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 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 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 ( 蔬菜地除外 ) 。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Ⅰ类Ⅱ类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2对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 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二、土壤的背景资料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 3 到 5 年。
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三、监测项目的确定《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
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
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
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
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铁、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 a)芘、全盐量等项目。
监测的特种玉米种植区利用污水灌溉,考虑到监测地区的实际条件,选择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阳离子交换量作为必测项目,选择总钾、总氮、总磷、水份、有机质、铁作为选测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精品文档1、采样布点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
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每个单元宜采用对角线布点法。
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由田块进水口向出水口引一条对角线,至少分五等分,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土壤差异性大,可再等分,增加分点数。
2样品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的采集:本次监测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故采用采集混合样品。
根据采样布点,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
因为该地区为一般农作物种植耕地,所以采集 0~20cm耕作层土壤。
混合样量较大,需要采用四分法,最后留下1kg 到 2kg,装入样品袋。
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按土壤发生层次采土壤剖面样。
采样方法:测定重金属的样品,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采取样品。
采样量:所采土样装入塑料袋内,外套布袋。
填写土壤标签一式 2 份,l 份放人袋内,1 份扎在袋口。
采样的同时,要注意认真填写土壤标签、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并汇总存档。
采样结束应在现场逐项逐个检查,如采样记录表、样品登记表、样袋标签、土壤样品、采样点位图标记等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应及时补齐和修正。
样品运输:样品在运输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或沾污,并派专人押运,按时送至实验室。
接受者与送样者双方在样品登记表上签字,样品记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3、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一般土壤样品在农作物收获后与农作物同步采集。
必测污染项目一年一次,其他项目 3~5 年—次。
污染事故监测时,应在收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采样。
因此,直接在特种玉米种植区采样。
4、样品的制备测定不稳定的项目用新鲜土样(本例中的 NH3-N、NO3- -N、Fe2+)。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
测定多数稳定项目用风干土样。
制备风干土样程序是: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分装。
湿样晾干:在晾干室将湿样放置晾样盘,摊成 2cm厚的薄层,并间断地压碎、翻拌、拣出碎石、砂砾及植物残体等杂质。
晾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
样品粗磨:在磨样室将风干样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棰、滚、棒再次压碎,拣出杂质并用四分法分取压碎样,全部过 20 目尼龙筛。
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混合直至均匀。
经粗磨后的样品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
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 pH、土壤代换量、土壤速测养分含量、元素有效性含量分析。
样品细磨:用于细磨的样品用四分法进行第二次缩分成两份,一份留备用,一份研磨至全部过 60 目或 100 目尼龙筛,过 60 目( 孔径 0.25mm)土样,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分析;过100 目( 孔径 0.149mm)土样,用于土精品文档壤元素全量分析。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木滚、木棒、木棰、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薄膜等。
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20~100 目。
样品分装:经研磨混均后的样品,分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
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 土壤标签格式见图 1) ,瓶内或袋内放 l 份,外贴 l 份。
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无色聚乙烯塑料袋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的方法和程序严格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五、监测分析方法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选择各个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包括对样品的预处理,即先对样品进行消解,使欲测定项目的形态和浓度可测。
消解方法和监测分析方法如下表。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必测项目分析方法序项目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检测范围注释分析方法来源号(mg/kg)土样经盐酸 - 硝酸 - 高氯酸 ( 或盐酸- 硝酸- 氢氟酸 - 高氯酸 ) 消解;10.025 以上镉(1) 萃取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总镉GB/T 17141-970.005 以上(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样经硝酸 - 硫酸 - 五氧化二钒2汞或硫、硝酸锰酸钾消解后,冷原0.004 以上土壤总汞GB/T 17136-97 子吸收法测定;(1) 土样经硫酸 - 硝酸 - 高氯酸消解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5 以上砷分光光度法测定;GB/T17135-97 30.1 以上土壤总砷(2) 土样经硝酸 - 盐酸 - 高氯酸消解后,硼氢化钾 - 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样经盐酸 - 硝酸 - 高氯酸 ( 或盐4铜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 )消解 1.0 以上土壤总铜GB/T 17138-97 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5铅土样经盐酸 - 硝酸 - 氢氟酸 - 高氯0.4 以上土壤总铅GB/T 17140-97 酸消解后;(1) 萃取 - 火焰原子吸0.06以上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收法测定;(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样经硫酸 - 硝酸 - 氢氟酸消解后, (1) 高锰酸钾氧,二苯碳酰1.0 以上6 铬二肼光度法测定 (2) 加氯化铵土壤总铬GB/T 17137-97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 2.5 以上定;土样经盐酸 - 硝酸 - 高氯酸 ( 或盐7 锌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 )消解0.5 以上土壤总锌GB/T 17138-97 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样经盐酸 - 硝酸 - 高氯酸 ( 或盐8 镍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 )肖解 2.5 以上土壤总镍GB/T 17139-97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9 六六丙酮 - 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0.005 以上 - GB/T 14550-97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六、谱仪测定;滴滴丙酮 - 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10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0.005 以上 - GB/T 14550-97涕谱仪测定;11 pH 玻璃电极法 ( 土∶水 =1.0 ∶ 2.5) —- -阳离12 子乙酸铵法—- -交换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测测项目分析方法序号项目测定方法分析方法来源1总钾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光谱仪2总氮半微量法NY/T 533总磷钼锑抗光度法NY/T 884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滴定NY/T 855水份重量法NY/T526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六、土壤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用分析仪器量器、试剂、标准物质及监测人员基本素质的质量保证,实精品文档验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要求等。
七、农田土壤主环境监测标准及质量评价监测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土壤 pH 值自然背景<6.5 6.5 ~7.5 >7.5 >6.5项目镉≤0.20 0.30 0.60 1.0汞≤0.15 0.30 0.50 1.0 1.5砷水田≤15 30 25 20 30旱地≤15 40 30 25 40铜农田等≤35 50 100 100 400果园≤—150 200 200 400铅≤35 250 300 350 500铬水田≤90 250 300 350 400旱地≤90 150 200 250 300锌≤100 200 250 300 500镍≤40 40 50 60 200六六六≤0.05 0.50 1.0滴滴涕≤0.05 0.50 1.0注:①重金属( 铬主要是三价) 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 的土壤,若≤ 5cmol(+)/kg ,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② 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③ 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