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业一条街)运行方案(按2014年7月9日校长办公会会议纪要修改)为尽快启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尽快落实企业或项目入驻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根据校长办公会精神(校长办公会议纪要〔2004〕4期),制订本运行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门面向街道门面54间(门面朝南),建筑面积2814平方米;后勤处原办公室24间(门面朝北),使用面积408平方米。
总计78间,使用面积约3000平方米。
二、政策要求。
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须2000平方米以上,验收项目运行情况、园区面积达标,按每天每平方补助学校1元,全年补助约100万元。
三、园区定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是校内创新创业基地,也是荆门高新区的荆楚理工园区。
入驻企业或项目,原则上与教学对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对接,有助于专业集群的建设,有助于老年学院、循环经济学院等特色学院的建设,有助于教学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使企业、实践教学、大学生社团文化形成三位一体。
四、项目构成。
1、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以实践实训和创业体验为主。
在校大学生申报的实体企业、模拟企业,入驻36个左右。
按省教育厅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分三种类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2、学校实践教学对接项目。
以创业孵化为主。
与教学学院专业相关的企业(项目),入驻20个左右,重点是荆门高新区企业、中型企业、大中型民企。
3、学校学科专业重点战略项目。
以创新研发为主。
与学校5个专业集群和老年学院、循环经济学院等特色学院相关的校内外企业或项目,入驻20个左右。
校外企业或本校教师申报的项目,入驻创业园必须提供大学生实习工位或科研助理岗位。
在校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必须有一个学生团队,必须有指导教师。
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入驻企业或项目必须是科技文化产业或研发、产品展示等项目,禁止餐饮等低档项目入驻。
五、入驻企业申报程序。
1、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学生提交申报书——导师签署意见——教学学院学工办审核——学院院长签字——创新创业中心(挂靠就业指导中心)汇总——校长办公会审批——公示——管委会立项实施2、学校学科专业重点战略项目和学校实践教学对接项目。
发布公告——与企业合作的校方负责人提交申报书——教学学院学工办审核——学院院长签字——创新创业中心(挂靠就业指导中心)汇总——校长办公会审批——管委会立项实施。
六、管理机构。
1、学校创新创业园管委会成员由科技处、与就业指导中心组成,科技处负责遴选管委会负责人。
2、创新创业中心组成:目前以就业指导中心为班底启动、试运行,适时抽调人员组成专班。
3、学校创新创业园管委会负责创业园的管理、相关制度的实施;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创业园入驻企业和项目的指导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活动的开展,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团队;后勤处负责项目入驻的协议签订和园区维修、统一规划入驻企业或项目的门牌及内部再装修。
七、入驻企业或项目的管理。
1、按《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条件、程序进入,接受每月的考核,按规定退出。
2、考虑到创业园区的重建,协议期为1-2年,一般为1年。
协议期满,可以续签。
3、暂时不能入驻的企业或项目提出申请,依序排队入驻。
4、入驻企业和项目不收房屋租赁等费用,15个平方米的用房至少提供工位或科研助理岗位2个。
5、校医院既是医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学生创办卫生院、诊所的见习岗位。
6、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接受效益较好的入驻企业或项目的资金支持。
八、工作进程。
1、后勤处在暑假期间全部回收门面,简单粉刷维修,维修水管,疏通下水道,电路维护;建资处提供电话线路;网络中心负责网线接入。
2、在校生的创业项目,在8月底前完成项目遴选、公示、签订入驻协议,开始试运行。
3、校外企业或项目,6月底至7月底,发布公告,联系、洽谈有意向入驻的企业。
8月审核入驻企业申请,公示,签订入驻协议,企业入驻挂牌,开始运行。
4、9月1日开学前,南门基本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一条街)的新布局。
附: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法(暂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管委会2014年7月9日附: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依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搭建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管理体系。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管理职责第三条设立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管委会,领导、统筹和协调全校的大学生创业工作。
负责创业园的管理与服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基金管理。
企业或项目入驻由校长办公会审批。
第四条设立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创业中心),具体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创业基地、创业基金、政策咨询等日常管理、咨询和服务工作。
负责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设立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创业基地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创新创业教育第五条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全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能力。
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
第六条编写适合大学生实际的创业指导教材,收集整理创业校友材料,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创业。
第七条聘请校内外创业导师,建立创业导师信息库。
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业讲座。
第八条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第九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工作。
第四章创业基地管理第十条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包括校内创业基地和校外创业基地。
校内创业基地是指南门一条街的创业基地以及新建校内其它创业基地、教学学院创新创业基地,校外创业基地是指学校与荆门高新区、荆门市创业园等合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第十一条入驻条件与申请流程(一)入驻条件1、我校大学生申请入驻校内创业基地的,创业团队负责人必须为本校全日制在校生,团队成员以本校在校生为主。
获准入驻创业基地的企业分为实体企业和模拟企业两类。
实体企业指由大学生组建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
模拟企业指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而组建的暂时还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模拟性质企业。
2、我校大学生申请入驻校外创业基地的,创业团队负责人必须为本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团队成员以本校毕业生为主。
获准入驻创业基地的企业必须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符合校外创业基地主管部门入驻条件要求。
3、在校学生项目(含创业大赛,机械设计、数学模型等大赛项目)已经被学校立项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的,优先批准入驻。
4、校外企业(或企业的研发、产品展示部门)入驻校内创业基地的,必须符合学校专业集群建设、特色学院建设以及相关教学学院的实践教学需要,必须向在校生提供实习工位或科研助理岗位。
5、我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品中试等需要入驻校内创业基地的,必须有项目团队,必须向在校生提供科研助理岗位。
6、我校优秀毕业生、校友创办的企业,符合学校专业集群建设、特色学院建设以及相关教学学院的实践教学需要,能向在校生提供实习工位或科研助理岗位的优先安排入驻。
(二)申报流程1、申请入驻校内创业基地的,填写《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校内创业基地入驻申请表》,撰写创业或项目计划书。
按程序审批后,签订入驻协议或承诺书。
2、申请入驻校外创业基地的,填写《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校外创业基地入驻申请表》,撰写商业计划书。
经审批后,签订入驻协议。
第十二条入驻企业经营管理创业企业的运营资金由创业者自筹。
创业基地实行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以孵化项目的申请、年度考核和期满评估验收为主的运行机制。
(一)企业负责人在接到入驻创业基地批准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签订入驻协议;(二)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创业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生经营亏损或法律纠纷,由企业自行承担;(三)创新创业中心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考核评比。
创业企业须填写《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半年度经营报告》,每年7月和次年1月中旬报创新创业中心;(四)创业实施过程中,涉及改变预定项目内容、中止计划实施、提前或延期等变动,企业负责人须提前10个工作日向创新创业中心提出书面申报。
未经批准的项目,不得组织实施;(五)主动支持、协助、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创业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活动;(六)严格遵守创业基地作息时间,服从物业管理,排除安全隐患。
保管好学校配备的办公设备;(七)遵守学校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校内创业基地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创业园管委会审批由创新创业中心发放《退出通知书》,要求入驻企业退出创业基地:(一)协议期满的;(二)在校大学生入驻的企业(实体企业或模拟企业)负责人毕业的;(三)项目中止或考核不合格的;(四)严重或屡次违反创业基地有关管理规定的;(五)私自转租给其他经营者的;(六)场所利用率低,长期占房不经营、不开展研发活动的;(七)企业负责人受处分退学的;(八)其它不适宜在创业基地继续进行的。
入驻校外创业基地的,除服从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管理外,还需遵守基地主管部门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优惠政策(一)免费提供必备的办公条件,免收房租和物业管理费;(二)免费提供创业咨询,协助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三)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四)优先享受创业资金扶持;(五)协助申报各种创业扶持基金;(六)提供创业见习岗位。
第五章创业基金管理第十五条设立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下简称创业基金)。
该基金是支持大学生依托科技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培育创新人才的专项资金。
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创业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创新创业中心对创业基金进行以下管理:(一)负责基金的申报、评审、发放、跟踪检查,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二)对项目的进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三)负责解答捐资人的咨询或查询。
第十七条创业基金的来源(一)学校专项拨款;(二)社会捐赠;(三)创业基地获得的上级拨款;(四)创业基金的收益。
(五)其它合法收入。
第十八条支持对象与支持方式(一)支持对象创业基金面向本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和毕业未满一年的本校毕业生。
创业基金支持对象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项目团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2、项目具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与开发价值,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3、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有持续创新的意识;4、诚信守法、无不良信用和违纪违法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