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1]作者简介:欧海鸥(1976~)女,广东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
[2]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以《歌剧魅影》为例欧海鸥[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多元变化,音乐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契合了现代都市人的文化选择和审美取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能够和影视艺术正面抗衡的戏剧舞台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在20世纪后期,伴随着以韦伯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音乐剧的传统观念和看法。
以《歌剧魅影》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将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其独特的声乐魅力在音乐剧的历史舞台上占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音乐剧皇冠上的明珠。
一、关于音乐剧音乐剧(Musical )是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戏剧形式,它融各门类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与体裁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
它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音乐剧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高度的艺术综合性等特征,得到了大众更多的关注和认同,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世界观众的文化大餐。
1.音乐剧的界定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音乐剧几乎囊括了包括戏剧、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电影在内的绝大多数艺术形式。
通过对各不同艺术门类的高度整合,给观众提供了综合的、别具匠心的剧场效应。
音乐剧所具备的这一特质使得它自身的界定成为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目前学术界在对音乐剧定义的阐释上,没有一个公开的说法。
在众说纷纭的概念界定中,笔者认为较权威的是黄定宇先生在其《音乐剧概论》一书中对它的界定。
他说:“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
[2]音乐剧的创作来源于戏剧,它运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来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展示情感表达和矛盾冲突。
通俗来讲,音乐剧就是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将来自戏剧剧本的剧情音乐化。
也即是,我们把用语言艺术方式表达的戏剧称之为话剧;用音乐艺术方式表达的戏剧,称之为音乐剧。
2.音乐剧的特征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熔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诸多艺术于一炉的,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的一种戏剧形式。
“若从艺术构成的角度来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
”众所周知,每一种音乐体裁都有着自己的组成要素,音乐剧的三大要素为:戏剧、音乐、舞蹈,音乐剧各个要素和特征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音乐剧具备这三大要素所包含的一切特征,即音乐剧的戏剧特征、音乐特征、舞蹈特征。
它将一系列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综合地塑造人物、展开剧情、表达情感。
综合运用歌、舞、剧三种艺术元素是音乐剧的特点之一。
故,居其宏先生在其《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一书中将音乐剧称为“高度综合的综合性舞台戏剧艺术”。
(1)音乐剧的戏剧特征戏剧是音乐剧发展的本体,它的发展来自于戏剧剧本,它具有戏剧的基础性。
其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现代大众喜爱并[内容提要]音乐剧作为当今风靡世界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有着多元的演唱风格。
本文以现代派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为切入点,基于声乐演唱的视角,运用例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剧中唱段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的同时,并探讨了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的一些方法和途径,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演绎音乐剧。
[关键词]歌剧魅影/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中图分类号:J6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1-0198-3欧海鸥: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199广为流传的故事,艺术本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音乐剧的题材没有一定的界限,它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无论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皆可胜任,具有开放的多元性。
(2)音乐剧的音乐特征音乐本身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其成为音乐剧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对戏剧这一具象艺术起到了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的作用,是表现音乐剧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手段。
音乐以其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统领着全剧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将多种形式、风格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3)音乐剧的舞蹈特征舞蹈在音乐剧发展的气氛渲染、场景虚拟、戏剧时空的快速切换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音乐剧重要的文化品格之一。
强烈、鲜明的现代节奏、演员的精湛技艺,颇具造型艺术美感的整合,更为直接地刺激、作用于观众的感官,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达到审美的共鸣。
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不是对各种艺术要素不假思索的简单罗列,而是要看它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是否将时间和空间艺术、视觉和听觉艺术、表情和造型艺术各自独特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并将他们有机综合为音乐剧艺术的美。
它向观众所展示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二、关于歌剧魅影《歌剧魅影》是由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Lloyd・ebber),根据法国剧作家加斯东・勒鲁(GastonLeroux1868~1927)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音乐剧。
《歌剧魅影》在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极其显赫,与《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它以其神秘、悬疑、惊险、富有想象的剧情和豪华、梦幻般的舞美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该剧根据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事件而创作,属于剧中剧,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新的创作形式给韦伯本剧的完成带来了新鲜感和挑战性。
剧中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讲述了音乐天才“魅影”与歌剧院女演员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
魅影是巴黎歌剧院地下室中一个被不幸毁容的音乐天才,他奋不顾身地爱上了美丽的女演员克丽丝汀,并不遗余力的把她打造成耀眼的明星。
但克丽丝汀却丝毫不为魅影炽热的情感所打动,毅然选择儿时的玩伴瓦拉尔并私定终身,这一切使得魅影怒不可遏,剧情在这样的情感纠纷中展开……该剧剧情感人至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深处对爱情和温暖的渴望;剧中音乐美轮美奂,成功地将古典歌剧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到了一起;人物性格突出,凸显了年轻人炽热、疯狂的爱恋。
全剧情节惊险曲折、充满悬疑,不安和恐慌的气息贯穿于全剧,多个经典音乐唱段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无论是序曲,还是剧中单曲、连接乐段、重唱、合唱等,都与剧情水乳交融、完美结合,赋予了音乐剧以全新的多元化的风格。
三、从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看音乐剧的声乐演唱特征众所周知,“歌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在音乐剧的发展中也毋容置疑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剧声乐演唱是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有机结合,音乐剧在汲取了美声唱法圆润、丰满演唱特质的同时,糅合了通俗唱法的基本特色,建构了音乐剧颇具特色的演唱特征。
音乐剧是用表达、倾诉的基调情感来歌唱,低音自然纯粹,高音透明、有震撼力。
在动感、华丽的音乐基调中,演唱者能用自我的激情使得高潮更具有爆发力;在舒缓平和的音乐中又能形象地表现细腻和柔情,能非常到位的处理各个音乐情绪。
美声与流行、通俗与经典、现代与传统,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彰显着音乐剧的无穷魅力。
1.声乐演唱在音乐剧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在音乐剧一系列的表现要素中,声乐演唱是音乐剧活的灵魂。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
音乐剧这种综合性艺术门类所包含的音乐、舞蹈、戏剧中,音乐是最容易被欣赏者接受的。
人们往往对一部好的音乐剧作品的记忆和回忆,是通过其中的几首经典唱段来完成的。
通常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剧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变幻莫测的剧情,而是那一首首扣人心弦、在人们内心久久挥之不去的经典旋律。
每当我们的生活里响起《think of me》就能联想到的是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听到《Memory》那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就能想起旷世奇作《猫》。
正是这些经典旋律的传唱,让独具魅力的音乐剧始终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2.音乐剧的声乐演唱风格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的声乐演唱风格必然与其他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音乐剧在歌剧原有的戏剧性强、矛盾冲突厚重等艺术特征的基础之上,把大量流行、通俗元素运用到作品中去,讲究戏剧节奏的紧凑和明朗化,重点烘托一种氛围、营造一种意境,并要求在音乐剧的声乐演唱上倾向于情感的演绎。
演唱的曲目一般较短小、简单,易于观众传唱,无需咏叹调统领全剧,形式上更赋予其现代感,并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剧是古典歌剧的现代传承。
综合性发声是音乐剧演唱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在科学的美声唱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来解决矛盾冲突、加强戏剧张力。
在中低音区的演唱时,运用自然的本嗓、细腻的情感、平稳顺畅的气息跟观众产生心灵的沟通,做到声音甜美而富有吸引力。
当进入作品高潮时,则利用美声唱法的技术和方法,用扎实稳重的气息控制咽喉的力度和稳定度,激发体内的爆发力,进而发出可以刻画人物情感冲突、表现较强戏剧性的声音。
这种唱法将美声和通俗两种唱法融合在一起,情感表达朴实、真挚,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3.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分析音乐剧的完美演绎需要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声乐演唱方法,这也正是经典唱段在音乐剧中完美体现的重要手段。
毋容置疑的是,音乐剧唱段承担着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展现音乐剧艺术魅力等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好的声乐演唱方法,华美的旋律就会暗淡无光,最基本的旋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00律色彩都无法很好的把握,又何谈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何谈人物性格的刻画,精彩剧情无法得到很好的推进,与观众之间的共鸣也就无法体现。
笔者结合《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对音乐剧中的声乐演唱方法及特征进行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
(1)旋律上重“优美”轻“炫技”古往今来,能在较短时间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共鸣并能迅速模仿和传唱的,肯定是那些旋律优美连贯、通俗易懂的音乐。
音乐剧恰恰就符合了这样的特质,它的旋律大都通俗易懂、曲调流畅、琅琅上口,易于传唱,音域上也无特殊的专业要求,旋律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更准确的表达感情,符合人物性格。
音乐剧的旋律通俗易懂、唯美动听、细腻感人、易于传唱。
鉴于音乐剧的受众群是人民大众而非贵族和音乐剧的商业性文化特征,音乐剧在演唱上摒弃了声乐演唱中的华丽与炫技,与歌剧不同的是音乐剧注重的是旋律的通俗化,讲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要切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具有更加丰富、更贴近观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获得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