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小学美术五上《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word教案

苏教小学美术五上《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word教案

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一)教材思路: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题材,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人类(动物)的丰富表情给予学生无限的创作素材,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现表情丰富的脸,体验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观察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

2、引导学生抓住表情的特征,并用各种方法表现。

3、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表情。

教学准备:教师:成语卡片、不同表情的图片。

学生:各种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心有灵犀”(1)教师出示一个写有表情的成语,如:“捧腹大笑”,请一位同学做表情,让全班同学猜成语,或者请全班同学做表情,他来猜。

(2)小组互猜。

(3)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出成语互猜。

2、教师总结并书写板书。

3、欣赏小品中有关赵本山、巩汉林表情丰富的脸,观察他们脸部表情的千变万化。

4、看谁的演技高:对着镜子做出各种表情,或哭、或笑、或悲、或喜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表情变化。

看看脸上的肌肉、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的关系。

(二)新授1、赏中国各带雕塑作品中人物的表情。

(1)教师出示《说唱佣》图片,请同学猜猜他们是在干什么?(2)教师简单介绍:四川地区的汉佣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佣中,最著名的就是《说唱佣》。

他们席地而坐,头部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捶。

2、欣赏课本中用不同绘画方法表现表情的图片,并用顺口溜总结棉布表情。

(1)常见表情组词:笑——微笑、大笑、狂笑等忧——忧愁、忧虑、担忧等怒——发怒、怒吼、愤怒等悲——悲哀、悲泣、悲叹等(2)概括喜怒哀乐表情的顺口溜喜:眼角弯弯嘴上翘,笑眯眯的对你笑;怒:眼如铜铃眉如刀,咬牙切齿跟你吵;哀:眼睛一闭嘴张大,泪如雨下最好画;愁:双手紧紧托下巴,眉梢下挂脸儿拉。

3、教师用简笔画的方法示范表情的画法。

可以借鉴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同学们熟悉的三毛做为表现对象。

(三)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想做老师的好朋友吗?请把自己特别的表情画出来,剪贴到已画好的老师身边,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合影。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7课表情丰富的脸(二)教材思路:本课是“表情丰富的脸”单元教学的第二部分。

除了人有表情外,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有表情,也能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

本课围绕观察动物面部表情、模仿体验动物表情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情感世界,在表现方式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法制作。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探究动物是如何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变化的。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表现动物的面部特征,表现动物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动物表情的变化特征,并针对性的利用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学生:绘画工具或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出示一组动物表情图片,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一张表情丰富的脸。

2、依照图片上出示的各种表情,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从而引导学生对动物性格和表情的丰富联想。

3、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第一组出一个有关动物表情的题目,在第二组中请一名同学表演,再由第三组其他小朋友进行猜测。

4、选用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脸。

5、组织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6、课后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环保倡议,使全体学生认识动物、关爱动物、从而保护动物。

第8课变脸教学目标:1. 利用游戏的形式,变脸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五官的变化和表情的关系。

2. 训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脸。

教学重点:1.动脑筋,想出奇妙的点子来做游戏,去表现夸张而有趣的表情。

2.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和它的质地制作不同的作品。

教学难点:点子是否独特和出人意料。

教学媒体:图片,范画变脸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图片导入。

二、新授操作技巧:可以先分组研究讨论,说说各人的奇妙创意,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完成作品?你做的变脸游戏有感染力吗?需要将自己的创意反复进行推敲和调整才能最终令人满意。

所表现的表情可以夸张些才能有视觉冲击力。

操作步骤先进行构思,同时画出不同的设计草图。

选择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很重要。

可以用多种手法完成作品。

可以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台表演给同学和老师看。

三、指导学生练习:(1)可以模仿课本上的例图制作,也可以另想高招表现出新奇的表情和意外的效果。

(2)可将这节课的内容扩展成一个单元,分几节课上,每节课选取一两种方式方法进行制作和游戏。

(3)在学校的艺术节和演出活动中,可以登台表演你想出来的变脸游戏,请大家欣赏并提提意见。

第9课有表情的面具教学目标: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有表情的面具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分析面具的设计方法、造型特点、色彩内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点上常用的夸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用纸和废旧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

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可以单独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眼光,培养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设计出具有新意、有艺术效果的、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媒体:图片,范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绝技变脸图片导入二、新授1、构思脸型并剪好外形;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来;3、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表情;4、如何使各部位立体;5、注意色彩的搭配;6、制作头箍,粘贴要牢靠;7、将面具加在头箍上。

三、指导学生练习:作业基本要求: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动夸张、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确、各部件粘贴牢固。

作业提高要求:1. 尝试用不同的手法去装饰面具。

2. 运用废旧的礼品盒、衬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第10课画情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内心的情感和视觉思维之间的联系,画情绪培养学生将视觉思维和情感思维相互转换的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等方式表达不同情绪的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尽力用各种点、线、面和色彩去表达各种情绪。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视觉感官和情感思维之间的相互联系画情绪。

教学媒体:图片,范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星月夜》、《烦》二、新授:1.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哪些点、线、面,哪些色彩的搭配和哪些情绪相联系。

2.先在草稿纸上画一些小草图,然后挑选满意的画成作品。

3.作品旁边还可以写上简单的说明文字。

4.开个观摩会,相互评价一下哪些作品使人一眼就能感觉到表达了某种情绪,而哪些作品缺乏表现力。

说说为什么?5.做做小实验或开个辩论会,先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猜猜表达的是什么情绪,看看和自己想表达的是否一致,如果不同,请他们讲讲为什么,也可以先画出一些色彩、形状和点线,大家看看可以和哪种情绪相对应。

三、指导学生练习:四、评析学生作品第13课实物联想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物品的组合,进行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使学生产生新的设想,新的创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各种物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成物品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

4、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5、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审美评价能力。

6、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

7、通过探索、设计、制作、评价,提高动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

3、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

4、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

教学准备:1、制作实物联想的课件;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3、师生共同收集现代造型艺术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

(大屏幕出现飞来的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是一把雨伞。

(大屏幕出示雨伞)师:雨伞的形状象什么呢?生:像枪、小树、蘑菇,拐杖……看哈利给大家变一个魔法。

(出现实物联想出的“脸”)师:这张脸怎么变出来的?生:由领带变成眉毛;咖啡杯变成眼睛;雨伞变成鼻子;袜子变成嘴。

(二)新授1、哈利·波特的本领真大,他还小朋友变出了一大堆有趣的东西!(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照片)师:它们都是什么物品变成的?生: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

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所以就叫〈实物联想〉。

欣赏实物联想作品。

师:用这些材料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生回答。

2、自从有了实物联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闲不住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

(出示:毕加索的早餐)师: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

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1952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这幅照片,轰动一时。

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国叫手指面包。

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艺术化了的事物联想就叫做“装置艺术”。

(出示装置艺术作品照片)师:你最喜欢哪个装置艺术,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我最喜欢毕加索做的“牛头”。

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别有创意!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