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炎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 cellulitis of mouth cavity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诊断标准]1 .发病急、病程短、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核左移。
2 .受累间隙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3 .脓肿形成的判定。
(1) 浅部脓肿:触诊有波动感。
(2) 深部脓肿:指压可有凹陷性水肿;穿刺能抽出脓汁;超声波检查出现液平。
4 .可并发严重并发症。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间〕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 1 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及梅毒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 日内完成。
4 .必要时X 线摄片,判定有否骨髓炎或确定病原牙。
[治疗原则]1 .应用抗菌药物。
2 .引流脓液。
3 .增强机体抵抗力。
[治疗计划]1 .应用抗菌药物,通常采用青、链霉素或其它广谱抗生素。
应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
2 .脓肿形成应立即切开引流。
口底弥漫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或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应早期切开。
脓液引流不畅者,引流条可加入少量九一丹或五五丹。
3 .进食困难或高烧持续不退者,应补液并给激素及维生素C。
4 .体温超过39C者,应按高热常规处理。
5 .急性炎症消退后,去除病灶。
6 .切开引流后2周以上仍有大量脓液时,应摄X线片以排除骨髓炎。
[住院日数]全身症状缓解切开引流处无脓液排出后2〜3日或病灶清除术后创口愈合后1〜2日。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全身症状消失,切开引流处无脓液排出。
2 .好转标准全身症状缓解,切开引流处尚有脓液排出。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jaw bone )[诊断标准]l .急性期(1 )起病急骤,体温升高。
白细胞总数升高,核左移。
(2)颌骨剧痛。
数个牙齿松动,叩痛。
并可有牙周袋溢脓,发生于下颌骨者可有下唇麻木。
(3)局部及软组织肿胀、充血,可发急性蜂窝织炎。
(4)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2 .慢性期(1)多有急性发作或肿胀反复发作史。
(2)发生于下颌骨者多有下唇麻木。
(3)多有瘘管存在,长期溢脓。
(4)有时可见死骨排出或探及活动的死骨,严重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5)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吸收现象与增生现象同时存在。
( 6 )临床上分为中央性与边缘性两类。
前者多为牙源性根尖感染引起,后者多继发于冠周炎或嚼肌间隙蜂窝织炎。
增生性骨髓炎多属边缘性。
[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间]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1 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及梅毒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 日内完成。
4 。
颌骨X 线摄片,须在2 日内完成。
[ 治疗原则]l .急性期消炎、引流。
2 .慢性期引流、清除病灶、消炎。
[ 治疗计划]1 、急性期。
( 1 )治疗同颌面部蜂窝织炎。
( 2)尽早拔除患牙。
2 .慢性期( 1 ) 局部冲洗、换药、每日 1 一次或 2 次。
( 2) 清除病灶手术:搔刮术、死骨摘除术。
( 3) 抗菌药物: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
[住院日数]3 周〜3个月。
[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病灶切除,症状消失,切口愈合。
2 .好转标准病灶基本切除,症状好转。
面颈部淋巴结炎( lymphnoditis of facial and neck regions ) [ 诊断标准]1 .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病灶病史。
2 .急性淋巴结炎(1) 发病急,进展快。
(2) 可有轻重不等的全身反应。
(3) 淋巴结迅速肿大,明显压痛;可粘连或发展成蜂窝织炎。
(4) 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3 .慢性淋巴结炎(1) 病程较长,或曾有急性炎症及反复发作病史。
(2) 应与慢性颌下腺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鉴别。
(3) 一般化脓菌感染者口腔或咽部多有感染病灶,好发于颌下、颏下,常仅为2〜3 个淋巴结肿大,质中等多能活动,有时有压痛。
结核菌感染者可有肺结核史。
好发于颈浅及颈深部,常为多个淋巴结肿大,较硬,质中等,可有活动。
多有粘连,破溃可形成瘘管,排出干酪样脓液,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间]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1 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及梅毒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4 .血沉,须在1 日内完成。
5 .结核菌素试验,须在1日内完成。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引流;手术。
[治疗计划]1 .急性淋巴结炎治疗同蜂窝织炎。
2 .一般化脓感染的慢性淋巴结炎去除日内或咽部病灶,如仍不消退,可予观察。
3. 结核性淋巴结炎(1)应用抗结核药物。
(2)局部抗结核药物封闭:异烟肼100mg或链霉素0.5g ,可加入适量普鲁卡因,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
(3)单个活动之淋巴结,肺部又无活动性结核病灶者,可手术摘除。
术后仍应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 6 个月。
(4)已破溃者可行刮除术,创口不愈合用链霉素纱条换药。
(5)凡脓肿接近破溃者,可先行切开引流术,待炎症好转后再行病灶刮除术。
[住院日数]2 〜4周。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1 )急性淋巴结炎:症状消失,引流无脓液流出。
(2)慢性淋巴结炎:病灶消除。
(3)结核性淋巴结炎:病灶切除或消退,切口愈合。
2 .好转标准(1)急性淋巴结炎:症状缓解。
(2)慢性淋巴结炎:病灶缩小。
(3)结核性淋巴结炎;病灶基本切除,症状好转。
第二节骨折颌面骨骨折(fracture of facial bones )[诊断标准]1 .有损伤病史。
2 .面部畸形,局部肿胀,压痛,淤斑,牙龈撕裂或伴软组织开放性损伤。
3 .咬合关系错乱或开合(上、下颌骨骨折)或开口受限(颧骨骨折)4 .神经压迫症状下颌骨骨折:下唇麻木。
上颌骨折或颧骨骨折可出现复视或鼻出血、结膜及眶周皮下淤血。
眶下区麻木。
5 .X线摄片可见骨折线。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间]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1 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 及梅毒抗体须在1 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 日内完成。
4 . X线摄片,颌面部CT须在2日完成。
[治疗原则]1 .伴有颅脑损伤、休克、大出血、窒息等严重情况者应先行急救。
2 .软组织损伤先行清创缝合术或同时作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术。
3 .骨折复位、固定。
[治疗计划]1 .骨折复位(1)手法复位。
(2)牵引复位:多用于陈旧性骨折。
(3)手术复位:欲行骨间结扎固定者,或陈旧性骨折牵引不能复位者。
2 .骨折复位后应行固定(1)单颌结扎。
(2)颌间结扎。
(3)骨间结扎。
(4)口外固定:吊颌绷带,不锈钢针外固定器等的固定。
(5)围绕结扎。
(6)其它各种夹板固定器的固定。
3 .固定方法的选择(1)下颌骨骨折:①骨折两端均有牙齿者,行单颌结扎或颌间结扎;②骨折一端有牙齿,一端无牙齿者,骨间结扎加颌间结扎;③骨折两端均无牙齿者,骨间结扎或颌周结扎;④固定4〜6周。
(2)上颌骨骨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骨折固定方法,但要注意务必以颅骨作为固定点,而不能单以下颌骨作为固定点,并要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固定3〜 4 周。
(3)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后可作适当固定,但注意局部勿再受外力撞击或受压而致再移位;粉碎性骨折可采用上颌窦填塞复位法固定3〜4周。
4 .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5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6 .保持口腔卫生。
[住院日数]10 〜14日。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软组织伤口愈合。
2 .好转标准骨折基本复位,咬合关系欠佳或尚有软组织伤未愈合。
第三节先天性疾病皮样囊肿手表皮样囊肿(dermoid cyst and ipidermal cyst )[诊断标准]1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生长缓慢,囊肿小时无症状。
2 .好发于口底中部,眼睑、额、鼻、眶外缘、耳后等处,呈圆形。
3 .肿块质地中等硬度,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
4 .与周围组织、皮肤、粘膜均无粘连(继发感染时可有粘连)。
5 .在口底部位于下颌舌骨肌及颏舌骨肌以上者,向口内突出。
体积增大时可将舌推向后上方影响语言、甚至发生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
位于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以下者向口外突出。
6 .穿刺可抽出白色或淡黄色豆渣样脂状半流体,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发和皮脂腺等结构。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1 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及梅毒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 日内完成。
4 .额、鼻、眶外缘、耳后等处有时可摄X线片,检查与骨质的关系,须在2 日内完成。
〔治疗原则〕手术彻底摘除。
[治疗计划]发生于口底凸向口内者,在口底粘膜上作切口。
凸至颏下者,在皮肤上作切口。
[住院日数]术前住院3日,术后住院7〜9日。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病灶完全切除,切口愈合。
2 .好转标准病灶部分切除。
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thyroglossal cyst , thyroglossal fistula )[诊断标准]1 .颈正中线附近圆形肿物,多无自觉状,生长缓慢,直径1〜5cm不等。
2 .肿物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体附近者,与舌骨体之间可有坚韧的索条相连。
3 .位于舌根附近者,可有吞咽障碍和语言不清,经舌盲孔与口腔相通后可继发感染也穿刺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液体,甚至可呈胶冻状(感染后可为白色或褐色水样液)5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10岁儿童。
6 .继发感染则愈加肿大,发红、疼痛,周围粘连,界限不清,自溃或切开则成瘘,长期溢出少量粘液或脓性粘液。
1317 .必要时需作同位素碘131扫描,除外舌异位甲状腺(常位于舌根或盲孔部)。
8. 甲状舌管瘘可作碘油造影检查瘘管行径。
[检查项目及完成时间]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胸透,须在1日内完成。
2 .凝血四项、血型,抗HIV及梅毒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3 .肝功能、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须在1日内完成。
1314. 为除外舌异位甲状腺需作碘131扫描。
5 .瘘管碘油造影,须在3日内完成。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
[治疗计划]1 .继发感染者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局部瘘管每日换药,使引流通畅,无急性炎症时方可手术。
2 .碘油造影查明瘘管行径。
3 .手术应彻底切除囊肿,瘘管,同时切除中段舌骨,如瘘管在舌盲孔处出现瘘囗,应连同周围粘膜一并切除然后缝合。
[住院日数]术前3天,术后7〜9日。
[疗效判定]1 .治愈标准病灶连同中段舌骨一并切除,切口愈合。
2 .好转标准病灶未全切除或未切除中段舌骨。
鳃裂囊肿及瘘( branchial cleft cyst and branchial fistula ) [诊断标准]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在20〜50岁,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绝大多数在20 岁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