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及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及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及答案**学院试卷200—200学年第学期期实验理论试卷课程名称:生理学使用班级:医本考试形式:开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积分复分得分签名1、纠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在离体蛙心灌流的实验中,在心室舒张期将插管插入心室,在收缩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

在任氏液中加入1%的氯化钾50-100ul,心脏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

(4分)(2)在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实验中,加入1%的氯化钙0.3毫升,小肠收缩幅度加大,基线升高,是因为加入氯化钙,使胞浆内钙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加引起的。

(2分)(3)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2分)(4)外周血管中占主要成分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β型;(2分)(5)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可使血压升高,尿量增加。

(2分)(6)心电图中如果最大P-R间隔和最小P-R间隔相差小于0.12s,称为窦性心率不齐。

(2分)(7)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幅度、时程正相均小于负相。

倒置神经干后动作电位幅度将增大。

(2分)(8)静脉注射温热生理盐水20ml,仅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使尿量增加。

(2分)(9)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通过增加循环血量引起尿量增加,尿糖阳性。

(2分)(10)静脉注射速尿通过抑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增多。

(2分)(11)当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刺激频率逐渐增加时,骨骼肌出现强直收缩,是因为伴随每次刺激出现的肌肉动作电位发生了融合。

(2分)(12)当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大,是因为支配骨骼肌的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分)(13)在蛙心灌流实验中,每一个实验项目中蛙心插管内灌流液的液面高度保持恒定,是因为可以保证对心脏的营养作用。

(2分)(14)动物实验中,在兔子气管插管上接一根0.5~1.0m长的橡皮管,其呼吸变弱,因为其呼吸受到抑制。

(2分)(15)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的传出神经,所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呼吸频率加快。

(2分)2、有一未知药液可引起小肠收缩幅度加大,基线升高,如果事先加入阿托品,再加此药,小肠基本无反应,设想此药液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为什么?(2分)3、体重2.5Kg的家兔,20%氨基甲酸乙酯按10ml/Kg体重静脉麻醉,行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

观察记录:(1)夹闭一侧颈总动脉10s的血压变化;(2)用电脉冲刺激左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的血压变化;(3)注射阿托品后,再用电脉冲刺激左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的血压变化。

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法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并纠正(6分)参考答案:1、纠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在离体蛙心灌流的实验中,在心室收缩期将插管插入心室(1分),在舒张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尖(1分)。

在任氏液中加入1%的氯化钾50-100ul,心脏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最后可停搏于舒张期。

(2分)(2)在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实验中,加入1%的氯化钙0.3毫升,小肠收缩幅度溶液,细胞内外Ca2+浓度差加大,Ca2+加大,基线升高。

机制是灌流液中加入CaCl2内流增加,肌浆中Ca2+浓度升高,Ca2+与钙调蛋白结合增加,收缩幅度增大;同时Ca2+内流增加,自律性增高,收缩频率加快。

平滑肌中无肌钙蛋白。

(2分)(3)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通过减压反射,反射性使心率减慢(2分)(4)外周血管中占主要成分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为α型;(2分)(5)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可使血压降低,尿量减少。

(2分)(6)心电图中如果最大P-R间隔和最小P-R间隔相差小于0.12s,称为窦性心率不齐。

(2分)(7)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幅度正相均大于负相、时程正相小于负相。

倒置神经干后动作电位形状基本不变。

(2分)(8)静脉注射温热生理盐水20ml,不仅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使尿量增加。

其机制主要是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导致血浆蛋白浓度相对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其次是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使回心血量增加,可刺激心肺感受器,抑制血管升压素释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分)(9)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糖阳性。

因为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使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内含大量的葡萄糖,故尿糖阳性;同时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对抗水分的重吸收,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尿渗透压变化不大。

(2分)(10)静脉注射速尿,引起尿量增多。

机制是速尿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Cl (Na+-K+-2Cl-同向转运)的主动重吸收,破坏外髓高渗,使尿液不能浓缩,故尿量增加。

(2分)(11)当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刺激频率逐渐增加时,骨骼肌出现强直收缩,是因为伴随每次刺激出现的肌肉收缩活动发生了融合,而动作电位不会发生融合。

(2分)(12)当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大,是因为一条坐骨神经干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的。

随着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加,有较多的神经纤维兴奋,肌肉的收缩反应也相应逐步增大,当阈上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值时,神经中所有纤维均产生兴奋,此时肌肉做最大的收缩。

所以在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分)(13)在蛙心灌流实验中,每一个实验项目中蛙心插管内灌流液的液面高度保持恒定,是因为可以保证对心脏的前后负荷保持不变。

(2分)(14)动物实验中,在兔子气管插管上接一根0.5~1.0m长的橡皮管,其呼吸变强,因为增大无效腔,肺泡气体更新率下降,动脉血PCO2的升高,PO2降低。

故呼吸加深加快。

(2分)(15)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的传出神经,所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加深减慢。

(2分)吸气时,肺牵张反射的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通过吸气切切断机制使吸气神经元抑制,吸气停止,转为呼气。

试验中切断迷走神经后,冲动不能传到中枢,吸气不能及时转为呼气,吸气过深过长。

故呼吸加深减慢。

2、有一未知药液可引起小肠收缩幅度加大,基线升高,如果事先加入阿托品,再加此药,小肠基本无反应,设想此药液中可能含有M-受体激动剂。

因为阿托品是M-受体的拮抗剂(2分)3、体重2.5Kg的家兔,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体重静脉麻醉,行左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

观察记录:(1)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s的血压变化;(2)用电脉冲刺激右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的血压变化;(3)注射阿托品后,再用电脉冲刺激右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的血压变化。

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法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并纠正(6分)生理实验操作考项目和评分标准1.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法:要求:(1)从抓法开始到注射正确剂量麻醉药每公斤5毫升,动作规范、熟练、一次成功。

(2)抓法:以右手抓住其颈背皮肤(不能抓两耳),轻轻把动物提起,迅速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动物体重心要落在抓取者的左掌心上,以免损伤动物颈部。

(3)耳缘静脉注射法:位置兔耳背外侧缘;动作要领:找准静脉位置,暴露清楚,注射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拇指和小指夹住耳缘部分,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作垫,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角度20度刺入静脉后水平进针约1.5厘米,左手固定针头,往里推注麻醉药,先快后慢。

评分标准:A、20分:方法正确,动作熟练,一针成功。

B、18分:方法正确,比较熟练,一针成功。

C、16分:在抓法和注射法上有一处错误,注射成功。

D、14分:在抓法和注射法上有两处错误,注射成功。

E、12分:在抓法和注射法上有两处以上错误,或注射两次以上才成功。

F、11分以下:在抓法和注射法上有多处错误,并且注射不成功。

2.家兔迷走神经分离法:要求:(1)从麻醉固定好的家兔颈部找出右侧迷走神经,并剥离干净,分离后穿线备用。

(2)动作要领:颈部备皮――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筋膜)――颈部肌肉(胸骨乳突肌和胸骨舌骨肌)――气管――右侧颈总动脉鞘――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分离评分标准:A、 20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熟练,器械使用正确,剥分离干净。

B、 18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比较熟练,器材使用正确,剥分离干净。

C、 16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一般,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剥分离干净。

D、14分:解剖层次欠清楚,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剥分离干净。

E、 12分:解剖层次不清,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使用上有多处不妥,剥分离干净。

F、 11分以下:解剖层次不清,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上使用上有多处不妥,没有找到迷走神经。

3.家兔气管插管术:要求:(1)从麻醉固定好的家兔颈部找出气管,在甲状软骨下缘0.5――1厘米处作一个倒T切口,将气管插管由切口处向胸腔方向插入并用粗线结扎。

(2)动作要领:颈部备皮――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筋膜)――颈部肌肉(胸骨乳突肌和胸骨舌骨肌)――气管――甲状软骨下缘0.5至1厘米处两软骨环之间作一个向头端的倒T切口――向胸腔方向插入气管插管――结扎插管。

评分标准:A、20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熟练,器械使用正确,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B、 18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比较熟练,器材使用正确,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C、 16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一般,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D、14分:解剖层次欠清楚,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E、 12分:解剖层次不清,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使用上有多处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F、 11分以下:解剖层次不清,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上使用上有多处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不正确。

4.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术:要求:(1)从麻醉固定好的家兔颈部找出左侧颈总动脉,分离鞘膜,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将动脉剪一斜口,动脉插管由剪口处向胸腔方向插入并用线结扎,固定。

(2)动作要领:找出颈总动脉――钝性分离鞘膜――动脉下穿线备用――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两端的距离尽可能长)——用左手小指托住动脉——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将动脉剪一斜口(约为管径的1/3或1/2)——动脉插管由剪口处向胸腔方向插入并用线结扎,固定。

评分标准:A、20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熟练,器械使用正确,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B、18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比较熟练,器材使用正确,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C、16分:解剖层次清楚,动作一般,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D、14分:解剖层次欠清楚,动作不熟练或在器材使用上有不妥,插管位置和方法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