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破坏、信息内容攻击等威胁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 都会造成信息被篡改、假冒、泄露、窃取等,降低这些威 胁导致的脆弱性也就确保了其所承载的信息的安全。
载体威胁
载体威胁是指针对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媒介的威胁; 载体是数据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是用于记录、传输、积
累和保存数据的实体; 由于物理损坏、人为破坏等导致的载体失效都会造成信息
第七讲 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
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主讲:钟毅 讲师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需求
公共服务电子化运行 安全
电子政务系统实施 安全
电子政务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安全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安全
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
信息
威胁
环境
威胁 环境
信息
信息威胁
信息载体以某种具体的形式来承载,这些形式在电子政务 中信息可以具体到某种数字格式,进而具体到相应存储格 式,即二进制字节、数据位;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硬件方面的管理; 二是对系统和软件的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
是指在电子政务的运行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流程、采用 合理的方法以达到发现、控制、降低或消除系统安全风 险的过程;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风险评估和风险释放; 具体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措施、定期评估、监
异常。
环境威胁
环境威胁是指针对信息与载体所处环境的威胁; 环境是指数据及承载数据的载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依赖
的软硬件资源; 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网络攻击、恶意代码等
都会威胁环境的安全。
边界威胁
边界威胁是指针对环境之间的交互的威胁; 一个环境的边缘即是该环境与外部的边界,它指示了环境
控和控制风险、风险评估规划等。
电子政务安全服务管理
保障电子政务安全,外部的服务机制也极为重要,社会 化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是保障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环节;
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服务、信息安全管 理服务、信息安全培训服务和安全事件应急服务等。
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与环境外部的差异性; 环境之间的交互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环境安全及交
互的正常有序进行,由于越权或滥用、管理不到位、权责 不清等原因都会威胁边界的安全。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电子政务安全行政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服务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行政管理
主要涉及电子政务安全组织机构管理、人事管理、安全 责任制度建设等方面;
从中央层面看,电子政务安全并不是某个特定部门的简 单工作,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彼此共同协作;
从地方层面看,也需要建立类似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 建成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管理是指从技术角度出发,通过一系 列手段与方法保障电子政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