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复习资料《语言学》复习资料1一、单选题1.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A. 顺同化现象B. 逆同化现象C. 弱化现象D. 异化现象2.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__________A. 语族B. 语支C. 语系D. 语群3.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拉丁文字B. 腓尼基文字C. 古希腊文字D. 古埃及文字4. 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A. 中介语阶段B. 目标语阶段C. 低平期D. 高原期5.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A. [u, ε]B. [α, Λ]C. [α,y]D. [o, a]6. 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A. 写黑板B. 打篮球C. 织毛衣D. 寄包裹7. 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B. 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C. 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D. 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8.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A. 音位B. 音素C. 音节D. 音渡9.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拉丁文字B. 腓尼基文字C. 古希腊文字D. 古埃及文字10. 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音素B. 重音C. 音位D. 音节二、多选题1. 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 偏正词组B. 动补词组C. 动宾词组D. 连谓词组2.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 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 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3.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 汉语中有词重音D. 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4.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A. 花儿女儿刺儿B. 莲子学子男子C. 琵琶玻璃休克D. 妈妈蛐蛐仅仅E. 崇高聪明国家5.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 主谓句B. 把字句C. 陈述句D. 单句6.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A. 花儿女儿刺儿B. 莲子学子男子C. 琵琶玻璃休克D. 妈妈蛐蛐仅仅E. 崇高聪明国家7.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成考复习资料A. 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B. 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等C.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D. 虚词不稳固,发展变化比较快8. 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 韵律特征包括音质变化B. 韵律特征包括声调语调C. 韵律特征是对比性特征D. 韵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E. 长短音不属于韵律特征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2.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3.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答案一、1-5 ACBDB 6-10 CDBBD二、1 A,C,D 2 A,B,C 3 A,B,C 4 B,C,E 5 A,B,D 6 B,C,E 7 A,B,C 8 A,B,C,D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的代表。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序严格。
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或者说词形变化极不丰富,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你看我”,改变词序成为“我看你”,意思就相反了。
第二,虚词十分重要。
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
比如“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父亲或母亲”等,仅虚词不同,意义就大不相同。
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不带有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帽子(前缀)和尾巴(后缀和词尾),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所谓孤立语的称呼就与这个特点有关。
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锋学习"是主谓结构,"学习雷锋"就成了述宾结构;"他们工作"是陈述句,"他们工作吗"就成了疑问句;汉语词汇中,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2.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
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成考复习资料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3.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表现: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
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
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dao、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
(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
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
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四、论述题“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答案要点:社会需求是任何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语言学也同样如此。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历史上,语言研究曾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社会生活中对语言学的这一需求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语言文字教学也是传统语言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本族语的教学和外语教学,也包括古代书面语的教学,等等。
语言教学需要建立在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之上,是语言研究成果最直接的应用。
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翻译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已有之,同样需要语言研究成果为其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完善,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广泛。
我们在前一节谈到了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