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未来发展战略摘要: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国际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产手机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和行业现状,通过PEST、五力模型、SWOT分析对国产智能手机的厂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国产手机厂商的需要进行差异化战略关键词:国产手机;战略环境;差异化战略一中国智能手机的外部环境的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在政策环境方面,4G牌照发放和运营商补贴政策为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护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一方面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提高了用户购买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在缓慢的复苏中并且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除去中国的手机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体量较大,对于手机需求也日益上升,为智能手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经济环境条件;在人文环境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完善,出现了不同客户群体的手机市场,此外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红利的大环境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做保障;在技术环境方面,安卓操作系统、五模芯片和4G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智能手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2、对于智能手机行业分析1)行业竞争对手分析对于国产智能手机而言,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和三星。
目前,中国的主要智能手机品牌有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魅族、一加、酷派等,对于高端市场,苹果和三星占主要份额,华为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而在中低端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小米、OPPO 等内部竞争尤为激烈。
2)供应商分析一部手机的上市需要设计公司、芯片公司、处理器供应商、ROM供应商、RAM供应商、代工工厂等多个行业的通力合作。
总的来说,手机是由硬件和软件这两部分构成的。
硬件主要是指芯片、CPU、GPU、ROM、RAM、摄像头、屏幕、后前壳、耳机、电源等众多元器件;软件主要是指安装在手机内,用户支持各种服务的通信服务协议、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目前对于一部手机硬件方面最核心的部件当属芯片制造,目前手机芯片市场的主要供货商为骁龙、高通,而国产的海思芯片在CPU性能处理方面与其有较大差距,除了华为大部分国产手机产商自主研发能力较差,专利核心技术少,企业经常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在硬件供应商方面讨价还价的能力差。
软件方面,目前主流的软件系统安卓操作系统,大量的应用软件都是开源软件,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国内大量的优秀手机厂商致力于对安卓系统进行优化,因此在软件供应商方面,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一般。
总体来说,一个手机能否被市场认可最为基础的仍然是其硬件设备,所以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较差的。
3)消费者分析智能手机的购买者可以分为国代商/省代商/市代商和最终消费者。
国内四大国代商是中邮器材、普天太立、深圳天音、深圳爱施德,每一款华为手机上市都需要一个国代商进行代理,由于国内国代商众多,且规模都比较大,很难操纵整个代理市场,因此话语权都不是很强。
对于省代商、市代商而言,由于区域的限制性分销量一般都很小,几乎没有议价权力。
就智能手机行业而言,经销商一体化的可能性很低,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并且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终端厂商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线上交易,不仅增加了资金流转速度,还减少了时间成本。
使得未来,国代商作为资金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小,也许不久的将来,国代商会从终端销售价值链中消失。
对于最终消费者而言,智能手机有着较高的性价比和运营商套餐补贴优惠,尤其是各种国产的入门级智能机和普及型智能机是广受用户好评的产品,充分满足了大众用户使用智能机的诉求;同时最终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不了解,使得最终消费者也没有讨价还价能力。
总之,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4)潜在替代品分析智能手机的替代品必须是具备与手机相同、相似功能的产品,在目前的科技发展前景中,平板电脑和手表型智能终端,将会是智能手机的潜在替代品。
但目前的国产智能手机既兼具平板电脑大屏观影等功能,又兼具手表智能终端不具备的通信上网等功能,所以这类替代品占时无法替代智能手机。
所以综上所述,潜在替代品对智能手机威胁并不大。
5)潜在入侵者分析智能手机领域是规模经济行业,经过多年的竞争该领域早已成为一片红海市场,在中国市场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必须有巨额的研发费用和宣传费用支撑,还需立全国范围内的手机分销渠道,并且必须拥有一定的相关数码产品生产经验,总体评价,进入门揽太高,难度太大。
如果新进入者不能带来创造性的变革,很难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弱。
3、国产手机厂商面对外部环境的总结通过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竞争分析,我们发现国产手机厂商所面临的情况较为复杂,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国产手机面临的优势主要是国内政策支持和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高端市场中,国产手机产商只占有较小部分份额,手机竞争白热化,利润率较低,国产手机都是大打价格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差,这对国产手机发展绝对不是好事。
二中国智能手机内部环境分析国产智能手机的SWOT分析制定合理的对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的分析基础之上。
SWOT 分析法是主要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点、竞争缺点、机遇以及威胁,从而将公司的策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联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
以下便是利用该方法进行分析国产智能手机:第一,国产智能手机的优势。
首先,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比外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更加了解国内市场环境以及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从而生产提供更符合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国产智能手机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的消费者收入大多是中等水平往往会选择价格低性能比较好的智能手机国产智能手机基本都能符合这样的条件。
最后,政府为了鼓励本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往往会给予一些优惠性政策从而提高了智能手机厂商的资金利用率和周转速度而且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能更容易与中国境内网络运营商合作。
第二,国产智能手机的劣势。
国产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主要的零部件和软件往往依靠进口,因此成本被提高,为了降低成本智能手机厂商会选择较低价格的供应商,往往手机的质量也会随之降低,销售出去的手机经常会因为一些问题被退回或经常维修;国产智能手机安全系数往往较低,容易被病毒侵袭个人隐私常常被外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虽多但是被大多消费者接受的品牌较少远远不及外国智能手机品牌山寨曾一度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大部分市场;最后,智能手机销售模式往往是厂商之间的相互模仿缺乏创新。
第三,国产智能手机的机遇和威胁。
机会:一是国产智能手机拥有巨大的需求市场,随着4G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人们更换手机的速度加快,同时农村也是一个重要和有待开发的市场;二是国家给与的优惠政策和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
威胁: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国外的智能手机品牌,相对于国产智能手机国外智能手机品牌拥有更高的知名度被更多的境内消费者认可,其次,智能手机的综合性能远远低于外国智能手机品牌,随着智能手机在国内被热捧水货手机、黑手机也随之而出现,这严重影响了智能手机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认可度同时也会影响国产智能手机的国际知名度。
最后,销售方式创新影响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和成本,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大都采用代理的方式成本较高宣传效应较低。
三国产手机厂商的发展战略(一)战略目标从整个手机产业环境来分析,在中低端领域应实施集中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在高端领域实施差异化战略。
中低端国产手机厂商要进一步实行集中化战略作细分市场,同时控制好企业成本,高端是国产手机树立核心竞争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品牌专利和品牌文化。
2016年是国产手机至关重要的一年,想要在这一年立足于手机市场并长足发展,国产手机一定要根据不同企业状况实行不同的战略。
此外,国产手机厂商可以组建战略联盟,进行战略定位。
中国手机厂商同国外手机巨头相比较还有很多不足,还显得弱小。
为了弥补单个企业实力的不足,国内手机厂商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同时国产手机厂商也应建立走出去战略,立足于国际市场。
(二)具体战略对策第一,国产智能手机的技术对策及目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决定一部智能手机能否被销售出去甚至一个企业的存亡。
根据市场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智能手机消费者比较注重的是智能手机的安全性能、待机性能、系统的兼容性等。
首先,安全性能不仅关乎个体消费者甚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安全,近期,一些外国智能手机和一些软件公司被曝出消费者信息外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鉴于此应该提高自身智能手机在安全方面的性能和大力开发属于自己的手机系统软件减少使用外国开发的智能软件及系统。
其次,智能手机的待机问题成为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关注的焦点,就连苹果、三星也难以逃脱待机时间短的问题,因此,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在提升手机外观设计的同时应加大对电池的设计开发提高待机时间。
最后,系统的兼容性往往也会困扰消费者对某一款智能手机的选择,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系统有安卓、ios、wp 等但是一部智能是难以兼容多个系统的,智能手机企业应该在此多下功夫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第二,国产智能手机的营销对策及目标。
近几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营销方式大多是价格方面的激烈竞争厂商之间的营销模式也都大致相同。
如:中国“饥饿营销”模式做的最好的为小米智能手机莫属,最初是苹果手机最先采用的战略,之后中国的小米借鉴了苹果智能手机的销售方式(饥饿营销),踩着“产品发布—公布上市日期—消费等待—销售抢购—全线缺货”的营销步伐,小米采用的是网络直销(电子渠道+物流合作分销渠道模式)小米科技旗下的电商网,小米网,只在线上售卖,物流和库存是交给凡客,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约了智能手机的成本。
其次,小米也会选择像国内其他手机品牌一样与中国运营商合作如:预存话费送手机或者购手机送话费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提升智能手机的销售量。
当然,大部分的中国智能手机企业还是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的综合销售模式,在各个手机大卖场都会设置专柜同时也会利用广告的宣传,与小米的销售模式相比成本会有所提高。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于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还是存在争议的,今天饥饿营销模式成功了明天是否还能一直成功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挑战。
营销的策划应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基础之上,充分研究顾客需求的欲望界定市场细分片,不断地衡量公司形象和顾客满意度并且不断地收集于评估新产品构思、产品改进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所以成功的营销都是以顾客为中心。
电商成为目前智能手机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因此物流成为智能手机电商的重要环节,智能手机厂商应建立高标准的服务交付时间,并始终满足这个标准。
往往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售后服务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设立售后服务点及时处理顾客所反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