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例题(供参考)单项选择题?1.每年(C)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1.5分)?A.12月3日?B.12日1日?C.4月15日?D.5月19日2.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是(B)(1.5分)?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3.根据国家安全法,负责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的,发布动员令的是(C)(1.5分)?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4.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B)(1.5分)?A.国家教育体系?B.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C.高效教育体系?D.社会化教育体系5.下列情况中,属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是(D)(1.5分)?A.某科研所办公室主任张某得知同事王某在办公室上网的时,给外国人发送本单位资料,由于害怕单位名誉受损,未向国家安全机关及时报告。
?B.刘某系某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后,滞留不归。
?C.蔡某在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专门工作时,阻扰现场调取证据。
?D.陈某将自己的住所提供给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使用。
6.新国家安全法于何时实施(C)(1.5分)?A.2014年11月1日?B.2015年4月15日?C.2015年7月1日?D.2015年11月1日7.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D)为根本。
(1.5分)?A.人民安全?B.经济安全?C.社会安全?D.政治安全8.以下关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C)(1.5分)?A.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政权、主权、人民利益不受侵犯。
?B.国家安全指的是一种绝对安全。
?C.国家安全是一种相对状态和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D.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没有处于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事态。
9.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A)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1.5分)?A.科技?B.技术?C.知识产权?D.网络10.国家建立(C),就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会商研判,提出意见和建议。
(1.5分)?A.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机制?B.部门、地区协同联动机制?C.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D.国家安全决策机制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经(D)通过的。
(1.5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国务院常务会议???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反间谍法》的立法依据是(B)。
(1.5分)?A.刑法?B.宪法?C.刑事诉讼法?D.全国人大的决议13.主管反间谍工作的机关是(A)。
(1.5分)?A.国家安全机关?B.公安机关?C.国务院?D.中央政法委14.《宪法》确定的人权原则在《反间谍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下列哪一条规定是人权原则的直接体现。
(B)(1.5分)?A.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只能用于反间谍工作。
?B.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C.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D.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侵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15.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B)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1.5分)?A.调阅?B.调取?C.复印?D.复制16.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C)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1.5分)?A.免费乘坐?B.直接征用?C.优先乘坐?D.申请使用17.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C),不得拒绝。
(1.5分)?A.坦白交代?B.尽量配合?C.如实提供?D.酌情说明18.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专用间谍器材由(A)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1.5分)?A.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B.特种器材鉴定中心?C.公安部?D.工商总局19.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职责,适用(A)的有关规定。
(1.5分)?A.反间谍法?B.刑法?C.刑事诉讼法?D.国家安全法20.《反间谍法》于(B)起施行。
(1.5分)?A.2014年12月4日?B.2014年11月1日?C.2015年1月1日?D.2015年2月22日21.下面哪一条没有正确体现《反间谍法》的程序要求。
(A)(1.5分)?A.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未出示相应证件就要求查验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
?B.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有关场所、单位。
?C.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D.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22.根据《反间谍法》第12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间谍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D)措施。
(1.5分)?A.勘察?B.调取?C.讯问?D.技术侦察23.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依法查封、扣押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拒绝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对此项查封、扣押应该怎么处理。
(B)(1.5分)?A.没收?B.及时解除?C.变更?D.及时调整24.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请海关、边防等检查机关对有关人员和资料、器材(A)。
有关检查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1.5分)?A.免检?B.适度检查?C.免税?D.协助运输25.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反间谍工作需要,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C),指导有关部门落实反间谍技术防范措施,对存在隐患的部门,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进行反间谍技术防范检查和检测。
(1.5分)?A.反间谍技术侦察标准?B.反间谍技术保卫标准?C.反间谍技术防范标准?D.反间谍技术侦查标准26.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下列哪些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D)(1.5分)?A.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及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
?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
?C.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行为。
?D.以上行为均包括。
27.有权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机构是:(D)(1.5分)?A.公安部?B.国家安全部?C.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D.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28.恐怖事件发生、发展和应对处置信息,由恐怖事件发生地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的恐怖事件,由指定的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A)(1.5分)?A.省级??B.地市级?C.设区的市级?D.县级29.检验检疫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涉嫌恐怖活动物品的,应当依法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
(C)(1.5分)?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安全机关。
?D.当地人民政府。
30.地方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建立跨部门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对重要的情报信息,应当报告,对涉及其他地方的紧急情报信息,应当及时通报相关地方。
(A)及时向(1.5分)?A.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B.当地人民政府?C.上级公安机关?D.上级国家安全机关多项选择题?1.制定国家安全法的目的有哪些?(ABCDE)(2分)A.维护国家安全B.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E.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维护国家安全,应当(ABCD)(2分)?A.遵守宪法和法律?B.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C.尊重和保障人权?D.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3.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ABCD)(2分)?A.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的行为?B.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C.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D.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4.以下属于国家安全审查的有(ABCD)(2分)?A.外商投资?B.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C.关键技术?D.网络信息技术服务5.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BD)(2分)?A.黑恶势力?B.恐怖主义?C.外来宗教?D.极端主义6.(ABCD)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2分)?A.一切国家机关?B.武装力量?C.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D.各企业事业组织7.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依法行使(ABCD),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2分)?A.侦查?B.拘留?C.预审?D.执行逮捕8.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有权查验(ABCD)身份证明,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询问有关情况。
(2分)?A.中国公民?B.外国人?C.无国籍人?D.港澳台居民9.《反间谍法》大大强化了对人权的保障,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具体体现在下列(ABCD)条款之中。
(2分)?A.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B.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只能用于反间谍工作。
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C.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D.因反间谍工作需要依法使用有关工具、场地、建筑物的,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依照规定支付相应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补偿。
10.下列属于公民、组织既是在履行《反间谍法》规定的法定义务,也是在履行《宪法》义务的是(ABCD)。
(2分)?A.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B.配合反间谍工作?C.依法及时报告发现的间谍行为?D.保守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11. 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AD)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
(2分)?A.优先使用?B.依法征收?C.无偿使用?D.依法征用12. 国家安全机关对查验中发现的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应当首先责令其整改;对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