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框架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框架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6 拆模次序及安全关键点的控制
4.6.1拆模次序
(1)模板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
(2)架体拆除从上至下顺序拆除。
4.6.2安全关键点的控制
本模板支撑工程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如下:
(1)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支架)构件质量和搭设过程;
严把材料关,构件有出厂合格证及构件强度试验报告,搭设过程加强管理,实行实名制操作,操作人员同时也是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支架监测人员。
(2)专业性检查:由项目部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4)模架、模板安装牢固,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檩骨要撑紧或用拉杆拉紧,浇注中不得位移;
(5)每次立模用全站仪放样,各部偏差不得超出下表允许偏差值详见表4.4;
表4.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 Nhomakorabea高±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2014-12-25
6
附属工程
2015-1-1
2015-2-10
3.2劳动力计划
组织较为熟练的工人完成本框架桥脚手架及模板的搭设、安装和加固等施工任务,
劳动力计划详见表5。
表5 模板支撑架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安全总监
1
2
专职安全工程师
1
3
专职安全员
2
5
架子工
10
6
模板工
8
7
普工
10
合 计
32
4.施工工艺与技术
5.1.4安全教育措施
(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和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事故是血写的教训,通过有针对性、生动鲜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员工印象深刻,牢记不忘。
(9)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10)可调底托及可调顶托丝杆与调节螺母咬合长度长度不、少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
2.3施工布置图
(1)框架平面布置图(图2.3-1)
图2.3-1框架平面布置图
(2)框架立面布置图(图2.3-2)
图2.3-2框架立面布置图
(3)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
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不大于4.5m;
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0~600之间,斜杆每步与立杆扣接。
(4)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顶端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外。
(5)模板下方放置次楞与主楞,次楞与主楞按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支架立杆上端采用U形托撑,支撑在主楞底部。
4.3.3竹胶板
参照产品试验性能参数
规格 ,弹性模量E=8000N/mm2,承压抗拉强度设计值fm=8.0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
4.4 施工工艺技术
(1)模板、楞、拉杆等按设计尺寸进行预加工
(2)顶板模型预留拱度,预拱度中间最高处为20mm,两边缘为0;
(3)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在浇注前,模板先湿润,并刷隔离剂;
回转半径i=1.58cm,截面模量W=5.08cm3,截面惯性矩I=12.19cm4。
4.3.2方木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附录二2.5.1木结构计算用表采用。
方木采用红皮云杉,截面尺寸 ,弹性模量E=9000N/mm2,承压强度设计值f=10N/mm2,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fm=8.0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
剪刀撑采用Φ48×3.5mm普通钢管,其与立杆和横杆的连接方式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剪刀撑钢管通过位置的立杆均用扣件连接牢固。
外架采用Φ48×3.5mm普通脚手管,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00mm×12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剪刀撑采用外架采用Φ48×3.5mm普通脚手管
小里程端设置门洞供车辆通行。门洞净宽4m、净高5m。门洞从上至下分别为钢板底模、Φ48mm碗扣立杆、横向分配梁(I14工字钢)、纵梁(I36a工字钢)、钢管立柱 、防撞墩(1m×1m钢筋混凝土)。
#########标
#####框构中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施工图设计
2、《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752-2010
(2)边、中墙模板对拉杆;
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重点控制数量是否安装够,蝴蝶卡安装是否加设垫片,螺栓是否拧紧,拧紧程度是否一致。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5.1.1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图5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
5.1.2安全管理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和落实。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部各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在公司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班组签定的经济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指标,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做到赏罚分明。
支架结构立面图见图4.2.1-1所示;支架结构平面图见图4.2.1-2所示。
图4.2.1-1:支架及门洞立面图
图4.2.1-2:支架及门洞平面布置图
4.2.2模板、支撑细部构造
(1)顶托与主、次楞、底模构造大样见图4.2.2-1;
图4.2.2-1:顶托与主、次楞、底模构造大样图
(2)边、中墙模板支撑构造大样见图4.2.2-2;
(2)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本工程严格按省、市安监部门要求配备足量的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详细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3)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
图4.2.2-2:边、中墙模板支撑构造大样图
4.3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4.3.1碗扣式钢管支架钢管截面特性
根据JGJ166-2008规范附录B及表5.1.6采用:
外径 ,壁厚t=3.5mm,截面积A=4.89cm2,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
外观质量满足要求;
可调底托及顶托材质及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满足要求;
4.5.3模板支架的验收
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建指安质部、施工单位安全、质量、技术人员,监理单位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5.4重点验收内容
支架的间距(60cm×60cm)、步距(120cm)、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5m)的搭设是否符合方案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3.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表3.1 工期安排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1
施工准备
2014-10-05
2014-10-15
2
桩基础
2014-10-16
2014-10-22
3
基坑及垫层
2014-11-1
2014-11-10
4
底板
2014-11-11
2014-12-5
5
边墙及顶板
2014-11-28
4.1总体施工顺序
因###路为地方19路、133路公交车及附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且场地限制无法改移道路,为保证聊城路畅通,底板需分幅施做。总体施工顺序为:小里程侧底板→大里程侧底板→墙身及顶板。施工顺序如图4.1所示.
图4.1 施工顺序图
4.2模板支架构造设置
4.2.1支架构造设置
框架内架结构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撑,承重支架由立杆、横杆、立杆可调顶座等组成,上属构件所用钢管均为Φ48×3.5mm,可调托撑用KTC-60,剪刀撑采用Φ48×3.5mm普通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为600mm×6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
4.5模板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4.5.1进入现场的构配件
应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1)主要构配件的产品标识及产品合格证;
(2)供应商配套提供的钢管、零件、铸件、冲压件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4.5.2构配件检查重点
钢管壁厚3.5m,偏差在0~+0.25mm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