的矛盾3.複雜的祕辛謎團:身世之謎4.人心難測,處處出人意表:5.英雄的悲劇:南慕容與北喬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