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与其它景观要素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其它景观要素的搭配
(3)岭南园林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岭南地区的园林建筑自成流派,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轻巧、通 透、淡雅,这和当地气候有关。建筑旁大多采用翠竹、芭蕉、棕榈科 植物配置。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4)寺观、陵园建筑的植物配置。
寺观、陵园建筑主要体现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多用松柏类、国槐、银 杏等长寿树种,且多列植或园的植物造景
地形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微地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及配置
6.1 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的配植是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 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相得益彰的效果。
园林植物
建筑小品
6.1.1园林植物对建筑小品的作用
衬托硬质景观, 使硬质景观主体更加突出。 烘托建筑小品的主题和意境。 丰富建筑小品的艺术构图。 调和建筑小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对园林建筑小品的隐露作用。 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
寺庙建筑群轴 线的植物配置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5)欧式建筑的植物配置。
欧式建筑多选用整形的树木、大面积的草坪和草本花卉进行规则 式配置。草本花卉常做成模纹花坛或花镜的形式。
(6)现代建筑的植物配置。
树种选择范围较宽,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 适当树种。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4) 公园管理用房、厕所等建筑的植物配置。 不宜选择香花植物,而选择竹、珊瑚树、藤木等较合适。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1) 建筑不同方位的植物配置。
阳面可选择大多数植物(阳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而阴面应选择耐 荫植物并根据植物耐荫力的大小决定距离建筑的远近 。
6.2.1 水体植物造景的原则
(1)生态性原则。
种植在水边或是水中的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其特殊性,植物应耐 水湿,或是各类水生植物,自然驳岸更应注意。
中式园林中的白粉 墙如同画纸一般,通 过配植绿色、红色的 观赏植物,以形成美 丽的立体画卷。常用 的植物有红枫、芭蕉、 紫竹、南天竹、牡丹 等。
白粉墙前的植物配置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5)角隅的植物配置。
建筑角隅处往往是生硬 的死角,可用植物自然的 姿态与色彩对其进行软化 和美化。常用的植物有红 枫、山茶、木香、杜鹃花、 构骨、石榴、南天竹、芭 蕉、孝顺竹、紫竹等,常 常与假山、置石结合造 景。
(2) 建筑入口处的植物配置。
建筑入口处的植物配置可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建筑入口处植物 造景的方法一般有诱导法、引导法和对比法。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3) 建筑的基础种植。
主要考虑建筑的采光 通风问题,植物种植不能 离窗户太近,一般适合用 一些较低矮的灌木、草本 植物和冠幅小的小乔木对 于建筑立面很美的建筑, 植物种植不能太多地遮挡 建筑的立面。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不同风格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1)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
宜选择姿态苍劲、具有寓意的中国传统树种,如白皮松、油松、 圆柏、青檀、海棠、玉兰、银杏、国槐、牡丹、芍药等作基调树种, 且一般多行规则式种植。
(2)江南的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
江南的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建筑体量轻巧,色彩淡雅,植物配置重 视主题和意境 。
庭院角落的芭蕉与山石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6) 屋顶花园的植物造景。
屋顶花园是指在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天台、露台之上所进行 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总称。
屋顶花园的植物景观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1)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
屋顶花园在选择植物时,应选用阳性、比较低矮健壮、耐干燥气候、 浅根性、能抗风、耐寒、耐早、耐移植、生长缓慢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
不同功能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1) 亭的植物配置
①以亭为重点,植物不能破坏亭的主体性 ②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功能、 及主题协调和统一。 ③植物配置除考虑其碑文的含义外,主要考虑遮荫和艺术构图的问 题。 ④亭的植物配置要考虑亭周边的环境和亭的自身特征。
⑤亭的服务对象也影响亭的植物配置。
建筑墙角的基础种植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4) 建筑墙面的植物配置。
墙面绿化是指在与水平面 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 外表面上进行的绿化。目前墙 面绿化的主要形式有:用攀援 植物进行墙面绿化、墙面贴植、 种植槽种植和种植毯种植等。
攀援植物美化建筑墙面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2)种植方式。
主要有地栽、盆栽、桶栽、种植池栽和立体种植(棚架、垂吊、 绿篱、花廊、攀援种植)等。
3)植物配置形式。
根据植物造景的方式,屋顶花园配置形式为地毯式、群落式、中 国古典园林式。
6.2 园林植物与水景的搭配
水景设计已成为 园林景观设计中 的重要环节,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植物是水 景的重要依托, 利用植物变化多 姿、色彩丰富的 观赏特性,可使 水体的美得以充 分的体现和发挥。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园林建筑小品的形式、风格、功能多样灵活,建 筑旁的植物配置应和建筑的外观、风格协调统一, 不同类型、功能的建筑以及建筑的不同部位要求 选择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以衬托 建筑、协调和丰富建筑物景观效果。
1、不同风格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2、不同功能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3、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第六章
园林植物与其它景观要素的搭配
【本章内容框架】
园林植物与建筑 小品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其它 景观要素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 水景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 山石的搭配
园林植物与 地形的搭配
园林植物对建筑小品的作用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水体植物造景的原则 各类水景的植物造景 水边、驳岸植物造景
常用水体造景植物
6.1.2 不同类型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2)茶室周围植物配置。
应选择有香味的花灌木,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白兰花、栀子 花、茉莉花等,可创造香气宜人的氛围。
(3) 水榭旁植物配置。
多选择水生、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如荷、睡莲,耐水湿植物如 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腊、柽柳、丝棉木、花叶芦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