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实训教案打印版
由于要有计划的安排出货时间,因而对于每一订单或每批订单可能花费的拣取时间要事先掌握,对此要计算订单拣取的标准时间。
首先,计算每一单元(一个托盘、一个纸箱、一件)的拣取的标准时间,且在计算机中设置一个拣取标准时间的文档,将各个单元的拣取时间记录下来,则不论数量多少,都很容易推导出整个标准时间。
其次,有了单元的拣取标准时间后,则可依每品订购数量(多少单元)再配合每品项的寻找时间,计算出每品项拣取的标准时间。
配送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合理的社会化流通体制和高效的现代化物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配送从辅助于生产的一般送货方式发展到新经营方式的推销手段,从推销手段晋升为创新管理的企业竞争战略,以致配送的社会化需求引起了社会再分工,使之在生产企业传统送货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配送作为物流中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的最终实现联系最密切的部分。
(2)物流运输业主在收取货物时,根据事先收到的数据单核对确认实物。
(3)物流运输业主将货物运送给接收货物业主,接收货物业主在货物达到时,利用条码扫描器读取货物表签,系统根据事先收到的数据对实物进行核对,无误后,接收货物业主开出收货发票。
(4)接收货物业主通过EDI想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物流运输业主通过EDI想发送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清单请示信息。
项目一:订单处理作业
训练目的
(1)掌握使用相应设备接受客户的订单的方法,如传真传输、EDI等。
(2)熟练掌握使用相应软件传送的订单,经过统计分析,安排合理的拣货计划。
训练区域
物流中心订单处理工作区域见图。(图略)
训练步骤
订单处理的步骤。
训练指导
1、接受客户货品订单
知识回顾:
每一个配送中心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影响配送中心特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是订货特性(如订货内容的形状、种类和货物的数量)、发货等。如果能够掌握这些主要因素,配送中心的各项工作也就得以顺利地开展。因此反映客户订货特性的订单就显得尤为重要。
订单处理在配送中心的业务运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配送业务的核心,又是配送服务质量得以保障的基本条件。所以为了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一般配送中心订单处理部门(或信息部门)都利用相关的辅助系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下面了解一下这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EDI在物流中心中的使用:
接受订货由传统和电子两种。传统订货方式都是人工输入资料,而且经常重复输入、传票重复誉写,并且在输入、输出建厂赵承时间耽误及产生错误。而电子订货有电子传递方式取代人工书写、输入、传送的订货方式,也就是将订货资料转为电子资料形式,由通信网络传送。电子订货时传送速度快、可靠性及正确性高的订单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也可以有效缩减与存或相关的成本费用。
6.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
输入客户订货商品名称、代号时,系统就查对存货档的相关资料,看此商品是否缺货,如果缺货,则应提供两种信息:一是商品资料;二是此缺货商品以被采购但未入库的信息。这些信息便于接单人员与客户协调是否改订替代品或者允许延后出货等,以提高接单人员的接单率及接单处理效率。
7.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
难 点: 路线安排作业
模块一:订单处理
要点:接受客户订单、订单检查、客户信誉审查、订货价格确认、加工包装确认、存货查询、依订单分配存货、计算拣取时间、依订单排定拣货顺序、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订单资料处理、订单处理是由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包括有关客户及订单的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出货配发等。
4.订货价格确认
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订购量,可能有不同的价格。输入价格时,系统应加以检验。若输入的价格不符(输入错误或应业务员通过降价获取的订单等),系统应加以锁定,以便主管审核。
5.加工包装确认
加工包装时,应事先确认客户对于订购的商品是否有特殊的包装、分装或贴标等要求。此外,对于有关赠品的包装等资料都要详细的确认、记录。
2、订单检查
订单检查是对于订货资料项目的基本检查。它主要检查客户的订单客户的订单是否真实、有效,即检查品名、数量、送货、送货日期等是否有遗漏、笔误或不符合公司要求的情形。
3.客户信誉审查
客户信誉审查主要查核客户的财务状况,以确定其是否有能力支付该订单的账款。其做法多是检查客户的应付账款是否已超过其信用额度。
知识点: 包括订单处理、车辆调度作业、路线安排作业、点货上车作业、交单收班作业、车辆管理作业等内容组成,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物流配送订单处理、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点货上车、交接收班和车辆养护。培养学生在物流配送方面的作业设计、作业技能与操作技术、经营管理能力。
重 点: 物流配送订单处理、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点货上车、交接收班和车辆养护
EDI的中文意思是“电子数据交流”,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化贸易工程,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EDI系统工作原理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如图2-1所示。(图略)
下面介绍一个典型的物流EDI模型,它涉及发送货物业主、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物流EDI的框架结构如图2-2所示。(图略)
(1)发送货物业主在接受到订货单后制定货物运送计划,并将运送货物的详细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个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度计划,以及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受计划。以此同时,发送货物业主依据客户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出货指令,同时把出货物品的品种、数量、包装等各种详细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依据客户的申请下达车辆调度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