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
***煤矿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系名:资源工程系
时间:
专业:安全
班级:
目录
第一章课题的依据 (4)
第一节编制的法规、标准、文献 (4)
第二章事故报告 (5)
第一节事故报告的程序及规定 (5)
第二节事故报告内容 (5)
第三章事故调查 (6)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6)
第二节矿井防治水情况 (7)
第三节开采现状 (8)
第四章事故分析 (9)
第一节直接原因 (9)
第二节间接原因 (9)
第三节事故性质 (10)
第四节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10)
第五章事故处理 (11)
第六章事故防范措施 (12)
第一节事故预防与对策 (12)
第二节事故防范技术与措施 (12)
后语 (16)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
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课题的依据
第一节编制的法规、标准、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
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老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条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矿山安全工作实施统一监督。
第五条国家鼓励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改进安全设施,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第六条对坚持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参加矿山抢险救护,进行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矿山建设工程局和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八条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第九条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讯设施。
第二章事故报告
第一节事故报告的程序及规定
1.伤亡事故报告的要求伤亡事故的报告应满足如下要求:报告内容详细,应包括发生事故的公司、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报告人姓名、电话等。
报告迅速。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快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2.伤亡事故报告的程序《公司职工伤亡事报告相处理规定》(国务院75 号令)中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八条对事故报告的程序执行。
第二节事故报告内容
2008年10月29日19时10分许,河南省济源市马庄煤矿(以下简称马庄煤矿)发生一起重大透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3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590万元。
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书记从国外打回电话,就事故抢救和善后处理作出重要指示;***代省长、***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对事故抢救、事故查处和善后处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副省长带领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负责同志连夜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10月30日早上,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分别派出***副司长和***副主任等3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并传达了***副总理和***局长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全力抢救事故,避免次生事故发生,尽速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采取得
力措施,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河南省公安厅、监察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总工会、检察院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制定了防范措施。
事故有关情况如下:
第三章事故调查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马庄煤矿始建于1984年,为个人独资企业,属于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的技术改造矿井,矿井法人代表、矿长***。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服务年限5.8年,可采储量112.86万吨。
矿井设计采用一对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开采二1煤层,属低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100m3/h。
马庄煤矿采矿证号4100000620188,有效期为2006年12月至2012年9月。
2005年12月11日,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豫资源整合办[2005]25号文件批准该矿单独保留。
2006年9月8日济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济安监[2006]128号文件批准了该矿的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改造为15万吨/年。
2006年10月9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西监察分局以豫西煤安监[2006]109号文件批准了该矿的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6年10月30日济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济安监[2006]145号文件批准该矿技改工程开工。
事故发生前,马庄煤矿矿井提升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消防灭尘供水系统已形成;井底内、外水仓已投入使用,水仓容量677m3,泵房内安装有三台水泵,两台型号为D85-45×5,一台型号为D155-30×8,敷设直径Ф133和直径Ф159的排水管路两趟,顺主井敷设至地面,矿井排水能力为325m3/h;矿井无专用探水钻,使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进行探放水。
马庄煤矿正式文件任命并持证上岗的五职矿长除矿长和安全矿长外其余均不履行职责,而是另外找来无证人员代替履职。
设有生产科、机电科、安全科(3名带班队长兼任安全员,实际无安全员)等管理机构,有专职探水工2名。
共有5个包工队,2个在技改区施工岩巷,3个在非技改生产区施工煤巷。
第二节矿井防治水情况
2005年4月和2007年2月,马庄煤矿委托河南省焦作地质工程勘察院,在地表做了矿区富水性高密度物探,圈定了矿井富水区域,现生产区域二平巷向南(向上山煤层露头风化带)水平最近距离55米处进入富水区,并在矿区周围施工了三口排水井,其中两口井已投入使用。
同时,主井正常排水量为50 m3/h。
马庄煤矿所有煤巷掘进没有探放水专用措施,但有一个通用的探放水制度,掘进过程中进行了探放水,探放水制度要求探水钻孔个数不少于5个,深度不少于30米。
探水使用煤电钻打孔,实际掘进工作面一般打4个探水钻孔,孔深一般5-12米,最深孔只有15米,钻孔没人检查验收。
小溜子巷和西拐巷于2008年9月17日停止掘进,巷道开在实体煤中,两条巷在掘进过程中曾探过水,打过的钻孔都有渗水现象;在小溜子巷内距巷口5~6米处,向西帮打了个6米深的
钻孔探水时发现有报废的老巷道,当时又打了个13米的钻孔,钻孔内有少许水流出。
第三节开采现状
马庄煤矿没有反映井下实际开采情况的图纸,非技改区所有生产掘进工作面没有作业规程。
在技改工程中,目前主副井延伸工程、主井底车场、水仓、泵房均已完工;技改区域两条岩巷下山(运输下山和轨道下山)基本到位,尚未开拓其它巷道,技改区所有巷道全部采用工字钢支护。
马庄煤矿副井延伸落底后,开始在副井底非技改区维修、掘进并生产出煤。
非技改生产区现有生产掘进工作面为:一下山正头、二下山正头、三联络巷、小溜子巷(也叫南起坡巷)以及小溜子巷西拐巷,没有正规采煤工作面。
该矿非技改区的生产区域及向南到煤层风化带全部处于2004年以前巷采法采过的老空区内。
现生产区域一平巷向南(向上山煤层露头风化带)最近水平距离55米处进入富水区。
2007年以来,在非技改区域上平巷40米以上部分(为上平巷保留了40米煤柱),采用巷采法生产。
2008年5月份,开始维修掘进上平巷,采用巷采法把原来留下的40米宽煤柱进行了穿采,同时在上平巷南侧预留10米宽煤柱。
在巷采过程中曾多次遇到以前的老空区巷道,部分巷道还有空间(没压实)。
截至事故发生,共出煤约3万吨(2008年出煤2万吨)。
2008年9月17日,按照济源市政府要求,马庄煤矿停止了井下一切作业活动。
10月17日,济源市批准马庄煤矿维修与技改有关的巷道,当天该矿开始维修,并在非技改区安排工人掘进维修巷道。
截至10月29日,零点班包工队在小溜子巷内维修6个班、此巷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