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的成绩单广东石油的成绩单2017年11月24日广东石油始终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特质,积极推动改革发展、全力做强主业、加快非油发展,5年来交上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南粤广东,从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到“两个走在前列”的殷切期盼,一直敢为人先,先行先试。
地处华南地区成品油集散地,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石油”)承担了中国石化销售系统超过九分之一的成品油经营量,是中国石化销售板块规模最大的省级公司。
在过去的五年里,广东石油落实集团总部、销售公司战略部署,在实践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特质,积极推动改革发展、全力做强主业、加快非油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广东石油全面落实区域资源保供,推进绿色环保,发挥党建政治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五年,广东石油人用努力和汗水,交上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做强主业—守住优势市场今年春节刚过,一股成品油价格战硝烟就弥漫开了。
直到将“直降0.4元”的广告牌搬到路口,韶关沙梨园油站员工郭海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这样能行吗?”就在搬出广告牌当天下午,油站前行1.5公里处的竞争对手就立马亮出了“直降0.5元”的针对性促销。
今年以来,在广东区域超过95%的竞争对手都打出了降价牌,这对于一直稳处华南成品油市场行业老大位置的广东石油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广东石油自上而下都面临着一种选择,延续多年的策略,不“参战”?不“跟风”?还是主动竞争,守住油品市场优势地位?毫无疑问,广东石油选择了直面竞争,积极亮剑。
如果说5年前的广东石油在成品油竞争上,还处于手段单一、反应不快的阶段,那么5年后,广东石油已经从观念、管理、营销部署上逐渐稳固了做强做大的根基,从而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成品油市场竞争。
2013年,广东石油首次提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
2014年,广东石油铺开了油站“提量改造”工程。
2015年,广东石油开始系统推广一站一策,一站一特色,一站一服务,全省油站针对客户群体、市场特点等个性化设置油站的服务项目。
今年初,为培养直面竞争的狼性文化,广东石油全省上下吹响了“敢于亮剑,扬我军威”的冲锋号。
该公司总经理亲自动员,开讲“总经理课堂”,通过全省超过80场的形势任务教育和竞争讲堂,讲授四大战术法门,树立“算细账、看大局”的效益理念,巩固“市场就是战场,客户就是上帝”的营销意识,手把手指导和带领站长、客户经理直面市场、有效竞争,守护市场疆土。
在做强主业,守住优势市场的使命感之下,2012年—2016年,广东石油成品油总销量增长7.9%;其中,零售增长14.3%。
在此期间,销售结构更加优化,高标号汽油零售比例44.6%,对比2012年初提升23.2个百分点。
转型之翼转型之翼——现代化综合服务商现代化综合服务商 从2008年正式切入非油品业务以来,广东石油围绕如何做大做强非油品展开了大胆的摸索。
从零散、单一的商品销售,到近2000种商品品类,专柜专区陈设,广东石油一手快速提升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一手借助互联网,通过跨界合作引入新业务,不断创新营销模式。
2016年非油品营业额对比2011年增长了869.5%。
专业化运营专业化运营 在加油站工作了10多年的老员工冯世欢做了个有趣的对比。
几年前,来加油站的客户只是加油,逗留时间在5分钟以内,而现在,客户平均逗留时间达到18分钟,包括购物、用餐和洗车等服务的时间。
客户逗留时间的长短源自于加油站给客户的增值服务,而便利店已经逐步成为了黏住客户的重要抓手。
从最初的货架陈列,单一商品销售,到现在专业的灯光设计、科学的商品布局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类,广东石油正走上非油品专业化运营之路。
按照形象提升、打造专业化的路子,广东石油完成了全省便利店的硬件升级改造工作,统一装修材料和形象风格、专业化设置货架区域和商品摆放、冲击力超强的宣传氛围布置,让“易捷”形象焕然一新。
硬件升级后,广东石油通过借力专业连锁便利店的方式,完成门店和人员管理的软实力提升。
2016年7月起,广东石油借力华南地区著名的OK 连锁便利店先进经验,与其母公司利亚华南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试点合作经营,完成采购体系、促销经验以及管理模式的学习和复制,全面提升便利店运营管理水平。
合作一年来,首批58座试点合作门店经营业绩喜人,整体营业额增幅达到55%,对比其余自营门店多了25个百分点,毛利增幅48%,特别是在饮料、百货等品类的毛利分别增长了2倍和5倍。
广东石油沿着“综合服务站”路子打造300多座综合服务驿站,通过商业化改造,招商合作的方式建设了18对自营高速公路服务区,2016年自营服务区营业额已突破5亿元。
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 2017年9月1日,广东石油官方微信推送一条“中秋好礼”摇一摇互动游戏,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阅读量超过10W+。
客户通过微信“摇一摇”抽取200减100的中秋礼券,在这个月饼、茶酒购买高潮的旺季里,无疑是一个最具吸引力的促销活动。
该项活动到月底吸引了超过80万用户参与。
其实,早在2012年广东石油就嗅到了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浓烈商机。
5年时间,搭建了“电商平台+官方微信+APP”互联网平台矩阵,聚集线上超过1000万的用户资源,高度融合零售、非油业务,全面布局汽车后市场,打造车主生活生态圈。
有了互联网平台,广东石油在电子商务方面发展快速。
目前,广东石油推出了包括易捷现金券、抵扣券、加油券、商品兑换券以及第三方商品抵扣券等多种电子券种,进一步丰富客户选择。
互联网的巨大效应不仅在此,自从去年7月“加油广东”APP 上线后,下载注册用户超过400万,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大粉丝用户群,这成为了许多商家眼中的香饽饽,更成为了广东石油开发业务,提高合作条件、议价能力的重要筹码。
广东石油通过与专业旅游公司开发线上旅游产品,与太平、人保等拓展线上保险业务,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代缴、代驾业务等,围绕车主需求,积极布局车后市场。
目前,“加油广东”APP 已经拥有违章代办、保险年审、汽车用品、旅游门票等11个线上业务,吸引了43家商户入驻,上线商品超过2600种。
不仅如此,广东石油大胆创新,2016年11月召开首届商务交流大地,提出“平台价值”理念,首次开放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向市场和社会展现出广东石油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自信和诚意。
目前,广东石油已与电信、金融、餐饮、服装等多个行业开展跨界合作。
改革改革——重塑核心竞争力重塑核心竞争力 连月来,跑了5家地市公司,合计72座加油站,作为省公司零管处的管理人员,邱少娟调侃自己“不是在公司就是在油站,不是在油站就是在去往油站的路上!”确实如此。
近年来,随着机制体制改革,机关作风转变,机关管理人员服务基层的意识有了质的转变,而他们的工作也更多地倾向基层,问计基层、调研基层、服务基层。
改革突围改革突围,,巧治巧治““大企业病大企业病””为应对市场竞争,广东石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化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优化管理层级,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功能作用等方面,整合零售片区、直批经营部、润滑油门市部、IC 卡销售点等,全省成立96个经营管理部;另一方面机关瘦身提高效率。
压缩管理层级,转变机关作风,工作重心下移,持续减负基层。
改革力度加大,效果明显。
“十二五”以来,广东石油两级机关减少岗位63个,机关优化用工总量7.7%。
推进用工机制改革。
完成用工形式调整工作,全省用工总量下降27.1%,人均劳效提升58.8%;推行委托站管理,全省905座加油站走上了机制灵活、增量创效的管理之路。
人才强企人才强企,,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像我这种不务正业的人,也只有在中国石化才可以找到发展的舞台!”广东中山石油的杨应标,拥有多项发明创造,被称为“土发明家”。
人才创效,广东石油一直致力于为员工打造成长成才的平台。
2016年,广东石油制定了人才强企规划,出台“1+7”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精心设计人才成长路径,编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对比“十二五”初期,省公司管理中层干部“70后”、“80后”年轻干部比例提升25%;专业队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增长48%;全省建立了8个技师工作站,拥有高级技师70名,技师以上人员从11人增加到333人,加油站五项技能全部通过比例提升23%。
管理创效管理创效,,传承优良作风传承优良作风 强化“三基”、推动降本增效、加强风险防范是广东石油管理创效的关键。
近年来,广东石油通过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管理制度建设、基层责任体系建设和岗位能力建设等工作,夯实基础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建设。
在降本增效方面,广东石油细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和责任,大力增收节支,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精细管理,优化费用结构,想方设法降低税费,吨油成本近几年持续下降。
风险防范方面,广东石油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安全技术投入,为实现本质安全保驾护航;建立综合分析系统,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发布新版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成为销售公司首家发布单位,有力提高识别经营和决策风险能力。
党建聚能党建聚能——推进政治优势转化推进政治优势转化 “把油卖出去、卖好价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就算是打破脑袋也决不能丢掉市场”成为广东石油庄严承诺。
由此,广东石油100多支党员帮扶队根据自身专长,“认领”帮扶责任区,帮助基层精准解决问题,扩销增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营管理业绩。
完善系统化管理,打造“智慧党建”。
广东石油坚持对全省系统党建工作实行“五统一”,并提出“1+2+4+1”的工作主线,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
与此同时,广东石油开发应用“粤油党建”APP、粤油人微信企业号,建立党建系统化管理的移动信息平台,加强党建规范管理和过程监控,着力打造“智慧党建”。
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治党。
广东石油研究出台“1+5”党建制度,规范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细则,明确“两个责任”清单,确定业务接待和公务用车标准,覆盖管党治党新要求和现有管理薄弱点。
坚持大抓基层,建强支部堡垒。
广东石油优化党组织设置,全省共设置在职党支部198个,做到全覆盖。
选优配强基层党务政工干部;大力推行将分公司领导班子的组织关系编入加油站党支部、由机关部门主任担任支部书记的做法。
分层分类推动支部建设,全力打造56个基层党支部示范点,以示范带动全面,让每一个支部都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落实“两个责任”,着力营造企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广东石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统筹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与此同时,广东石油持续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典型问题及时查处和通报,严守底线、不触红线,坚决防止“四风”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