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创血压监测1

有创血压监测1


五 并发症与处理
1 血栓形成
防治措施:ALLEN试验、熟练穿刺、排
尽空气、固定良好、冲洗良好、发现缺 血尽早拔出导管、必要时手术取栓或 20%硫酸镁局部湿敷,4~5次/d,或用神灯 照射, 3次/d,每次15mi,有微血管病变的 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缺血坏死,应仔 细观察等。
2 栓塞
栓子来源于导管尖端的血块、误入气泡或颗
三 禁忌症
1. 2.
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对已用使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 表且处于肌体远端血管;
3. 4.
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如心血管病人禁右侧置管,
肾内科病人禁左侧置管
5.
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
1.穿刺部位 桡动脉:首选,常用左侧,短时测压(1~ 3天),易定位,侧支丰。穿刺前必须 做ALLEN试验。 注意:有创血压随距离心脏的位置变化数 值变化,越远则收缩压越高而舒张压越 低。
六 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穿刺点变化、末梢血运(大鱼际是桡动脉终末动脉供
血);
妥切固定 无菌操作 排空气泡 冲洗完善 严禁推注
正压拔管:拔管时不必压迫,待血流冲出局部微小血栓后压迫;
加压止血
粒;
栓塞可出现动脉供血远端坏死,故应引起重
视; 防治措施:减少血栓形成、肝素加压冲洗、 排尽空气、发现血凝快或导管不通禁止推注 等
3 出血
穿刺、监护、拔管后均可发生; 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硬化增加出血几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止穿刺; 防治措施:提高穿刺技巧、固定妥切、 拔管后压迫并举高上肢10分钟,凝血功 能障碍者延长至20分钟,然后加压包扎 30分钟。
有创血压
ICU 钟小春
一 定义
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 到心腔或血管腔内直接测定血压的方 法 和临床常见的无创血压监测相比, 有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 的监测 数据。
二 适应症
1.
2. 3. 4.
5. 6.
各类危重病人、循环功能不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大血管外科、脏器移植等可能术中大失血的手术; 严重低血压、休克、和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疾病,或者 无创血压难以监测者; 严重高血压、创伤、心梗、心衰、MODS; 手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血液稀释以及嗜铬细 胞瘤手术或者燃料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时; 需要反复抽血动脉血气分析时; 选择性造影,动脉插管化疗时。
4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1) 解剖基础 桡 动脉是肱动脉的主要分 枝,上方被肱桡肌覆盖,沿 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间下伸至前臂桡侧前 方,恰好位于桡侧腕屈肌 腱与桡骨茎突之间的纵 沟中,其表面只有皮肤和 筋膜覆盖。清楚扪及到 桡动脉搏动处即临床上 常用的桡动脉穿刺点。
(2) 体位准备
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
4 感染
感染是最多见的并发症; 与留管时间、无菌操作、护理、穿刺部
位等密切相关; 感染分局部和全身,局部感染最常见为 表皮葡萄球菌,超过一周的留管感染率 可上升至14%,故留管一般不超过3~4 天,最长一周;
防治措施:强化无菌操作、加强局部无
菌护理、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拔管并行导 管培养 (1)局部变色、疼痛、脓液形 成,(2)败血症表现。
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②垂直线 与第2或第2腕横交点处为穿刺点。对于血压偏低时 或过于肥胖的患者不易触摸波动位置时可采用此法.
(4)操作步骤
(a)固定位置
(b)消毒麻醉
建议对于清醒病人最好麻醉,采用细针(1ml 注射器),麻醉部位包括进针点皮丘和动脉周 围侵润;
(c)定位,确定穿刺点
完整测压器械
2、器械准备
2、器械准备
1.
2.
3.
4.
5.
穿刺针:聚四氟乙烯套管针,成人20G,小 儿22G;聚乙烯导管易形成血栓,管径较粗; 硅胶管质地较软,易打折; 固定前臂的短夹板和垫高腕部的垫子; 冲洗装置:肝素冲洗盐水,2~4单位/毫升; 加压袋;压力换能器; 无菌换药包和敷料包 2%利多卡因、1毫升注射器、无菌手套等。
冲洗装置的连接: (1)肝素盐水压力:大于300毫米汞柱,可以达到2~4毫升的自动 冲洗效果; (2)连接管道:大口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最好大于3mm,一般 2~3mm内径,60cm最佳,最多不超过100cm/120cm; (3) 必须彻底排空管道内的空气,否则导致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 高和波形失真; (4 )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盐水溶液代替普通肝素盐 水溶液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对于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也可根据 具体情况选用生理盐水或较低浓度的低分子肝素(8u/ml)溶液冲洗 动脉留置导管*。
3、操作方法-术前准备
(一)ALLEN试验:清醒患者可嘱 其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 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 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如5s内 手掌由苍白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 环良好,Allen试验阴性;5s~10s/15s 期间为可疑,如果长于以上时间则禁忌 穿刺置管。
(g)连接
拔出针芯前压迫血管原断,松开后见血畅流出则边冲 连接。
(h)固定
局部再次消毒后无菌敷料贴覆,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之注意事项
直接测压所得数值较无创血压为高
(5~20mmHg); 预先定标零点,换能器水平在第四肋间平腋中 线; 换能器和放大器频率、协频率和阻尼系数适当; 仪器定时校正(Q4H),保证数据准确; 测压通路保持通畅,不能有任何气泡和凝血块, 最好持续冲洗,条件不行则2小时冲洗一次; 测压装置的要求。
左手中指触摸波动处,食指远端轻亲牵拉皮肤,
穿刺点在波动最清楚远端0.5cm处;
(d)穿刺:穿透法
见血后继续进针,拔出针芯,缓慢退套管,见血后放低角度
置入针芯,置入套管
(e)穿刺:浅入法
见血后压低角度,再进1~2mm。
(f)置管
抽出针芯,捻转同时推进外套管。注意:不能
有阻力,必须套管尾端有血畅流出。
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 下垫纱布卷,将手指固定在 托手板上,患者手臂伸直, 抬高,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 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手 腕背屈60°使穿刺部位皮 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 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 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 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
(3)穿刺点定位
常规法: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 十字定位法:①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