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合作交流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用品】
Zn、Fe、Cu 、CuSO4溶液、AgNO3溶液、试管、试管架等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现象。
2、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有四种金属Zn、Fe、Cu 是否都能与酸反应,反应的快慢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
学生探究一收集证据
(友情提示):实验时注意各种金属质量大约相等,酸的体积大致相同,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
问题:上述不同的实验现象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探究讨论,小组交流,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发现的Zn、Fe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Cu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通常我们把常温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称为活泼金属,不反应的为不活泼金属。
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类似的探究实验,总结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质疑激趣:教师演示铜板变银元
大家猜一猜铜板变银元的奥妙是什么?
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
【探究活动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
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
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