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演奏《小步舞曲》教材分析《小步舞曲》作于1722年,是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非常著名的一首,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这首《小步舞曲》原曲为G大调,在课本上,移到C大调,便于使用竖笛吹奏。
原曲采用单三部曲式(ABA’)写成,课本节选了A部分乐曲。
乐曲曲调自然流畅,旋律亲切便于记忆。
乐曲分为两个声部,是一首二声部复调音乐。
二声部合奏的教学建立在学生能够熟练的分声部吹奏的基础上。
二声部合奏是本课重点。
学情分析八年级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竖笛演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乐器;我校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吹奏简单乐曲的能力,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我校学生使用的是英式八孔竖笛,指法有别于教材中的德式八孔竖笛,这个学段的学生对竖笛这件简单的小乐器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
竖笛二声部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良好听觉习惯和素养以及相互协作的人文素养。
他们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要吹奏出美妙的笛声,就必须理解音乐的感情,并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情表现在所演奏的乐器中,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学生经常这样锻炼有助于情商和理解力的提高。
课标分析《课标》中提出让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乐曲的表现,并且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日本的“器乐教学大纲”开首之语也是“通过器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忍耐力、达成感和协作力”,那么竖笛是非常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课堂乐器,本课教材中给出了乐谱和竖笛吹奏技巧,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竖笛演奏的锻炼,能多上台,敢上台,敢表演,能够不怯场,有自信,并将这种风貌展现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符合《课标》所提出的演奏要求。
通过亲身参与演奏活动,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的演奏课堂乐器,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通过二声部演奏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小步舞曲的含义。
2.高音#4的指法学习。
3.竖笛合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聆听乐曲、视唱乐谱、竖笛吹奏、视频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小步舞曲的含义和风格并能用竖笛合奏《小步舞曲》,提高学生的竖笛合奏能力。
2.通过微视频讲解,对比吹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高音#4的指法。
3.通过二声部合奏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表现力,在合作中体会音乐的和声特点,初步感受复调音乐的表现形式,体会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完成《小步舞曲》二声部的合奏。
教学难点高音#4的吹奏和训练左手拇指的灵活度,使学生熟练控制高音区零孔。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宫廷小步舞的录像片段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特别的地方——十七世纪的法国宫廷,大家仔细观察,人们都在干什么?2.了解小步舞,简介“小步舞曲”含义思考:人们在干什么?舞步有什么特点?舞曲是几拍子的?(引导从舞蹈动作的风格特点、乐曲方面谈感受)师:在举办舞会。
舞蹈的舞步小,上身的舞姿幅度不大,比较端庄典雅,有很多礼仪性的动作。
舞曲是三拍子的。
这是一种古老的三拍子舞蹈,因其舞蹈的步子小而得名小步舞。
小步舞起源于法国民间,广泛流行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宫廷及上层社会,是宫廷里的社交舞。
小步舞在上层社会的极度流行,激发了当时很多著名的的作曲家为小步舞谱写舞曲,我们把这样的舞曲叫做小步舞曲。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音乐家巴赫创作的G大调《小步舞曲》,去感受小步舞曲的魅力。
【设计意图】介绍小步舞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点,为学生演奏作品做铺垫,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舞曲风格。
(二)新课教学1.介绍作曲家——巴赫老师提问:巴赫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他是哪个时期的代表音乐家?师: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巴罗克时期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
他的作品包罗万象,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已经流失,但仍有多部被保留下来,其中就有多部小步舞曲,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巴赫1722年创作的G大调《小步舞曲》,被后人收录到《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第一首,成为所有学琴者的必弹曲目。
【设计意图】了解德国作曲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拓宽音乐视野,更好的为吹奏乐曲服务。
2.欣赏钢琴演奏视频思考:初听全曲,感受乐曲节拍、节奏、风格。
师:巴赫的这首经典的小步舞曲,一直保持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人们喜欢用各种乐器来演绎它,今天我们要用竖笛来演绎这部经典之作。
3.教师示范竖笛吹奏乐曲第一乐段第一声部(出示乐谱PPT)师:这首《小步舞曲》课本节选了A部分乐曲。
老师首先为大家范奏一遍,同学们思考: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乐谱中哪个音我们以前没有吹过?【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吹奏可以使学生熟悉乐曲旋律同时对学生吹好竖笛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4.学习高音#4的指法(出示指法PPT)教师讲解高音#4的指法。
5.观看零孔指法讲解的微视频(播放视频)师:竖笛的零孔也叫高音孔,吹奏高音mi以上的音都要将零孔打开一小半,左手拇指第一关节微微隆起,指甲滑入零孔,然后轻轻吹奏。
就可以吹出清纯的高音了。
学生吹奏高音#4。
教师用错误的气息吹奏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教师指导气息的正确运用。
(竖笛的气息会影响音准,请同学们用恰当的气息吹奏竖笛,习惯用我们的耳朵去鉴别音准)【设计意图】教师提前录制好视频,学生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正确的指法要求,加强吹奏技能,继续巩固新学指法并训练左手拇指的灵活性,熟练控制零孔。
6.听力练习对比听辩两组音“高音12 34 5”“高音12 3#4 5”,有什么不同?哪一组用到了高音#4?并指导学生吹奏。
(要注意零孔拇指的全闭、全开、半开的三种形式的结合,要做到动作灵活准确) 【设计意图】“高音12 3#4 5 ”是乐曲中的一部分旋律,有本课新内容高音#4的指法,也用到高音孔的三种状态,放在吹奏乐曲前进行教学利用了分散难点的学习策略。
7.结合乐谱练习吹奏第三第四小节,以接龙的方式学吹第一乐句。
8.采用视唱后练习指法然后演奏学吹第二第四乐句,并注意换气位置。
练指法时堵笛(竖笛口顶在下巴处,练指法竖笛不发声)。
9.老师与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学吹第一声部。
10.慢速完整吹奏高声部旋律。
11.中速完整吹奏高声部旋律,教师在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设计意图】视唱后练习指法然后演奏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音乐旋律及节奏,更好的理解作品,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竖笛吹奏。
接龙游戏可以使学习吹奏变得有趣和高效。
12.视唱《小步舞曲》低声部旋律。
13.长音吹奏练习并强调节奏和音准容易出错的小节。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指挥学生吹奏长音,注意音头吐奏和气息的均匀。
14.练习第二声部指法。
练指法时堵笛(竖笛口顶在下巴处,练指法竖笛不发声)。
15.慢速完整吹奏低声部旋律。
16.中速演奏第二声部旋律,教师用打击乐器伴奏。
17.观看《小步舞曲》竖笛合奏视频总结合奏要点并初步了解复调音乐的简化概念和吹奏要求。
(播放合奏视频)思考:合奏要点是什么?俩个声部的旋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的乐曲相比有没有不同之处?复调的简化概念:复调音乐概括的说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是俩个或俩儿以上各具相对独立意义旋律的同时进行。
复调乐曲的吹奏要求:把俩个声部都要表现清楚,尤其是低声部的旋律。
18.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慢速完整合奏《小步舞曲》,注意两个声部的速度、气息要保持一致。
(三)活动与表现1.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中速完整吹奏《小步舞曲》师:同学们,想像一下,我们回到了十七世纪的法国宫廷,人们正在举办小步舞会,邀请我们班的同学为他们奏响小步舞曲,大家愿意吗?吹奏要求:强调吹奏二声部要做到平稳自己的声部,注意俩个声部的速度要保持一致。
2.个别同学吹奏表演师:同学们演出很成功,我还想听听个别同学的声音。
哪些同学愿意上台为大家展示你的笛声?(四)拓展1.小步舞曲盛行的原因。
师:同学们休息一下,讲个故事。
“小步舞曲”这种音乐体裁的流行要托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福,这位国王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舞,所以使得这种源于法国民间的舞蹈形式开始在法国宫廷流行起来,并随着路易十四的东征西伐火遍整个欧洲。
因此当时许多的作曲家都创作过大量的小步舞曲,而且每个作曲家都赋予了小步舞曲不同的气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聆听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
2.结合演奏视频和教师竖笛表演来欣赏贝多芬的《小步舞曲》。
(播放视频)【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风格的《小步舞曲》的聆听,使学生加深对“小步舞曲”的理解。
教师随乐进行竖笛演奏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对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3.谈谈你对小步舞曲的认识。
辩特征、识体裁。
(从节奏、速度、旋律、风格几个方面总结小步舞曲的含义。
)师:“小步舞曲”不是一个音乐作品的名字,而是一种音乐体裁。
它泛指所有为“小步舞”伴奏的音乐以及衍生出来的音乐风格相像的钢琴、器乐和乐队作品,是”无标题音乐”的一种。
(五)总结虽然小步舞随着时代的变迁从舞会中消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这些小步舞曲的经典旋律,却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永远的保留了下来。
感谢音乐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些不可多得的音乐财富,像这样经典的作品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聆听优秀的经典名曲,愿音乐成为你们一生的朋友,愿美妙的笛声永远陪伴着大家。
评测练习(一)评价方案1.全班同学进行合奏表演检测学习效果。
2.个别同学进行合奏表演检测学习效果。
3.学生总结对小步舞曲的认识(节奏、速度、旋律、风格),检测对小步舞曲含义的理解。
(二)评价要点1.学生能够完成二声部的合奏,基本做到指法正确,节奏、速度、力度准确,吹奏流畅连贯。
2.学生能够从节奏、速度、旋律、风格四个方面说出小步舞曲的含义效果分析(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做到了顺势而教,顺势而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吹奏竖笛,快乐的学习音乐,完成了二声部的合奏,目标达成较好。
教学中我首先从视听下手,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后面乐曲风格的理解埋下了种子。
教学中把知识点、难点和演奏技巧渗透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分散教学难点的教学策略。
竖笛教学过程中采用聆听感受、视唱乐谱、指法练习、竖笛试奏、演奏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学习竖笛吹奏,使学生畏难情绪降低,愿意投入到竖笛学习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较轻松的学会这首乐曲的竖笛演奏,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通过欣赏教师的范奏、观看零孔的正确指法微视频、听辩音高、欣赏二声部合奏视频、竖笛接龙游戏、全班合奏、个别展示等环节,始终围绕着学吹竖笛展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充分的体验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