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带宽=存储器时频率X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8
如PC133 的SDRAM 的带宽如下:133Mhzx64bit/8=1064MB/s 有一些电脑发烧特别针对显卡的显存提出了一条计算公式;显存的带宽=帧缓冲带宽+贴图纹理带宽+Z 缓冲带宽,这
已经是比较专业化的算法了,孝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公式除特别指出的外,均为理论数值
二、总线带宽的计算公式总线带宽=存储器时钟频率>存储器数据总位数/8
女口:PCI总线带宽=33MHz X 32bit/8=133MB/s,AGP X总线的带宽为66Bit/8=528MB/s 理论上来说,AGP N X的带
宽就是528/sxN 。

三、显示器带宽计算公式
显示器带宽(MHz)=(每条水平扫描上的像素个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公式中括号里即为显示器的标称分辩率,所以在分辩率一定的情况下,当显示器的刷新有少许的提高,它的带宽就是要提高相当多。

在实际中,计算分式加上了一个系数 1.35,这是因为水平扫描的图素的个数和行扫描频率要比理论值高一些,即:显示器带宽(MHz)=1.35 X(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像素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四、A DSL的网络传送数据速度计算公式上/下行速度(Mbps)=信道数X每个信道采样值位数X调制速度
ADSL有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以每赫兹传送15bits(位)数据,调制解调速为4KHz,所以ADSL的理论上行速度为25X15X4KHz=1.5Mbps ,而理论下行速度为249X15X 4KHz=14.9Mbps 。

五、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
非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 (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数、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因PC机中每扇区容量为512字节,所以硬盘容量的
具体计算公式为:总容量(字节数)=512X 磁头数X 柱面数X 每磁道扇区数。

例如,系捷ST38420A 硬盘的磁头数为16、柱面数为16383、每磁道扇区数为63,则其总容量的计算方法为:
512X16X16383X63=8455200768 字节=8455200768/1024/1024/1000=8.06GB (lKB=1024B 、1MB=1024KB 、
1GB=1024MB ))总容量(字节数)=512 X磁头数X柱面数X每磁道扇区数
其中乘以512 这个数是因为每扇区量为512字节,从上面可以看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

硬盘分区成整数的计算公式:如分nG:(n-1)*4+n*1024 ;如分10G,要输入(10-1)*4+10*1024=10276
六、其他
其他的如Athlon XP 处理器采用了PR 标称方式,以官方公开的Athlon XP 处理器标称频和实际频率的转换计算公式为准即:
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过的最大总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

从表面上看,只需用行
频乘以水平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带宽。

但实际上,电子枪在扫描时扫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均高于理论值,这样才能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使图像四周同样清晰。

水平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80 %,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 %,所以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水平分辨率/0.8 X垂直分
辨率/0.93 X场频。

或带宽=水平分辨率X垂直分辨率X场频X 1.344。

例如:在1024 X 768@85Hz 的模式下,带宽为1024 X 768X 85
X 1.344=89.84199868mhz 。

带宽的值越大,显示器性能越好。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

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的性能。

它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cpu,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 的,8 个 2 进制bit 相当于 1 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 ,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dr 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 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
ddr266, 运行频率为133mhz ,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 ddr333, 运行频率为166mhz ,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
ddr400, 运行频率为200mhz ,带宽为200*2*64/8=3200mb/s=3.2gb/s 所谓双通道ddr ,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 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 内存可以达到128-bit 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因此双通道ddr266 的带宽为133*2*64/8*2=4200mb/s=4.2gb/s
双通道ddr333 的带宽为166*2*64/8*2=5400mb/s=5.4gb/s 双通道ddr400 的带宽为200*2*64/8*2=6400mb/s=6.4gb/s
关于瓶径问题:
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称前端总线(fsb),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其采用q/p总线技术,fsb=cpu夕濒*4,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 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b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p4c、p4e 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 6.4gb/s,对于amd的主流平台,其采用ev6总线技术,fsb=cpu 外频*2,对于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对应的fsb分别为266,333,400,数据带宽分别为2.1,2.7,3.2gb/s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如果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于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该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
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应该使用ddr400或双通道ddr200以上,p4b和c4d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应该使用ddr533或双通道ddr266以上,p4c、p4e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6.4gb/s,应该使用双通道ddr400以上,对于amd的主流平台,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应该分别使用ddr266,ddr333,ddr400,在这个平台上没必要使用双通道内存
基本的操作符有:“非”(?)、“与”(人)、“或”(V)、“条件”(T)以及“双条件” (?)。

非”是一个一元操作符,它只操作一项(? P)。

剩下的是二元操作符,操作两项来组成复杂语句(P A Q, P V Q, P T Q, P ? Q、。

注意,符号“与” (A)和交集(Q)或”(V)和并集(U)的相似性。

这不是巧合:交集的定义使用“与”,并集的定义是用“或”。

这些连接符的真值表:
ip Q |?P P A Q P V Q IP T Q P ? Q
!T T F !T T!T!T
I - l-_ L-------------------- I ----------- :一——」
II l| r i
IT F F IF T IF IF
!F T T !F T!T!F
I . : . I ___l!__ ;___ L _____ ______
i 0 n i i r i
|F FT _|F_ _ F T _」T _ I
为了减少需要的括号的数量,由以下的优先规则:?高于A,A高于V,V高于T。

例如,p V Q A ? R T S是(P V(Q A (? R))
T S的简便写法。

微机系统有七种基本的寻址方式:
1. 操作数作为指令的一部分而直接写在指令中,这种操作数称为立即数,这种寻址方式也就称为立即数寻址方式。

2. 指令所要的操作数已存储在某寄存器中,或把目标操作数存入寄存器。

把在指令中指出所使用寄存器(即:寄存器的助忆符)的寻址方式称为寄存
器寻址方式。

3. 指令所要的操作数存放在内存中,在指令中直接给出该操作数的有效地址,这种寻址方式为直接寻址方式。

4.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用SI、DI、BX和BP等四个寄存器之一来指定,称这种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5.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其有效地址是一个基址寄存器(BX、BP)或变址寄存器(SI、DI)的内容和指令中的8位/16位偏移量之和,称为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6.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其有效地址是一个基址寄存器(BX、BP)和一个变址寄存器(SI、DI)的内容之和。

称为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7.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其有效地址是一个基址寄存器(BX、BP)的值、一个变址寄存器(SI、DI)的值和指令中的8位/16位偏移量之和,称为相对
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