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基本工艺与发酵设备介绍ppt

发酵基本工艺与发酵设备介绍ppt

– 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二 、发酵设备
生物反应器(发酵罐)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统称生物反应过程 。 采用活细胞(包括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的某些特定 功能生产有用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称为发酵过程或 细胞培养过程。
采用游离或固定化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反应过 程,称为酶反应过程。 生物反应器: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所具有的生 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系统。
根据生物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催化剂不同可将生 物反应器分为:
酶反应器和(微)细胞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应具备的条件:
➢能维持一定的温度、pH、反应物(如营养物质、溶解氧 等)浓度;
➢应具备良好的传质、传热和混合性能,以便为生物反 应的顺利进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细胞生物反应器除具备上述特性外,还要求有一定的 除菌及密封设备,以防止生产过程中因微生物侵入造成 的杂菌污染。
要求的优良菌种。
可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 对菌种的遗传特性进行定向改造, 以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从而
达到生产相应产品的目的
对菌种一般有以下要求:
➢ 菌种能在较短的发酵过程中高产有价值的发酵产品。 ➢ 菌种的发酵培养基应价廉,来源充足,被转化为产品的
效率高。如农副产品。 ➢ 菌种对人、动物、植物和环境不应该造成危害,还应注
发 酵 基 本 工 艺与发 酵设备 介绍pp t
第二节
发酵基本工艺与发酵设备
李清华 公共卫生学院
发 酵 基 本 工 艺与发 酵设备 介绍pp t
1
• 主要内容
一、发酵工艺流程
二、常见发酵设备
1、发酵罐的设计原则
2、微生物细胞反应器
3、动物细胞培养反应
4、植物细胞培养反应

2
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
诱变育种 扩大培养
4
菌种的选育
• 要想通过发酵工程获得在种类、产量和质量等
方面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要有优
良的菌种。
怎样才能得到优 良的菌种呢?
•如果生产的是微生 •如果生产的是一般微生
物直接合成的产物
物不能合成的产品
可以从自然界中先分离出相 应的菌种,再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使菌种产生突变,从 突变个体中筛选出符合生产
4、发酵罐上应配备有温度和pH值控制系统以及采 样装置 ;
5、发酵罐内的蒸发损失不应太多;
6、在放料、清洗和维修等操作过程中具有最低的劳 动力消耗;
7、发酵罐应有较好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生产厂家 的需求;
(一) 发酵罐设计的原则
发酵罐的主要功能: 为菌体生长,或为某一特定的微生物混合发酵剂提供一 个便于控制的环境,以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产物 。
➢发酵罐设计的原则
1、发酵器应能在无菌条件下工作数天,且应在长时间 运转过程中保持稳定;
2、通气和充分搅拌,以满足微生物代谢的需要,但不 应损伤菌体;
3、尽可能低的功率消耗;
灭菌
• 那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呢? – 要在发酵前对培养基和发酵设施进行严格的 灭菌处理。
空消、实消 • 怎样才算灭菌彻底呢?
– 用高温、高压的方式,杀死所有杂菌的胞体、芽孢到发酵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菌体来缩短 生产周期?
– 经过多次的扩大培养。
• 如何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基因工程 生产用菌种
细胞工程 原料
接种
发酵罐
灭菌
发酵条件控制
培养基配置
微生物菌体
分离 提纯 代谢产物
产品
一、发酵工艺流程
典型的发酵生产过程包括:
菌种的选育 确定菌种繁殖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 对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进行灭菌; 菌种经逐级扩大培养后,作为生产种子接种于发酵罐中 ; 控制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最大程度地获得人们渴 望的代谢产物 ; 产物萃取和精制 ; 发酵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 扩大培养是将培养到对数期的菌体分开,分头进 行培养,以促使菌体数量快速增加,能在短时间 里得到大量的菌体。
扩大培养和接种
• 扩大培养与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培养不同:
– 扩大培养是为了让菌体在短时期内快速增殖,而发酵 过程中的培养是为了获得代谢产物,目的不同采用的 培养条件就有可能不同。
– 例如: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扩大培养是为了促使酵母 菌快速增殖,因此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而在发酵产 生酒精的过程中则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以获得大量 的酒精。
发酵过程
• 哪些条件能影响菌体的发酵?
– 发酵生产中发酵罐内部的代谢变化,如菌体形态、 菌体浓度、营养物质的浓度、温度、pH、溶氧 量、产物浓度、以及发酵罐搅拌转速等对发酵过 程都有重大影响。
分离、提纯
• 代谢产物
– 采用离心、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 中分离出来。
• 菌体本身,如酵母菌和细菌等
• 有了用于生产的充足的菌体,接种过程中要注意 防止杂菌污染。
发酵过程
• 为什么将菌体接种到装有培养液的发酵罐中, 还需要对发酵过程进行检测和对发酵条件进行 控制?
– 发酵产物主要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产生。因此,要 在发酵过程中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细菌数目、产 物浓度以了解发酵进程,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成 分来延长菌体生长稳定期的时间,以得到更多的发 酵产物。同时,还应对发酵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意潜在的、慢性的、长期的危害,要严格防护。 ➢ 菌种发酵后,所产不需要的代谢产物少,且产品相对容
易地与不需要的物质分离,下游技术能用于规模化生产。 ➢ 菌种的遗传特性稳定,而且易于进行基因操作。
培养基的配制
• 进行发酵生产,有了优良的菌种还需要有与菌种 相适应的培养基。在配制培养基时应该注意:
– (1)根据不同的菌种,应选择不同的材料配制培养 基。配制的培养基应满足微生物在碳源、氮源、生长 因子、水、无机盐等方面的营养要求,并为微生物提 供适宜的pH、渗透压等。
– (2)培养基的营养要协调,以利于产物的合成。 – (3)培养基在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应尽
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灭菌
• 发酵工程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 酵过程中不能混入杂菌。
– 在发酵过程中如混入其他微生物,将与菌种形成竞争 关系,对发酵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 例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混入放线菌,则放线菌分 泌的抗生素就会使大量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死亡;在青 霉素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这些杂菌则会分泌青霉 素酶,将合成的青霉素分解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