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范本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范本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题目
一、设计基本步骤和方法
1、基本步骤:
整个设计过程大致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⑴、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技术指标和条件,初步设计出完整的电路(这一阶段又称为“预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好实验文件,其中包括:画出方框图;画出构成框图的各单元的逻辑电路图;画出整体逻辑图;提出元器件清单;画出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图。

要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需要设计者进行重复思考,大量参阅文献和资料,将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及可行性论证,然后才能将方案确定下来。

⑵、方案试验------对所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装调试验。

由于生产实际的复杂性和电子元器件参数的离散性,加上设计者经验不足,一个仅从理论上设计出来的电路往往是不成熟的,可能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经过实验是不容易检查出来的,因此,在完成方案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电路的装配和调试,以发现实验现象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装配电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要出现错接或漏接,以避免出现人为故障。

对某些较复杂的电路能够先对各单元的电路分别进行装配调试,达到指标要求之后,再联系起来统调。

实验中出现了故障和问题,不要急燥,要善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原因,要学会区分是由于接线错误造成的
故障还是由于器件本身损坏而造成的故障,这样就可能较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预先估计不到的现象,这就需要改变某些元件的参数或更换元器件,甚至需要修改方案。

⑶、工艺设计------完成制作实验样机所必须的文件资料,包括整机结构设计及印制电路板设计等。

⑷、样机制作及调试------包括组装、焊接、调试等。

⑸、总结鉴定------考核样机是否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否长期可靠地工作,同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以上叙述了一个数字系统装置的设计制作全过程。

现在,已可用CAD在计算机上完成第一、二阶段的工作。

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的时候,因为受时间和条件限制,不能进行第三、四阶段的工作,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实际硬件装调技能,我们选用在实验箱上进行方案试验。

2、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采用设计数字系统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试凑法)来进行设计。

试凑法的具体步骤是:
⑴、明确待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
⑵、把系统方案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的功能再由若干个标准器件来实现,化分为单元的数目不宜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⑶、设计并实施各个单元电路。

在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减少器件数目,减少连接线,提高电路的可靠性,降低成本。

这要求设计者应熟悉器件的种类、功能和特点。

⑷、把单元电路组装成待设计系统。

设计者应考虑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各单元电路在时序上应协调一致,电气特性上要匹配。

另外,还应考虑防止竞争冒险及电路的自启动问题。

衡量一个电路设计的好坏,主要是看是否达到了技术指标及能否长期可靠地工作。

另外还应考虑经济实用、容易操作、维修方便。

为了设计出比较合理的电路,设计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想象力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熟悉各种典型电路的功能。

只要将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重复思考,周密设计,一个好的电路方案是不难得到的。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标准格式
1、预设计作业:
应按下述原则画出框图和逻辑图交指导教师审阅。

⑴、画框图的原则:
A.比较简单的逻辑电路的框图一般由几个方框构成,复杂一些的电路由十几个方框构成,所画的框图不必太详细,也不能过于含糊,关键是反映出逻辑电路的主要单元电路、信号通路、输入、输出以及控制点的设计思路。

B、框图要能清晰地表示出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流向。

C、每个方框不必指出功能块中所包含的具体器件,但应标明各方框的功能名称。

D、所有连线必须清晰整齐。

⑵、画逻辑图的原则:
A、所有小规模器件应使用标准逻辑符号。

B、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符号,我们规定画成一个方框,框内应标明器件的型号或名称,引出脚的符号应标注清楚。

必要时还能够标注出引出脚的顺序号。

各引出脚不要求按顺序排列,可按设计者要求排列。

C、电阻、电容、电感类元件应计算出具体值。

D、若作为正式图纸还应列出元器件清单,放在图纸的右下角。

2、方案试验预习报告应由学生自己拟定,内容包括:调试和指标测试内容、方法及步骤,测试线路图,所用仪器设备,记录测试结果的表格等。

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限期完成,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
报告封面格式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指导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