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通信行业(2005年3季度)要点提示1、2005年各月电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仍持续回升,但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仍有下降。
全年电信收入增长仍可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截至9月底,固定电话用户已达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亿户。
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
移动用户累计同比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2005年1-9月互联网用户中拨号用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宽带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4、200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
今年投资的下降与电信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
5、受电信业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基本处于萎缩状态,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体产量增长乏力,增量不增收情况依然存在。
国内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带动一些通信产品产销量下滑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降低了销售利润率是影响通信设备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6、我们预计中国电信业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生重组,与此相应,中国将在2006年年中发放3张3G牌照。
预计2010年我国3G用户数将接近2亿,3G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
2006年3G业务收入将达到亿元,2010年则会增至亿元。
经过测算,我们认为今后五年3G网络建设总投资约在2500-3000亿元,3G网络主设备约1000-1200亿元。
2006年将是3G网络大规模建设时期,各运营商对系统设备的支出占据绝对比重。
到2008年左右,3G网络大规模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以后支出主要用于网络优化和系统升级。
7、从宽带接入技术方面看,虽然ADSL仍是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但从其技术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其他宽带接入技术未来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可以预计,2006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宽带接入业务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新举措。
相应地固网运营商会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推动网络设备市场的增长。
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宽带接入不断普及,宽带接入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将逐渐“公用事业化”。
宽带应用才是目的,宽带接入仅仅是手段,其对最终用户的控制作用将逐渐弱化。
宽带应用产业会长期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
表目录电信业运行分析一、电信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速放缓,移动收入份额继续攀升2005年1-9月份电信业务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收入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
收入增长的放缓与我国电信业所处的阶段是基本适应的:首先,电信业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资费水平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这自然会影响业务收入的增长;其次,我国电信业尚处在规模扩张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初期,对存量市场的挖掘不够、增量市场发展不力时(今年用户增长明显放缓)收入增幅自然下降。
但全年电信收入增长仍可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图表 1 2004-2005年电信收入增长趋势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从电信业务收入构成看,收入结构相对稳定,移动通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定。
目前移动通信约占45%的收入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在移动通信领域,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其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数据通信业务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固定本地和长途收入则呈现下降趋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和个百分点。
数据通信依然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其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是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倍。
图表 2 2005年1-9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图表 3 2005年1-9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二、固定电话用户规模扩张减慢,小灵通仍是拉动用户增长的主力军2005年前9个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万户,达到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月均新增万户,略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405万户和万户的增幅,且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增幅都有所下降。
在移动对固定的强势替代性影响下,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放缓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固网运营商必须加快自身的战略转型,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图表 4 2003-2005年各月固定电话新增用户比较(单位:万户)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9个月,无线市话用户累计新增万户,达到8382万户。
进入2005年,尽管无线市话用户的增速减慢,月均增长为万户,较上年同期月均减少约50万户,但每月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占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比例仍在5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小灵通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和实际的可移动性,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固网运营商在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还必须依靠它来拉动收入的增长。
进入第三季度,两大固网运营商相继宣布增加对小灵通的投资,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小灵通在短期内不会淡出市场。
图表 5 2005年无线市话新增用户及占新增固定电话比例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三、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相对放慢,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后付费2005年前9个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月均增长万户,低于2003年和2004年各月平均新增517万户和562万户的增幅,累计新增4310万户,达到万户。
但从总体增长规模来看,同比增长速度较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
移动用户总体增长的放慢,主要是由于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地区的普及率已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力担负相对高昂的使用费用所致。
但移动化是未来的基本趋势,且目前的普及率仅为%,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增长。
图表 6 2003- 2005年各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单位:万户)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从移动电话用户的构成看,GSM用户依然占据移动用户的主体,市场份额高达%,CDMA也有一定发展,其市场份额已从2004年同期的%上升到%,提升了约个百分点;在新增用户中,有约87%来自后付费用户,从而使预付费用户在用户总数中的比例持续降低到目前的%。
后付费用户的增多主要是运营商经营策略调整所致,一方面大量资费套餐的推出,降低了使用门槛,使低端用户无须通过预付费形式来控制通信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出于运营成本和收益考虑,运营商有意识地削弱了对预付费用户的拓展力度。
此外,小灵通的拓展将一部分潜在的预付费用户纳入其阵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预付费用户的发展。
四、宽带用户持续快速增长,新增用户以ADSL为主截至2005年9月,互联网用户数(包括拨号和专线用户)累计达到万户,其中互联网拨号用户万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下降到%;宽带用户3501万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9个月累计新增万户,月均增长万户,在互联网用户总数中的比重也从2004年同期的%飞升至%。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图表 7 2005年各月新增宽带用户及宽带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比例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在宽带用户中,ADSL仍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方式。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接入方式的日趋多元,LAN和WLAN用户逐渐增多,GPRS、CDMA1X等宽带用户也有所发展,导致ADSL接入用户在新增宽带用户中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总体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也有小幅下降,但目前仍占据宽带用户市场约70%的份额。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凭借其经济、快捷、安全的特点,ADSL仍将是国内重点发展的宽带接入方式,其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图表 8 2005年ADSL用户占宽带用户中比例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五、移动本地通话量大幅增长,对固定话音的替代持续增强2005年1-9月,固定本地通话时长(包括区内和区间)累计为亿次,仅比上年同期增长%;而移动本地通话时长达亿分钟,同比增长35%。
可见本地通话总量的增长主要是移动本地通话量的大幅增长所致。
从每用户每月使用量(MOU)看,2005年1-9月,由于固定本地通话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同期用户的增长速度(13%),从而使得固定本地MOU较上年同期减少18次,呈持续下降走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移动通话量的增长明显快于用户的增长,并直接带动移动MOU的增加。
与2004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每用户使用量从238分钟上升到265分钟。
这表明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业务的分流依然强劲,谋求非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长将是固网运营商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表格 1 2004-2005年移动与固定本地通话量对比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六、IP对传统长途的替代效应减弱首先是IP通话时长的增速放缓。
截至2005年9月,传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高于同期IP和移动国内长途的增长速度。
移动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IP长途通话时长累计达亿分钟,同比增长%,远低于前两年的增长幅度,并低于同期传统固定和移动长途业务的增长率。
其次,从三大业务在长途总通话时长的比重看,传统长途、移动长途和IP 三大业务的比重趋于稳定,2004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25:30:45的水平。
IP电话尽管凭借其低廉的资费在长途领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随着固定长途资费水平的下降以及使用习惯的影响,其对固定长途的替代作用减弱已日趋明显。
图表 9 固定长途、IP长途与移动长途通话时长份额变化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幅下降,投资收入比逐渐趋于理性2005年1-9月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其中东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中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西部地区完成亿元,下降%。
图表 10 2004-2005年电信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从电信投资结构看,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每单位电信投资带来的收入则一直上升,表明电信业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有所减弱,已开始从单纯的投资驱动型向效益型转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投资的下降与电信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并促使投资占业务收入比重的下降。
图表 11 1999-2005年中国电信市场投资结构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从电信投资的走向看,主要集中在接入网、本地网和支撑网,其中数据及互联网的建设、新业务开发和管理支撑系统建设投资增加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