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机关应诉常见问题 及对策建议

行政机关应诉常见问题 及对策建议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六)配合审判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 1、不积极调解 • 2、不履行判决
三、共性问题的分析对策
• (一)更新理念,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促进作用; • 1、如何看待行政诉讼 • 2、如何看待法院的判决书所载内容
• (二)加强行政应诉机构和队伍专业化建设; • 1、加强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培训
• 2、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 (三)明确应诉工作的职责分工; • 的负责事项
(四)发挥行政复议的能动性; 1、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内部纠错功能
2、对于常见问题集中反馈
• (五)正视程序合法的重要性; • 1、注重程序细节
• 2、注重证据留存
• (六)对行政机关不履行判决、裁定的执行力度加大 修改前 第六十五条第三款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 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 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 元的罚款; (三)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 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 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四)。。。。。。 修改后 第九十三条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 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 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 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 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 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 况予以公告; (四)。。。。。。
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对行政机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明确行政首长出庭制度; • 第三条第三款 •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托 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依法应诉。
• (三)实行跨区域审判; 修改前 修改后
第十三条
第十五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 件。 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确定若干基 层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 审行政案件。
三、行政机关应诉中类型问题分析
• (二)信息公开案件
• 1、公开方法不对 • 2、法律研究不透 • 3、信息引导不及时 • 4、送达方式不合理
三、行政机关应诉中类型问题分析
• (三)行政处罚案件 • 1、实体问题 • (1)案件未查清违法行为发生具体时间; • (2)案件认定关键事实不准确,货值金额、违法所得出现计算错误。 • (3)案件缺少处罚主体资格的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复印件、当事人 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及被委托人证明材料等。 • (4)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描述简单,无法体现案件调查过程。 缺少案情、 违法事实(违法行为事件、地点、手段、情节)描述。
行政机关应诉常见问题 及对策建议
副标题
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对行政机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 (一)删去维护行政机关行使职权;
修改前 修改后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 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 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 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 (六)建立合理的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 1、建立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或者重大复杂案件出庭应诉制度
• 2、出庭应诉不走过场
• (七)加强和各级法院的沟通协调工作。 •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2、积极配合法院行政应诉案件的审理工作
四、行政机关应诉中类型问题分析
• (一)征地拆迁案件 • 1、实体问题
三、行政机关应诉中类型问题分析
• 2、程序问题
• (1)案件证据薄弱。 • (2)案件提取的实物证据或复印件无提供人或当事人的签字确认。 • (3)违法经营现场或涉案物品的照片没有文字说明,未经当事人确 认。 • (4)调查笔录中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名时无注明日期。 • (5)案件相关手续的签署时间前后颠倒。 • (6)案件未履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或者符合听证的要求却未告 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或者未见当事人签署的《送达回证》。 • (7)案件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给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期不足3天。 (8)无当事人放弃听证或陈述申辩的证明。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一)行政应诉能力普遍薄弱
• 1、机构设置不健全
• 2、队伍建设不到位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二)应诉工作中还存在职责不清现象 • 1、行政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与法制部门 • 2、区县政府法制部门与下级局、委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三) 行政复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五)起诉期限延长至六个月; 修改前 第三十九条 修改后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 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 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 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 除外。
• (四)复议维持共同告; 修改前 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 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 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 被告。 修改后 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 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 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 是被告。
• • 原行政行为 •
存在问题
复议
维持
没有问题
复议
维持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四) 重实体,轻程序问题较为突出 • 1、“只要实体正确、程序对错无所谓” • 2、“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去做了,仍然败诉”
二、行政机关应诉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 (五)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低 • 1、有其他工作安排,不出庭 • 2、无其他工作安排,也不出庭
• (1)征收补偿的主体错误
• (2)补偿出现漏项 • (3)补偿决定书中没有给予被征收人补偿方式选择权
四、行政机关应诉中类型问题分析
2、程序问题 (1)评估机构选择出现问题(应当由被征收人)
(2)评估报告没有向当事人送达(仅通过张贴公告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 将当事人房屋应当补偿多少数额公示出来)
(3)在强制拆除房屋时,没有将屋内物品清运出来,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并移交给当事人本人
谢 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