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施工实习报告-杨旭教材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施工实习报告-杨旭教材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春季学期)论文题目:施工实习报告指导教师:熊云武袁林娟李淑芹班级:农水122学号:1209080429姓名:杨旭施工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6年5月11日-2016年5月12日实习地点:河北丰宁县抽水蓄能电站、怀柔区响水湖水坝实习目的:为了更加了解建筑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使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参加实际生产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报告:一、河北丰宁县抽水蓄能电站(一)、电站资料和建设审批的曲折历程实习的第一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河北丰宁县抽水蓄能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南距北京市180km,东南距承德市170km,规划装机容量360万kw。

电站分两期开发,一期装机规模180万kw。

电站上水库库容5800万m3,下水库库容6070万m3。

电站建成后,对京津唐电网可发挥周调节作用。

1995年,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站址普查过程中,天津电力勘测设计院惊奇地发现了该站站址。

之所以说是“发现”,是因为从专业角度来看,它是难得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宝地”。

站址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永利村界内,距离县城61km。

虽然建设条件优良,但由于国家投资政策调整、业主更换、重新报批核准等种种原因,此后17年里,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核准之路历经曲折,可谓山重水复。

十几年中,国家发改委和河北省领导高度关注和支持该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倾力支持电站前期工作,终于使项目获得核准。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项目有关条件渐渐成熟。

2012年8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文件,核准丰宁抽水蓄能项目,给历时17年的项目工作画上了句号。

(二)、参观施工过程在学校以及老师的努力下,我们得以进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当然,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施工方暂时停止了施工,我们穿过了长长的施工隧洞,来到了是工作业的现场,施工总工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工程结构从图中看出,该蓄水电站大体共分为五大部分,上水库、输水系统、开关站、发电厂房、下水库。

(1)上水库:上水库正常蓄水位1505m,上水库死水位1460m,采用局部防渗形式,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最大坝高123.3m,坝顶高程1510.3m,坝轴线长度556m。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4.4km2,四周高山耸立、峰岭环抱,总库容可达4882万m3,且淹没区无居民和耕地,因此征地范围小,移民少,补偿费用小,其电站建设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国内难得的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良站址。

(2)下水库:利用滦河干流上已建成的丰宁水库改建而成,通过在原丰宁下水库库北设置拦砂坝,将原丰宁水库分成拦沙库和蓄能专用下水库两部分,拦砂库正常蓄水位1061m,库容1032万m3,拦砂库建筑物包括拦沙坝、泄洪排沙洞和拦砂库溢洪道,拦砂坝坝顶高程1066.0m,轴线长度558m;蓄能专用库正常蓄水位1061.0m。

改建后的拦河大坝为混合坝型,左岸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长度377.7m,最大坝高51.3m。

(3)输水系统输水系统布置在上下水库之间雄厚的山体内部,由引水系统和尾水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均采用一洞两机的布置形式。

引水系统包括上水库进/出水口、引水事故闸门井、引水隧洞、引水调压室和高压管道,尾水系统建筑物包括尾水支管、尾闸洞、尾水混凝土岔管、尾水调压室、尾水隧洞、尾水检修闸门井和下水库进/出水口等。

(4)发电厂房地下厂房位置采用中部厂房方案,厂房的系统建筑物主要包括地下厂房、主变洞、母线洞、排风系统、出线系统、排水廊道等组成,其中,地下厂房由主机间、安装厂和主副厂房组成,呈“一”字型布置,洞室总开挖尺寸为422m×25m ×54.5m。

GIS系统位于地上开关楼内2、施工安排施工场地布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分为上水库施工区、地下系统、下水库施工区和拦沙库施工区。

上水库施工区主要布置在上水库库盆内的缓坡地带,主要布置垫层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合系统、综合加工系统和上水库区生活营地等设施;地下系统施工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布置在灰窑子沟内的平缓地带,主要布置有砂石料加工系统、厂房标混凝土生成系统、引水标混凝土生成系统、钢管加工厂和部分施工营地,另一部分布置在东沟内的缓坡地带,主要布置工程地下系统的零件设施,包括混凝土拌合系统、综合加工厂、钢管加工厂和工地仓库等;下水库施工区一部分布置在3号道路旁的平缓坡地上,布置有堆放场和设备仓库以及施工营地等;拦沙库施工区布置在泄洪排沙洞进口溢洪道附近的平缓坡地上,布置有拦沙坝混凝土生产系统和施工营地等。

水道系统和地下厂房系统施工首先利用交通洞、通风洞等永久洞室作为施工通道,此外,新布置六条施工支洞,包括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及岔洞、高压管道中平段施工支洞、高压管道下平段施工支洞、尾水隧洞1号施工支洞、尾水隧洞2号施工支洞和厂房下部施工支洞。

3、开挖现场情况在开挖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书本上见不到的画面,体会到了地下施工面临的诸多问题。

(1)岩石结构问题参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刚刚开挖不久的岩壁,上边显示了开挖区岩石不是很完整,由于岩石很破碎,爆破后出现很多不规则坑洞,而且范围很大,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2)空气问题亲身体会到在地下呼吸是什么感觉,虽然有通风设施,但是还是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有油料的味道、还有岩石内部很多复杂的气体的味道,长期在地底施工,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隐患。

(三)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以下一些问题1、隧道勘察设计阶段重视的问题(1)隧道前期地质勘察的深度问题。

隧道工程几乎处处依附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对地质条件的认识的深度,对隧道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前期勘察阶段对地质认识不足或地质勘察深度不足往往造成大量工程变更,有的会导致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

(2)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认识。

隧道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高地应力岩爆、围岩大变形、岩溶涌突水、有害气体等。

我省公路隧道建设中均不同程度遇到上述问题,对于重大地质问题处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总结教训。

(3)关注桥隧衔接处的不良地质问题。

桥、隧衔接处往往是桥梁地质勘察、隧道地质勘察的薄弱段,都(江堰)汶(川)路庙子坪大桥与董家山隧道的结合部位新发现的较大型滑坡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4)关注隧道建设的环境效应问题。

隧道建设产生的一系列工程环境效应和问题在我国铁路、公路隧道建设史上屡见不鲜。

例如,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大瑶=50000m3/d)在地表斑古坳地区诱导出200山双线铁路隧道曾因隧道涌水(Qmax多个塌洞和陷坑,泉水断流,农作物枯萎和减产,造成了严重的工程环境问题;研究隧道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相应的控制对策,已引起当前国内外隧道工程界的高度关注。

然而,迄今为止,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出现的工程环境负效应等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1地下水资源大量流失,天然供水水源枯竭;劣质地层水入侵,水污染加剧;水文循环平衡破坏,岩土失稳,诱发诸如地面沉陷、岩溶塌陷、土壤流失等工程环境问题;○2局部水压力增大,衬砌破坏,渗漏水加剧,危及行车安全等。

在岩溶发育地区修建的公路隧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5)施工过程的动态设计强调重视隧道的前期地质工作,是要在选线阶段查清对工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便选择一个最佳的隧道路线位置,防止出现大的地质病害。

但隧道工程的地质状况,不可能在前期工作中全部查清,因此隧道设计称为预设计。

在施工过程要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和量测数据,不断地修改设计,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支护形式,这也称为信息化施工。

2、隧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方法与工艺。

一些公路的中、短隧道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投入的技术和设备不足,出现开挖效果差、二次衬砌砼采用人工浇注、衬砌背后回填未按规范要求施作,二次衬砌拱部厚度不足和衬砌背后大量空洞,有的衬砌砼强度不足等问题,留下了质量隐患。

因此,隧道建设不论隧道长短,均应选择有实力的承包人保证施工技术力量和设备的投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2)施工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没有量测信息反馈,常导致围岩松驰,塑性区扩展,给衬砌带来病害。

洞室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其全部变形位移。

如果这种位移全部释放再支护,围岩就会产一定的塑性变形。

所以隧道施工中,围岩的监控量测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3)作好初期支护。

采用喷锚支护是把围岩和支护作为一个体系,围岩是承载的主体,支护是加固和稳定围岩的手段。

由于锚喷支护具有及时、粘贴、柔性、密封的特点,这也是构成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的基本要素,使围岩内二向应力状态变为三向应力状态。

因此,必须重视初期支护,锚杆的方位、喷射混凝土厚度应得到保证。

(4)隧道各结构层之间应密贴。

发挥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共同作用,只有与围岩同支护系统紧密贴合时才有可能。

因此,控制光面爆破的效果,喷射砼后使其表面平整。

防水板必须有一定的延展性,二次衬砌背后必须回填密实,从而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充分密贴,不留贮水空间,防止地下水的积聚并导致衬砌的渗水。

3、采用检测技术进行过程控制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进行,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衬砌与围岩不密实,出现空洞、衬砌渗水等问题是隧道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

地质雷达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探测特体介质特性的一种物探检测方法,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电磁反射特性。

地质雷达在探测衬砌厚度、衬砌层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以及衬砌存在裂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进行地质雷达探测、衬砌强度检测,对衬砌厚度不足、拱部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或强度不足的隧道段进行及时监控和及时处治,这对控制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怀柔区响水湖水坝——边坑水库大坝始建于1973年,由怀柔水利局负责工程管理,原沙峪乡民工承担建设总投资325万元,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9平方公里。

总库容182.6万m3,大坝长112m,高38m,重力墩顶高程384m。

该水库由于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在地质考察不遂的情况下仓促施工,尽管主体工程施工良好,但是不能蓄水,虽然之后进行了3次地址考察以寻求弥补措施,但至今渗漏处理工程尚未动工。

参观时发现坝顶端的起重机械早已被拆卸运走,坝顶路面也破损严重,由于长期没有检修,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但暂时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由此我意识到施工前期的工程地质考察、工程状况反复模拟等等准备工作对于一个大的工程是多么的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