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课时河流侵蚀地貌
教学目标:
1、理解河流侵蚀类型及对河谷形态的影响;
2、河谷演变的过程;
3、理解并区分凸、凹岸。
重点:河流侵蚀地貌形成和发育过程
难点:弯道环流;河谷的形成过程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法;
学情分析:涉及探究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需要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合作探究需要认真解读材料和图片,发现问题,提出见解,汇集智慧。
本班学生,只要是需要动脑筋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不爱思考和钻研,少数学生在思考,小组合作探究难以形成氛围;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弱,不敢发言的原因之一。
教法:为了使教学过程流畅自然,需要把问题设计好,学习素材准备充分,那块由学生自主完成,那快需要小组集体完成,那块由老师主讲?如何组织好课堂,采取哪种形式完成,效果更好?难度较大的内容,老师应该保持轻松的氛围。
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想好衔接性、总结语言。
一、河流侵蚀类型
1、溯源侵蚀
2、下蚀
3、侧蚀
二、河谷的演变
初期: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深而窄V
中期:侧蚀加强连续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S 成熟期:侧蚀加强宽而浅槽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