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1.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运输;土地;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可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工业集聚:①传统工业区: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集聚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②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常具有较为显着的地区集群特点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3.工业区位条件评价4.5.工业布局类型:①煤铁复合体型(近原料地)。
②临海型(交通)。
③临空型(人才和技术)。
【临海型钢铁产业:中国宝山、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法国马赛】6.分析某工业布局对当地不利影响的思路(1) 要清楚企业的性质:基本无污染的企业有服装厂、精密仪表厂、电子装配厂等,污染水源的企业有各类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化工厂等,污染大气的企业主要有化工厂、火电厂、钢铁厂、酿造厂等,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企业有钢铁厂、采矿厂、火电厂等,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家具厂、机械制造厂等。
(2)要清楚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
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不能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地带;污染水源的企业要远离水源地;噪声大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等。
(3)分析企业生产对当地水源、森林、土地、生物有无负面影响,是否会造成水源短缺、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产业基础 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工业基础好(美国东北+我国辽中南)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社会协作 设施完善 ,写作能力强环境因素大气 不污染城区大气 水 远离河流上游或水源地7.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①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③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④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⑤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8简述煤炭形成的地理环境:①气候温暖湿润②植被茂密成林③泥沼广布④地壳下沉形成沉积环境9.促进有色金属基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①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开采率;②对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③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外运能力;④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⑤与发达区域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10.促进交通线沿线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②积极改善交通,提高资源外运能力;③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污染,土地荒漠化11.某地发展重化工基地对当地产生的负面影响①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三废”排放量较大,导致污染环境;②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③基地建设会破坏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④基地内过度采矿导致地质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居住区的环境安全等12.矿区开采应采取的保护环境措施①露天开采矿石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填严并植树造林;②露天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矿区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排入河湖13.中国与他国开展国际合作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对中国:①满足了对资源的需求(缓解了资源紧张状况);②?有利于我国能源供应多样化,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缓解东部大气污染状况③扩大了资源进口渠道,增强(保障)能源安全④拓展了国际市场;⑤促进了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贸往来)对他国:①加速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产品自给率;③拉动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⑤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经济发展;⑥加快技术引进,促进工业的优化和升级;⑦形成区域化产业制造群,发挥集群效应;⑧有利于提高当地工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对外合作办厂有利于优势互补,扩大交流,降低成本,开拓市场,获取利润】14.瓜达尔港的管理和使用与“一带一路”对接对我国新疆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①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带动就业。
②能够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与旅游等发展;③能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④缩短新疆的出海距离;⑤扩大经济腹地;⑥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⑦获得巨大的市场;⑧促进新疆经济发展15.从劳动力角度,说明中国在与他国进行工业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两国国情和民俗不同,应尊重当地工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②合作国如果经济落后,则建设和生产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给该国居民;③合作国劳动力技术和文化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效能16.新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建设和工业企业引进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①合理规划工业用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②尽可能引进低污染、低能耗企业;③尽可能引进能形成产业链的新兴企业(严格工业企业准入);④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⑤加强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园区绿化和废弃物回收处理)17.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自然:①地形:地势起伏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地貌,沙漠,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②水文:河湖众多,桥涵工程量大,(多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③气候:高温高湿(多蚊虫疫病)、干燥缺水、低温冻害、风沙侵扰,紫外线强等;人文:①(开发历史短),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施工条件差;②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素质低;③(经过多个国家),国际纠纷;(如泛亚铁路)④地域文化差异,沟通困难18.某地吸引我国开展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①地价低廉;②劳动力丰富廉价;③工艺品需求量日益增大,市场广阔;④交通条件改善; ⑤矿产资源丰富; ⑥政策优惠; ⑦两国经济互补性强19.某产业落后的原因①封闭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②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低;③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缺乏竞争机制;④国际政治(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不利影响)20.传统工业如鲁尔区发展原因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①采煤业的衰落②.钢铁工业的衰落③结构单一④环境污染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怎样振兴鲁尔区①调整产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分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21.硅谷(电子工业)兴起的条件(如班加罗尔等):①知识和人才。
②发达的交通。
③优美的环境。
22.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分散;④资本集中程度低;⑤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不同点:①企业之间相互竞争;②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②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形成规模生产;⑤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⑥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⑦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23.“硅谷”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2)社会经济因素: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③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①科技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④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⑤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迁入地区的劳动力、土地、住房便宜等优势条件。
24.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农业资源支持;⑤国家政策支持;⑥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②水资源不足;③科技发展水平不高;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⑤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⑥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⑥治理环境污染25.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 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6.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27.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①海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丰富;③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④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⑤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28.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84年)(广东:广州、湛江)(广东92年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城市:珠海、深圳、汕头)、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①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③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方向: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29.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龙头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