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题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B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良渚遗址 D .陶寺遗址 2.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C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 D .浙江省余姚3.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齐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挥斥八埏,疆里万国。
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这里的“皇祖”是指( A )A .黄帝B .尧C .舜D .禹4.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A .统治残暴B .外族进攻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5.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 )A .甲骨文、隶书B .金文、小篆C .甲骨文、金文D .金文、隶书 6.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这件事说明( B )A .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B .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C .楚庄王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D .楚庄王想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7.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C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建立县制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8.“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B)9.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C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 .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10.襄阳人杰地灵,许多名人做出过杰出贡献。
刘秀的贡献是( C )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11.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D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12.江南经济的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D )A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 .南方比较安定C .淝水之战的胜利,阻止游牧民族南下D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3.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 )A .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B .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C .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D .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14.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C )A .郦道元B .贾思勰C .祖冲之D .李时珍15.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C)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13分,18题12分,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
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为“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皇帝制度、三公制度。
统一度量衡。
(2)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4分)分封制。
以地缘为本位。
(或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2分) 推恩令。
(4)材料四反映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分)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4分)铁制农具、牛耕。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5分)经济措施:奖励耕织。
评价: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2分)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8.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一朝代?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分)汉朝(西汉)。
张骞通西域。
(2)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4分)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
(答案必须体现变化)西汉;东汉。
(3)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2分)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4)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3分)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
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
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1)右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 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2分)( A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2分)蔡伦。
【栏目三】灿烂的医学与农业(3)请写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医药学家至少两位。
(4分)张仲景、华佗(或扁鹊)。
(4)右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2分)( B )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栏目四】辉煌的思想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5)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的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和他有关的教学名言,至少写一句。
(4分)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