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 相对数

6 相对数


某地1992年护理人员学历构成
学历 本科 大专 中专 无学历 合计
人数 99
1248 53521 18763 73667
构成比(%) 0.14 1.74 72.65 25.47
100.00
2.相 对 比
• 概念: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对比的最简 单形式。
• 计算公式:A、B两个指标,A/B(或100%) 若干倍或百分之几。 性别比、CV等。
• 当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时,如果其内部不同小 组率有明显差别,而且各小组内部构成也明 显不同 ,直接比较不合理。
标化法的方法: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校正,然 后进行比较.
标化法的计算:
1.选择标准:任意一组、两组之和、有代表性 2.计算标化率:
新旧两种疗法的标准化治预率(1)
治疗分组 成人组
(以旧疗 法组病人 构成)标 准治疗人 数
11
二、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当总观察单位数不同时:总率(平均率)的
计算不能直接相加求和 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 行. 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 间相等、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
假设检验:遵循随机抽样原则,进行差别的显著 性检验.
旧疗法
原治预率 预期治预
%
人数
新疗法
原治预率 预期治预
%
人数
100
50.0
50
50.0
50
儿童组
200
10.0
20
10.0
20
合计
300
23.3
70
36.7
70
标化率的计算过程
2020/2/26
18
新旧两种疗法的标准化治预率(2)
治疗分组
(以两组
各部分病 人之和) 标准治疗 人数
旧疗法
原治预率 预期治预
三、标准化法
什么是标准化? 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
内部结构不同的两组对象进行比较:例如A组 病情严重者多,B组病情较轻的多,但要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会怎样?
2020/2/26
14
两种疗法疗效比较
治疗 分组
成人组
治疗人数
100
旧疗法
痊愈人数
50
治愈率 %
50.0
治疗人数
200
新疗法
20
•实际的率 标准化率
1.哪个能反映实际情况? 2.标准化率的作用? 3.实际率与标化率的比较:
甲,乙两个国家,2000年的死亡水平12‰,进行年龄标化后, 甲国的死亡率20‰,乙国的9‰, 请问以下那种正确: 甲国的实际死亡率比乙国高 乙国的实际死亡率比甲国高 甲国的年龄较乙国轻 乙国的年龄较甲国轻
注意事项
1.标准不同得到的标化值不同 2.内部各小组比较时,可不标化 3.标化后的数值再不反映实际水平。
2020/2/26
22
动态数列(了解)
• 概念: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将某事物的统计指标依 次排列起来,以便于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发 展变化趋势。
• 常用指标: 1.绝对增长量: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
痊愈人数
100
治愈率 %
50.0
儿童组 200
20
10.0
100
10
10.0
合计
300
70
23.3
300
110
36.7
标化法的基本思想
• 从表中的合计看,新疗法的治愈率比旧疗法 高。但分别观察成人组和儿童组的治愈率相 同。其合计的差别之所以大,是由于两种疗 法的选择的样本人群年龄构成不同。新疗法 成人所占比例高,而成人的治愈率高,造成 总率较旧法高。要正确比较两法的疗效,需 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校正,然后进行比较。
• 概念:也叫构成指标,是指一事物内部某一 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
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 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计算公式: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 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 注意: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某一部分比重增大,则其它部分相应减少。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小复习: •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 •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量资料
基本内容
统计描述
频数分布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统计图表
统计推断 应 用
抽样误差、正常值范围 标准误 t u F检 可信区间 验
计数资料 相关与回归
频数分布 相对数及 其标准化
统计图表
rb
统计图表
u 2检验 t检验
注意:不受其它指标的影响;各率相互独立,其之和不 为1(如是则属巧合);
某地某年四种常见心血管病死亡率
病名 高血压 冠心病 恼卒中 风心病
平均人口数 172665 172665 172665 172665
死亡人数 40 11 253 38
死亡率 (1/10万) 23.2
6.4
146.5
22.0
2020/2/26
• 注意:1. 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 A、B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3. 率
概念:是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 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用以说 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小或强度。
计算公式: 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可能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100%(1000‰…)
例1.在进行某遗传病的研究中,一研究人员发现,
在该病患者中,有90%是第一个孩子,由此可见该病 的遗传与出生顺序有关---更容易遗传给第一个孩子。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例2.该县为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对卫生人
员进行培训,但是,经过1年培训,与培训前相比, 该县孕产妇的死亡率却升高,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 性。如何解释? 培训前:2000孕产妇 100/10万 ( 死亡2人) 培训后:2010孕产妇 149/10万 (死亡3人)
量(累计增长量、逐年增长量)。 2.定基比发展速度:统一某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其它
疾病统计 人口统计
主要内容
一、常用相对数 二、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三、标准化法
2020/2/26
4
• 为什么引入相对数? 绝对数的局限性.
相对数
相对数的概念:两个有联系的(数值)指标
之比。
相对数的种类:
比: 1.构成比 2.相对比
3.率
重要区别:分子、分母
2020/2/26
6
1.构成比
%
人数
新疗法
原治预率 预期治预
%
人数
成人组
300
50.0
150
50.0
150儿童组3源自010.03010.0
30
合计
600
23.3
180
36.7
180
2020/2/26
19
例2
• P52,表5.8, 先看看该表有什么不合理 的地方?
• 要对两县的胃癌死亡率进行比较,需要 进行标准化。
2020/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