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

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

①吸气末打气; ②呼气末抽气; ③剪断一侧迷走神经; ④剪断两侧迷走神经; ⑤重复①、②。 (二)注意事项 1.剪断剑突骨柄前要用止血钳夹捏骨柄一段时间以减少出血。 2.分离剑突背部的膈肌条时,勿损伤膈小肌以免造成气胸。 3.防止乳酸外漏。 4.打开气瓶要缓慢松开旋纽,注意流速和气流量。 5.抽出、注入气体时要同时夹闭另一侧管,并维持一段时间。 (三)实验后处理 1. 截取各种处理因素前后记录的呼吸运动曲线。 2.分析各种处理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原理,写实验报告。 三、学生做实验 1.每组家兔 1 只。严格按上述步骤、要求规范操作。 2.要求组长对组员明确分工及组员间要互相配合,各尽其职。 四、实验总结讲解上次实验报告 1.点评各组实验情况,并运用相关理论,简要分析实验结果。 2.讲解上次实验报告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该假说认为:控制呼吸节律性运动的中枢包括脑桥的呼吸调整中枢
重点掌握!采用流程 图简要讲解。
和延髓的呼吸基本中枢。在延髓呼吸基本中枢内有一个吸气活动发生器
和一个吸气切断机制。在吸气活动发生器的作用下可以兴奋脊髓的吸气
运动神经元,从而兴奋吸气肌引起吸气;另外吸气切断机制接受来自吸
气神经元和肺牵张感受器的冲动产生兴奋,随着吸气相的发展,冲动逐
肺缩小反射:引起吸气过程的加强,平静呼吸时意义不大。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呼吸肌受到牵张刺激时,兴奋肌梭,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
Hale Waihona Puke 缩。 3.化学感受性反射PO2↓: 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PCO2↑: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主要作用,但也有例外。 [H+]↑:动脉血中的 H+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调控的。 二、实验步骤
渐增加,当达到吸气切断机制阈值时而激活吸气切断机制,将冲动传至
吸气活动发生器和吸气神经元,中止它们的活动使吸气停止,转为呼气。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1.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肺扩张反射:抑制吸气,转为呼气,调节呼吸的频率与深度。
重点掌握!强调迷走 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 中的影响。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1.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30min
2.学生实验操作
150min
3.实验总结及讲解上次实验报告
20min
教学方法:课件、录像、板书、示范操作及提问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分离迷走神经及游离剑突。 2.各种理化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原理。 教学难点:
2.切断颈部一侧迷走神经和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3.呼吸气道的加长对呼吸运动影响的原理是什么?
下次课 预习要点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理及解救;红细胞渗透脆性和化学性溶血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原理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施情况 及分析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分离迷走神经及游离剑突。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一、实验原理 (一)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的扩大与缩小。
1.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
30min
采用互动式教学,检 查学生预习情况。
2.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主要由膈肌收缩引起。 (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机制。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第_7_次课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生理科学实验 孔霞 职称 讲师
年级 20XX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课 型(大、小)
小班 学时
5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第三节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朱健平编著.生理科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呼吸运动的实验方法、各种理化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原理。 2.熟悉 MedLab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处理方法。 3.了解氧气瓶、张力换能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简单讲解各种处理因 素影响呼吸运动的结 果。
强调实验过程中必须 注意的问题!
150min,巡回指导学 生,发现问题并及时 指出并作示范教学。 20min
小结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复习思考 题、作业 题
1.血中 PCO2 升高、PO2 降低和 H+升高时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它们影响呼吸运动 的原理有何异同之处?
重点掌握!通过提问, 强调化学因素的改变 如何影响呼吸运动。
采用提问式教学,检 查学生预习情况。并 且结合录像讲解。
(一)实验步骤 1.家兔称重、麻醉、固定; 2.气管插管,游离剑突;分离两侧迷走神经并穿线; 3.连接实验装置; 4.实验参数设置;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5.记录正常曲线,辨清曲线与呼气、吸气运动的关系; 6.观察记录各处理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1)CO2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2)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增加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4)增加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5)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