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模基本知识汇总
5,6
6
6
A(Si) 1
1,2,3,4 1,3 1,4 1,5
1,2,3,4,5,6
R(Si)∩A(Si) 1 2 3 4 5 6
从上表中又可以发现i=6满足条件,即可以抽出6, 这表示S6为第二层。抽出6的结果:)
1
1,2,3,4,5
1
1
2
2
1,2,3,4
i
R(Si) A(Si) R(Si)∩A(Si)
1
1
1
1
结果表明,要素S1为系统的最底层,是引起系 统运动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系统模拟模型
一、系统模拟的基本概念
1、模拟的发展过程: (1)直观模仿阶段 (2)模拟实验阶段 (3)功能模拟阶段
2、模拟模型的含义及特点
模拟:就是利用一组可控制的条件来代替实体或原 型,通过模仿性实验来了解实际系统的本质及其变 化规律。
2
3
2,3
1,3
3
4
2,4
1,4
4
5
5
1,5
5
从上表中发现i=5, i=2都满足条件,S2、S5为第 三层,并是S6的原因。抽出2、5后的结果:
i
R(Si) A(Si) R(Si)∩A(Si)
1
1,3,4
1
1
3
3
1,3
3
4
4
1,4
4
从上表中发现i=3,i=4都满足条件,S3、S4为第 四层并是S2、S5的原因。抽出3、4后的结果:
模拟模型:是对一个实际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动 态模仿,从中取得所需信息的过程。
计算机模拟模型:指利用计算机大量、高速处理信 息的能力,在计算机内设置一定环境,以程序来实 现客观系统中的某些规律或规则并高速运行,以便 观察与预测客观系统状况的一种强有力的概念模式。
系统模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 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 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 关系的模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 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层级分解的方法是:根据R(Si)∩A(Si)= R(Si) 条件来进行层级的抽取。如上表中对于i=7 满足条件, 这表示S7为该系统的最顶层,也就是系统的最终目标。 然后,把上表中有关7的要素都抽取掉,得到表:
抽出7后的结果:
i
R(Si)
1
1,2,3,4,5,6
2
2,6
3
2,3,6
4
2,4,6
5
的。
2、模型与建模
模型是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对实体的特征要素、相关 信息和变化规律的表征和抽象。
系统模型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用以简化 地描述现实系统的本质属性。
模型只用于反映实体的主要本质,而不是全部。通过 对模型的研究,方便掌握实体本质。
对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 系统模型。
邻接矩阵的特性:
(1)汇点:矩阵A中元素全为零的行所对应的节点。 (2)源点:矩阵A中元素全为零的列所对应的节点。 (3)对应每节点的行中,元素值为1的数量,就是离
开该节点的有向边数;列中1的数量,就是进入该节 点的有向边数。
2、邻接矩阵及其特性
邻接矩阵的特性: (4)有向图D和邻接矩阵A一一对应。邻接矩阵和有向图是同一
特点:只是在本质上与系统相似,但从模型上看不出系 统原型的形象。
数学模型是指用字母、数字和各种数学符号来描述系统 的模型。
图形模型指用少量文字、不同形式的直线和曲线所构成 的图和表来描述系统结构和系统机理的模型。
计算机程序是一类用来描述系统和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 行研究的特殊模型。
概念模型是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A I 3 0 1 0 1 0 1 1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A I 4 0 1 0 1 0 1 1= A I 3 M
系统结构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矩阵与图一一对应,有向图形确 定,邻接矩阵也就唯一确定。反之,邻接矩阵确定,有向图形也 就唯一确定。 (5)邻接矩阵的矩阵元素只能是1和0,它属于布尔矩阵。布尔 矩阵的运算主要有逻辑和运算以及逻辑乘运算,即:
0 + 0=0 0 + 1=1 1 + 1=1 1×0=0 0×1=0 1×1=1 (6)计算AK,如果AK矩阵元素中出现 aij=1,则表明从系统要
形象模型可分为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
模拟模型:用物理属性来描述系统。目的是用一 个容易实现控制或求解的系统替代或近似描述一 个不容易实现控制或求解的系统。
实物模型:原系统的放大或缩小。分为实体模型 和比例模型。
抽象模型是指用数字、字符或运算符号等非物质形态来 描述系统的模型,没有具体的物理结构。
S1 0 0 1 1 1 0 0 S2 0 0 0 0 0 1 1
A
S3 S4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S5
0
0
0
0
0
1
0
S6 0 0 0 0 0 0 1
S7 0 0 0 0 0 0 0
1 0 1 1 1 0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A I) 0 1 0 1 0 0 0
i
R(Si)
A(Si) R(Si)∩A(Si)
1 1,2,3,4,5,6,7
1
1
2
2,6,7
1,2,3,4
2
3
2,3,6,7
1,3
3
4
2,4,6,7
1,4
4
5
5,6,7
1,5
5
6
6,7
1,2,3,4,5,6
6
7
7
1,2,3,4,5,6,7
7
层级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系统中各要 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最顶层表示系统的最终目标,往 下各层分别表示是上一层的原因。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A I)2 0 1 0 1 0 1 1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第二节 结构模型
一、基本概念
1、结构模型的特性
结构模型就是描述系统各实体之间的关系,以表示一 个作为实体集合的系统模型。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 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 要素集合体的系统模型。
用S={S1,S2,…,Sn}表示实体集合,Si表示实体集合中的元素 (实体),R={(x,y)︳W(x,y)}表示在某种关系下实体间 的关系值的集合,那么集合S和定义在S上的元素关系集合R就表 示系统在关系W下的结构模型,记为{S,R }。结构模型可以用 有向连接图和矩阵来描述。
模型的特征:(1)模型是实际系统的合理抽象和有 效模仿;(2)由反映系统本质的主要因素构成;(3) 表明有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定量关系。
系统模型反映实际,又高于实际,在建模时,要兼顾 现实性和易处理性。
建模是将实际系统进行抽象的过程,主要研究实际系 统与模型之间的关系。
建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建立模型结构,第 二,提供数据。
系统模拟的特点:
(1)系统模拟是一种“实验”手段。
(2)系统模拟是一种计算机上的软件实验,需要 较好的模拟软件来支持系统的建模仿真过程。
(3)系统模拟的输出结果由软件自动给出。
(4)系统模拟要进行多次试验的统计推断。
(5)它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解的计算技术。
系统仿真的作用:
(1)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 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 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 满意的方法。
二、系统建模方法
1、建立模型的原则
(1)模型要有代表性,要能反映实际系统本质特征 (2)模型要符合一定的假设条件 (3)模型的规模、难度要适当 (4)模型要保证足够的精度,要有指导意义 (5)尽量采用标准化的模型和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的
模型。
2、建立模型的步骤
(1)提出建立模型的目的,“为什么要建模?” (2)提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3)构思所要建立的模型,“建一些什么样的模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 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可达集 R(Si)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而前因集中,除包含 要素Si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若R(Si)=R(Si)∩A(Si ), 则Si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如上例中,根据可达矩阵,我们可以把可达集合 与先行集合及其交集列在表上。
结构模型的特性:
(1)结构模型是一种图形模型(几何模型),用有向连接图表 示。
(2)结构模型是一种定性为主的模型。
(3)结构模型可以用矩阵形式描述,从而使得定量与定性相结 合。
(4)结构模型比较适宜于描述以社会科学为对象的系统结构的 描述。
2、邻接矩阵及其特性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是表示顶点之间相 邻关系的矩阵。图的基本矩阵表示,描述图中各节点 两两间的关系。
人们使用系统模型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1)系统开发的需要。 (2)经济上的考虑。 (3)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 (4)时间上的考虑。 (5)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