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关于成立新型制冷剂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太原关于成立新型制冷剂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太原关于成立新型制冷剂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从中国到美国,从北欧到南亚,“炎值爆表”消息频传。

特别是欧洲,近日,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进入持续“烧烤模式”,纷纷刷新当地最高气温纪录,多国气温均飙破摄氏40度。

据悉,热浪席卷欧洲,正在加速改变欧洲大陆的人们对待空调的态度,欧洲由来已久的抵制空调的理念逐渐削弱。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980.0万元,占公司股份64%;B公司出资550.0万元,占公司股份36%。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新型制冷剂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4729.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89.07万元,占总投资的85.47%;流动资金2140.10万元,占总投资的14.53%。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92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148.93万元,税金及附加272.12万元,利润总额4127.07万元,利税总额4968.44万元,税后净利润3095.30万元,纳税总额1873.14万元,投资利润率28.02%,投资利税率33.73%,投资回报率21.01%,全部投资回收期6.26年,提供就业职位299个。

2019年,制冷剂行业可谓是坎坷异常。

一方面因为空调市场的不稳定,一方面又因政府政策变动,在3月18—19日生态环境部在京组织召开《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能力建设交流国际研讨会,为解决早期履约机制问题——早年政府虽提出了淘汰进程和时间表,却没有明确给出新制冷剂的具体方向,这让很多企业茫然无措,对采购与制造新型制冷剂信心不足。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53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980.0万元,占公司股份64%;B公司出资550.0万元,占公司股份36%。

(四)法人代表严xx(五)注册地址xxx高新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太原,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是山西省省会、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6909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2.15万人,城镇人口375.27万人,城镇化率84.88%。

2019年常住人口446.19万人。

太原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山西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北接忻州市,东连阳泉市,西交吕梁市,南邻晋中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全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通运行。

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新型制冷剂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实业发展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x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新型制冷剂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全球将在2030年全面限制R22的使用,寻找R22的替代制冷剂一直是制冷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碳氢制冷剂(R436c)以其优越的性能以及节能环保最有可能成为制冷剂界的龙头老大。

按照代际来看,目前在产制冷剂主要可分为二代、三代、四代剂。

二代制冷剂以R22为代表,其它还包括R11、R12、R141a、R142b等,此类制冷剂因含有氯元素,往往有高ODP(臭氧层消耗潜值),属于对环境破坏较大的制冷剂类型;三代制冷剂包括R32、R125、R134a等,此类制冷剂较二代制冷剂相比不再对臭氧层有威胁,但通常仍有较高GWP(全球变换潜值);四代制冷剂属新型制冷剂,主要包含一些氢氟烃及不含氟材料,无论是ODP 还是GWP都很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度很高的制冷剂品种,但往往在制冷效率和安全性上不及传统的二代、三代制冷剂。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新型制冷剂项目背景分析2019年,制冷剂行业可谓是坎坷异常。

一方面因为空调市场的不稳定,一方面又因政府政策变动,在3月18—19日生态环境部在京组织召开《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能力建设交流国际研讨会,为解决早期履约机制问题——早年政府虽提出了淘汰进程和时间表,却没有明确给出新制冷剂的具体方向,这让很多企业茫然无措,对采购与制造新型制冷剂信心不足。

在以往市场,常用的制冷剂有八种,包含氨、氟利昂-12、氟利昂-22、R-134a、R-404A制冷剂、R-410A制冷剂、共沸制冷剂和碳氢制冷剂。

早在2017年,中国第二阶段淘汰HCFC计划便已开始。

R11、R12、R13、R14、R113、R114等CFCs制冷剂目前已全部淘汰;R22、R123、R142b等HCFCs制冷剂处于淘汰序列中;目前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制冷剂R134a、R410a、R407c等HFCs制冷剂,虽然运用较为广泛,但终究属于过渡产品,并且根据相关要求在2025年左右退出市场。

目前,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市场中绝大多数制冷剂均不是纯制冷剂形式,都由多个品种的配方调配而成,因此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R513a,虽然这款制冷剂对于臭氧层的影响为0,但还是属于混合制冷剂,在可燃性方面依旧存在问题。

事实上,很多品牌因为自身能力和技术的不足,想要研发新的环保制冷剂困难很大。

另一方面,在全新的技术革新到来之前,很多品牌依然会鉴于成本问题,选择使用现有制冷剂;并且,新制冷剂的应用需要很长的时间验证和被市场接受。

在初期,R410A作为新型的制冷剂成为了R22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冷媒,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但是仍旧逃不过将被淘汰的命运。

技术产品往往会因技术的升级换代被随之替代。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便替换了四种制冷剂,更换频率之快让人对制冷剂的生命力感到担忧,但可以肯定的是,碳氢制冷剂的未来必定会朝更环保、更节能、更安全的方向行进。

应时而生,碳氢制冷剂系列走俏,其中R436c系新型环保碳氢制冷剂因其拥有强大的经济性而倍受青睐。

碳氢制冷剂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受到大力推广。

然而过去几年,我国因为碳氢制冷剂存在公认的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得这部分市场一直处于冰冻状态,以至于只有少数环保节能碳氢制冷剂在百花争鸣的制冷剂行业中一枝独秀。

但如今,深圳开设试点的成功铺垫,将推动碳氢制冷剂更快在我国市场普及,格力、海尔等电器大亨纷纷加入无氟的行列,碳氢制冷剂以其优越的性能以及节能环保将有可能成为制冷剂界的龙头老大。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约定,降低R22等HCFCs制冷剂的消耗量是我国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

我国除了要研发相应的替代制冷剂,还应该研究HCFCs制冷剂的减量延续技术,与替代技术互为补充。

这对我国制冷业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业内专家表示:R22空调制冷技术已经发展多年,相关配套技术都非常成熟,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效率都可以达到最优化,我们有足够的而理由可以提出HCFCs制冷剂的减量延续技术,可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合理设计新型循环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研发制冷剂的替代品。

在国内,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研究制冷剂的机构,所以需要一手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来弥补这部分的巨大空缺。

还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加快建立制冷剂完善的、专业的体系,提供前瞻性的系统建议和方向,降低我国自主开发新型制冷剂的难度。

与此同时,国内要想进行推广新型制冷剂的工作,就必须对空调提出新的环保技术要求。

二、新型制冷剂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按照代际来看,目前在产制冷剂主要可分为二代、三代、四代剂。

二代制冷剂以R22为代表,其它还包括R11、R12、R141a、R142b等,此类制冷剂因含有氯元素,往往有高ODP(臭氧层消耗潜值),属于对环境破坏较大的制冷剂类型;三代制冷剂包括R32、R125、R134a等,此类制冷剂较二代制冷剂相比不再对臭氧层有威胁,但通常仍有较高GWP(全球变换潜值);四代制冷剂属新型制冷剂,主要包含一些氢氟烃及不含氟材料,无论是ODP还是GWP都很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度很高的制冷剂品种,但往往在制冷效率和安全性上不及传统的二代、三代制冷剂。

根据基加利修正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将于2024年冻结HFCs的生产和消费,基准值采用2020-2022年3年使用量均值,也就是说2024年三代制冷剂供应总量只增不减,考虑到四代制冷剂尚未有大规模商用突破,制冷剂企业会提前布局抢占份额,基本上2019年是最后的入场窗口期。

假设:新增3万吨三代制冷剂,建设周期1年,分别于2020/2021/2022年初投产,且投产即满产。

则2024年各自开工率分别为:100%/67%/33%。

三代制冷剂大扩张开启!制冷剂企业为抢占份额纷纷提出新建产能计划,供应集中增加,三代制冷剂即将出现过剩局面。

企业最经济的拿份额方式是2020年初之前开工,并保证满负荷运行3年,则2024年装置可保持100%开工。

我们预计新增产能实际落地有限!1)R32目前处于盈亏平衡位置,部分企业难以为继选择关停,更不用说未来连续运行3年;2)装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的周期大约1-2年,部分产能尚未动工,4季度之后建设不经济。

鼓励政策:1)欧盟MAC指令旨在减少乘务车和轻型商用车空调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该指令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洲销售的车辆必须采用全球变暖潜值低于150的制冷剂;2)美国环境保护署已批准使用具有低全球变暖潜值的HFO-1234yf制冷剂替代R134a制冷剂,后者已经计划于2021年禁止在新型乘务车和轻型卡车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代表产品:HFO-1234yf、HFO-1234ze、HFO-1233zd等,HFO-1234yf是较为理想的R134a替代产品HFO-1234yf是一种ODP为0,GWP为4的制冷剂,热力性能与R134a相似,在现有汽车空调系统中,可以直接替代R134a(GWP=1300)使用,已被西欧市场认可,2011年开始推广,不过HFO-1234yf有轻度可燃性,推广进度缓慢,目前国内尚未推广使用第四代新型空调制冷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