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养殖技术一、缢蛏养殖主要产品1、肥水产品1)蛏贝宝:在贝类整个养殖周期中都可用且安全性高,在高温期由于化肥的不可控性因素,其是养殖户在高温期肥水的首选,配合氨基酸、微生物使用效果更佳,其含有硅藻藻种,能定向培养硅藻,也可被虾、贝直接滤食,使用前用池塘水浸泡两个小时再全池破晒,每袋用于20亩水面,可酌情增加。
2)硅藻旺:作用同蛏贝宝,每大袋用于30亩。
3)海宝:作用同蛏贝宝,每袋用于15亩。
4)贝乐液:主要成份为氨基酸,起到润藻肥水的作用,可提高养殖动物抗应激能力,卖点为;可激活硅藻的生长与繁殖。
5)氨基酸营养液:肥水,为养殖动物直接提供营养,提高活力和抗应激能力。
卖点,价格便宜。
2、杀青苔药1)青苔粒粒杀:颗粒型青苔药,立体定位杀青苔,直达根部。
在青苔严重的池塘配合粉剂使用,其沉降性不好,使用时混合泥土用塑料密封两个小时再施。
2)青苔克星:粉剂杀青苔药,每袋用两亩,选择晴天使用效果更佳,对处理浓黄绿色水质效果不佳。
其溶解性欠佳,在兑水时,需先装水再缓慢倒入药且需及时搅拌。
卖点;进口原料,安全性高。
3、改底产品1)海博士底改:海水专用底改,除底发黑及粘液上效果好,同复合芽孢杆菌使用降亚硝酸盐效果明显。
卖点:海水专用、对蛏眼不开效果明显。
2)底改王:同海博士底改。
3)速效底改:卖点,三合一、常用于淡水虾蟹塘。
4、解毒产品1)海得宝贝:海水专用型,解毒功能,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刚进新水的养殖塘,由于海水污染,刚进海水含有化工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易导致缢蛏慢性死亡和蛏眼不开及其他应激反应;杀青苔后,由于杀青苔药对贝类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在青苔已经杀死后使用解毒产品;有害藻类(甲藻、蓝藻、三毛金藻)爆发及死亡后使用,本产品可解藻类中毒,减少死亡量;缢蛏长时间不开眼,当池塘中每种化学物质超标不适宜缢蛏生长时,其属于有机酸可中和有害物质;降低PH,在养殖前期,通常PH偏高,由于其成份主要为有机酸,降PH效果较明显。
2)解毒活水素;淡水虾塘使用较多,能解毒抗应激且能治水浑,其主要成份为有机酸可降PH且能调节水质。
3)解毒护水安;在海水中,其配合博士2号用于降解亚硝酸盐、氨氮,其络合作用也较好,常用于水浓、粘稠度大的水体。
5、微生物产品1)EM调水王:效果好,老产品,对黑色、酱油色、发红水质都有一定效果,经常使用可以减少有害藻类爆发,配合肥水产品使用,可提高肥水效果,能降解池塘中亚硝酸盐、氨氮。
使用时选择晴朗天气效果更佳,通常每桶用于6亩。
2)复合芽孢杆菌:真空包装,含菌量高,降亚硝酸盐效果明显,通常配激活、底改、粒粒氧使用。
用前和激活同时浸泡两个小时以上。
使用时避免缺氧的发生,应选择晴朗天气。
此产品瘦水效果不佳。
3)超能菌一号:含菌量高,主要用于水质透明度低、藻类多的池塘,通过菌类的大量繁殖,竞争藻类营养。
低剂量使用可调水肥水。
瘦水每瓶用3亩,调水每瓶用6亩。
6、消毒剂产品1)颗粒二溴海因:颗粒型,直接抛洒。
消毒改底双重效果,治疗烂足烂管效果明显。
每千克用5亩,蛏板可少量投药。
2)二氧化氯:一般性消毒,安全性不好,使用时先装水,后放药,放药时同时需搅拌。
用于平时消毒和治疗细菌病。
对藻类有一定得杀灭作用,可降解部分氨氮、亚硝酸盐。
3)海得克毒:主要成份聚维酮碘,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都有一定效果,主要用于虾蟹疾病。
通常连续使用两次,治疗才彻底。
选择晴天用,效果更佳。
7、内服产品1)恩罗沙星:用于治疗沙光鱼出血病、肠炎,通常伴饲内服,外配合消毒剂同时使用。
2)诺氟沙星:主要治疗细菌性肠炎,对其他细菌性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伴饲内服3)大蒜素:抗菌、解毒,用于肠炎,肝病。
4)维 C:抗应激,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对疾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在虾蟹饲料中常添加Vc,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8、抗应激产品1)应激安:泼洒型Vc,易溶于水,优点在于不用伴饲内服,特别适合于疾病后期(不能摄食)及贝类生病时。
2)氨基酸营养液:同上9、杀虫产品1)纤毛净:粉剂型,主要成份为七水硫酸铜,使用安全,杀虾蟹纤毛虫效果好,生产上常用换算公式;n亩*667*平均水深(米)*1.3/500=X袋2)阿维菌素:用于杀灭多种寄生虫及浮游动物,对裸赢蜚效果不佳,贝类塘使用较少。
二、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青苔难杀:缢蛏养殖塘青苔难杀前期主要是水温低,水温低导致药效低、肥水难,从杀灭和抑制青苔生长上都起不到最佳效果。
再就是药量上无法掌握;药量一旦过大就会对缢蛏造成影响,药量就杀不死并产生耐药性。
目前杀灭青苔最好的方法就是;青苔克星(粉剂)泼水+青苔粒粒杀(颗粒)立体施药到青苔积聚处根部,在施药后3天后用生物肥肥水,有条件的可使用腐植酸(使水色改变,阻止青苔的光合作用),提高水位。
2、肥水难:养殖前期主要原因是水温低、贝类滤食量大、青苔、消毒剂大量使用,养殖后期主要是泥皮、青苔及前期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肥水难。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水温低时建议多用生物肥,配合氨基酸,在施肥水产品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浸泡时时间稍稍长点,在没有青苔的情况下可降低水位,有利于水温的快速回升;当贝类滤水量大时,尽量不在蛏板位置及贝类栖息处施生物肥,避免生物肥在没发挥肥水作用前被贝类滤食掉,这种情况通常施生物肥在环沟位置。
当消毒剂及杀青苔药使用过多时,可先换掉部分水,再使用海得宝贝解毒,然后再用生物肥肥水;当水透明度低(藻类少)、水浑浊时,可先用解毒护水安或者活水解毒素来澄清水质,使藻类能够得到阳光的照射,再用生物肥肥水,配合微生物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当出现泥皮时(一般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先除泥皮再肥水,目前泥皮有两种情况,黄泥皮和绿泥皮,黄泥皮通常用底改处理,绿泥皮通常用青苔药杀后再用底改。
3、PH高:通常使用酸性产品,如海得宝贝,果酸解毒王,解毒活水素。
用青苔药后也有一定效果。
4、不利藻类的处理:前期的双鞭裸藻、单鞭金藻、小球藻。
缢蛏养殖前期,缢蛏在3公分以下,属于被动滤食,由于双鞭裸藻和单鞭金藻运动速度快,不能被缢蛏所滤食,当这两种藻类占主要时,就影响缢蛏的生长了。
小球藻主要是引起水质过浓,藻类过多后被缢蛏大量滤食,在肠道内不能消化,当排到水中后活力反而增加,导致此种水质很难处理,前通常是通过大量换水,部分池塘能得以解决。
在后期换水效果不佳,主要是用超能菌1号,用微生物竞争藻类营养,在使用时,需选择连续的一段好天气。
高温期的微绿球藻,很难处理,建议技术员不给予用药。
5、烂鳃烂足:一般发生在五月以后,主要症状凭肉眼就能观察出来,治疗上常用二溴海因或者二氧化氯,治疗效果明显,在使用消毒剂时选择晴朗天气。
6、生长缓慢及停滞生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化工农业污染、苗种、底质和水质、水体藻类浓度大、放养密度等。
化工农业污染通常根据当地情况而定,特别是雨水较少的季节此危害相当严重,进新水后得立即使用海得宝贝或者解毒活水素,最好在苗种虾塘前得使用。
苗种一般来自浙江和福建,福建苗生长体宽比浙江苗大,通常不养当地苗。
底质恶化时,缢蛏停止滤食,出现上透或者闭管(不开眼),这种情况用海博士底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水质较差时,先用解毒护水安络合水中悬浮物,再使用EM调水王。
水体藻类浓度大,通常用青苔药或者二溴海因、二氧化氯(不能多次使用,避免用后水不好肥)、超能菌一号。
放苗密度;蛏板通常占池塘的15%-20%,每亩蛏板300粒/斤的蛏苗放苗为120-150斤左右,根据塘口情况而定,底质较硬的塘不适合缢蛏养殖。
7、大量使用化肥和禽粪危害的处理:大量使用化肥其后果有;不能定向培养硅藻,增加了蓝绿藻及有害藻类的爆发率;增加了氮的含量,导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氮磷超标,藻类营养不平衡,导致长时间肥不了水,PH超标。
大量使用禽粪的危害;禽粪属于有机物,大量使用后沉积到底部,使底部有机物增加,增加耗氧量及有毒物质的产生;当发酵处理不当,禽粪中含有的有害菌以及寄生虫等,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引起养殖的水产动物生病,在海水中也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的水色变化、肥水难、缺氧等。
处理方法;使用化肥引起的不利藻类的处理方法同第4条。
化肥过量引起的水难肥,通常采取先换水,再用海得宝贝解毒,最后用生物肥+氨基酸+微生物肥水。
如果高温期,可采用先底改再生物肥肥水。
化肥引起的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时,最好选用芽孢杆菌。
禽粪引起的危害直接对症处理,需定时消毒杀虫。
8、甲藻爆发:甲藻一般爆发是在6-8月份,甲藻爆发的表现为;前期成片水质发红,过一段时间后整塘发红,后期发黑,整个过程在两天左右,处理的最佳时间是成片水质发红时用漂白粉局部泼洒发红处,并用二溴海因(可氧化甲藻毒素)。
当水色从红色变为黑色时,说明甲藻已经接近裂解排毒期,如果此时还没采取措施,就会导致贝类麻痹而死,此时的处理方法最好是海得宝贝+二溴海因,然后再杀甲藻,青苔克星对甲藻也有一定效果。
9、微绿球藻和部分蓝藻爆发:一般在高温期发生,通常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漂白粉杀藻,用超能菌一号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10、缢蛏偷死:底质和水质污染引起的,对策是定期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减少底质恶化与水质污染。
11、小白虾、梭子蟹疾病:5、6、7月主要是纤毛虫,用纤毛净就能解决问题,8、9月份是是其细菌病发病的高峰期,是小白虾、梭子蟹死亡的高峰期,主要症状是小白虾死发白发红,首先小白虾开始死亡,陆续梭子蟹也开始死亡(主要为牙膏病)。
通常连续外泼两次海得克毒+内服诺氟沙星效果明显,但10月后(水温低于15度)治疗效果不佳12、沙光鱼死亡(肠炎、肝病、溃烂):肠炎通常用诺氟沙星内服,外泼海得克毒。
肝病治疗时间较长,水质和底质也是治疗此病的关键,通常用肝康+Vc,外用调水改底产品。
13、水温聚降:稳定水质,尽量添水,不换水,提高水的浓度。
三、缢蛏诊断方法与流程1、询问1)缢蛏长势(1斤多少头),其长势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蛏眼;在缢蛏穴居生活中,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与水体相通,一般每尾缢蛏有两个小洞,如洞口有开说明其活力好,有滤水。
当出现一个大洞时,说明缢蛏出现“上透”过,一般与底质恶化有关。
借助潜望镜可知道开眼情况,用潜望镜可看到其开眼密度和开眼大小,其大小密度和滤水成正比,再则是根据养殖户经验,缢蛏在滤水比较强时,可看到蛏板处的水色透明度明显高于环沟,走近看,可以看到冒水,甚者出现水涡。
2)水色:水色与藻类的关系,透明度;水色为黄褐色是缢蛏养殖的最好水色,这种水色主要组成为硅藻,但不易保持。
草绿水色主要藻类为裸藻,在养殖前期缢蛏小于三公分时,这种水色影响缢蛏的生长,当缢蛏大于三公分后这种水色的缢蛏长势较好,且维持这种水色比黄褐色水较容易。
红褐色水色主要为硅藻大量繁殖引起,这种水色比较难出现,出现此种水色时需要用底改,增强缢蛏活力,加大滤食量,在后期缢蛏长势较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