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08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实验08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实验八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555时基电路的工作原理;2.熟悉并掌握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三种典型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3.学会应用555时基集成电路。

二、实验任务(建议学时:4学时)(一)基本实验任务1. 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2. 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及参数测试;3. NE555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及参数测试;(二)扩展实验任务()1. 555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器。

2. 利用555时基电路设计一个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对LED 灯的亮度调节。

3. 利用555时基电路设计一个线性斜坡电压(Linear Ramp )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1.555定时器又称为时基电路,由于它的内部使用了三个5K 的电阻,故取名555。

NE555引脚功能说明:GND :电源地;TRIG :触发端;OUT :输出端;RESET :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CONT :控制端;THRES :阈值电压输入端;DISCH :放电端;Vcc :电源正极;5K5K5KRSRE SVcc CONT RESETTHRESTRIG GND DISCHOUT 12658437(a )引脚排列(b )内部框图图8-1 NE555引脚排列及内部框图555定时器集成芯片型号很多,例如LM555、NE555、SA555、CB555、ICM7555、LMC555等等,尽管型号繁多,但它们的引脚功能是完全兼容的,在使用中可以彼此替换,大多数双极型芯片最后3位数码都是555,大多数CMOS型芯片最后4位数码都是7555(还有部分定时器芯片的命名采用C555来表示CMOS型555定时器,例如LMC555)。

另外,还有双定时器型芯片双极型的556和CMOS型的7556、四定时器NE558。

555的引脚排列和内部框图见图8-1,556的引脚排列见图8-2。

图8-2 NE556双定时器引脚排列2.双极型与CMOS型555定时器芯片的区别1)双极型555定时器工作电压范围5~15V,其驱动能力强,最大负载电流达±200mA,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工作频率较低,极限大约为300kHz(不同厂商生产的555定时器其最高振荡频率不一定相同,具体值需要通过查阅厂商提供的芯片参数手册);2)CMOS型555定时器工作电压范围3~16V,其驱动能力弱,最大负载电流仅有±4mA,其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工作频率较高,可达500kHz(不同厂商生产的555定时器其最高振荡频率不一定相同,具体值需要通过查阅厂商提供的芯片参数手册);由于CMOS型的555定时器驱动能力很弱,因此,使用CMOS型的555定时器时,当负载工作电流最大值超过±4mA时,需要在CMOS型555定时器的Out端和负载之间加一级缓冲电路以提高CMOS型555定时器的驱动能力。

注意,这里的负载电流正负表示的含义为:负载电流为正时,表示电流由Out端流出,负载电流为负时,表示电流流入Out端。

(一)基本实验任务1. 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如图8-3电路所示,当555的触发端TRI 施加一触发信号,TRI 端的电压<31Vcc ,555被触发,进入暂态,其Out 端输出一个高电平,同时DIS 放电端截止,5V 电源通过R 对C 进行充电,当C 两端电压由0V 充电至≥32Vcc 时,Out 端输出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同时电容C 通过导通的DIS 放电端放电至0V ,电路进入稳态,为下一次触发脉冲的到来做好准备。

图8-3单稳态触发电路的暂态持续时间t w ≈1.1RC (R 单位K Ω,C 单位uF ,则t 的单位为ms ),若Ui 端输入一个时钟脉冲信号CP ,则图8-3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可作为分频器使用,t w 应满足NT-0.5T ≤t w <NT ,其中N 为分频数,T 为时钟脉冲CP 周期,TRI 端每输入N 个脉冲,Out 端就输出一个宽度为t 1=NT-t w 的低电平信号。

2. 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8-3电路所示,假设上电前电容C 两端电压Vc 为零,上电后Vc <31Vcc ,DIS 端截止,5V 电源通过R1、R2给C 充电,Out端输出高电平,当C 两端电压充电至Vc ≥32Vcc 时,Out 端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同时电容C 通过R2经导通的DIS 端到地放电,直至Vc 再次≤31Vcc ,DIS 端截止,5V 又重新通过R1和R2对C 充电,Out 端图8-3 单稳态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如此往复循环,Out 端就会输出一个连续方波信号。

3. 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如图8-5所示,它是在图8-4多谐振荡器电路的基础上利用两个二极管D 1和D 2将C 的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隔离开,电容充电期间Uo 为高电平,其高电平保持时间记为t on ,则t on =(R 1+Rp A )Cln2,电容放电期间Uo 输出低电平,其低电平保持时间记为t off =(R 2+Rp B )Cln2,OUT 端输出的方波周期T=t on +t off =(R 1+Rp+R 2)Cln2。

由图8-5充放电过程分析可知,调节Rp 可以改变Rp A 和RP B 的比值,从而实现对t on和t off 的改变,但R 1+Rp+R 2始终保持不变,故T=t on +t off 也不变。

这里占空比用q 表示,其定义式为:q=T t on ,当电路中的C 保持不变,则占空比q 表达式还可写为:q=211R R R R R P PA+++ 最小占空比q min =211R R R R P ++,最大占空比q max =211R R R R R P P+++。

(二)扩展任务1. 555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器。

555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器简称PWM 如图8-6所示,在图8-4多谐振荡器电路中将5Uo图8-5 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脚与地之间的C1去掉,并在5脚(CON 端)输入一个如图8-6 (b )所示的正弦波,则 555的OUT 端输出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受CON 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调制,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按正弦规律变化。

Uo 、Ui 、Uc 波形如图8-6(c )图所示2. 利用555时基电路设计一个驱动电路,能够实现对LED 灯的亮度进行调节。

当LED 正常发光时,其两端电压(正向压降U F )基本保持不变,不同发光颜色的LED 灯,其U F 不同,通常情况下:红色LED 的U F 约2~2.2V 、蓝色LED 的U F 约3~3.3V 、白色LED 的U F 约3~3.3V 、绿色LED 的U F 约2.8~3V 。

LED 灯属于电流型器件,一般普通LED 灯的正向工作电流I F 极限值约为50mA ,其光衰电流不能大于I F /3(约15~18mA )。

当LED 灯的IF <17mA 时,其发光强度与它的I F 几乎可近似为线性关系(实际上LED 的正向电流和光输出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且不同的LED 会有不同的正向电流和光输出关系曲线),但当IF ﹥20mA 时,LED 亮度的增强肉眼已无法分辨,因此,LED 的工作电流一般选择在15mA 左右,此时LED 的电光转换效率较高,且光衰电流合理。

(c )Ui 、Uc 、Uo 波形图图8-6 PWM 调制器综上所述,要实现对LED的亮度调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调节其正向电流I F的大小,但直接调节I F大小会导致LED发光色谱产生偏移(具体原因可自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目前广泛使用的LED调光技术都是基于PWM方式来调节LED亮度的,其原理如图8-7所示。

设计要求:利用NE555设计一个占空比q在0.25~0.75可调,一个周期T内对应LED 的平均I F在5~15mA之间,NE555工作电源电压为5V,LED的I F最大值Imax取20mA,PWM的周期T应足够小,以保证人眼不会觉察到LED有明显的闪烁感。

3. 利用555时基电路设计一个线性斜坡(Linear Ramp)信号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

利用NE555设计一个线性锯齿波发生器,提示:如图8-8所示电路,用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并用恒流源对电容C进行恒流充电,电容两端电压Uc就会线性增大。

图8-8 锯齿波发生器四、实验预习1.熟悉555芯片引脚排列及引脚功能。

2.复习555内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当图8-3电路作为分频器使用时,试分析Ui为10kHz方波信号时,电路为几分频器?4.估算图8-4多谐振荡器的方波信号周期T及占空比q。

5.估算图8-5电路的占空比调节范围,及方波信号周期T。

6.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扩展任务1进行电路仿真,观察并了解Uo、Uc、Ui波形之间的关系。

7.在扩展任务2、3项中任选一个,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和调试直至电路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止,画出仿真电路图(电路图使用模块化画法),列出电路所需元件清单,设计出实验测试用数据表格。

五、实验器材1.数字电路实验箱2.数字万用表3.集成电路芯片1)NE555 2只;2)三极管S8550 1只;3)1N4148 2只;4)10kΩ电位器1只;5)阻容元件若干;6)面包实验板1块;7)导线若干。

六、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基本实验任务1.NE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功能测试。

1)按图8-3在面包板上接好线路,给NE555的TRI端输入一个10kHz的连续脉冲信号,观察并记录Uo和Ui波形;2)将电路中的R由10k更换为5k1,Ui保持不变,观察并记录Uo和Ui波形;3)将电路中的R更换为1M,C更换为10uf,去掉TRI端的Ui信号,并将实验箱中的单脉冲(下降沿)插孔用导线接至NE555的TRI端(2脚),NE555的Out端经过一470欧姆的电阻与LED灯正极相连,LED负极接地。

电路通电后,给TRI一个低电平触发脉冲的同时用手机秒表功能对电路暂态t w(LED灯点亮)进行计时,并记录数据,共进行10次计时,取其平均值最为t w的最终测试结果。

2. 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及参数测试。

按图8-4电路在面包板上接线,并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Uo、Uc的波形。

3. NE555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及参数测试。

按图8-5电路在面包板上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Rp最大和最小时对应的Uo、Uc的波形。

(二)扩展实验任务1. 555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