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新)
一、概述
猝死原因 疾病 心脏病、心—骨折+内脏损 伤
煤气,食物,药物,农药,老 鼠药 海水,淡水 高压电,低压电
一、概述
一旦呼吸停止,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时间 18秒 30秒 1分钟 4-6分钟 >10分钟
脑缺氧 昏迷 脑细胞开始死亡 脑组织发生损伤 大脑不可逆损害——植物人
吹气后,松开捏紧的鼻孔。
三、徒手心肺复苏
注意点: 吹气量: 700—1100毫升 即深吸气后吹出一小口,使胸部起伏即可。 第二次吸气要侧头。
三、徒手心肺复苏
频率:成人每5秒一次,每分钟12次 8岁以下每4秒一次,每分钟 16次。 婴儿 每3秒一次
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如救护人实施CPR救护方法正确,又有以 下征兆时,表明CPR有效。 1.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2.恢复可以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4.病人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如心跳、呼吸恢复,神智未恢复,将患者 翻成侧卧位,打开气道。
1、意外发生地点,要准确,要有标志性建筑 2、现场可联络电话——手机 3、报案人姓名,身份 4、意外发生的原因 5、患病受伤人数 6、伤员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 有无出血
记不全时,不放电话,问对方需要什么资料,自己回答
三、徒手心肺复苏(CPR)
C、人工循环 (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一、概述 2、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拯救生命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务人 员在场。 猝死人员有35-45%,如能进行现场CPR,可以 挽救生命。
现场心肺复苏,也叫徒手心肺复苏.发达国家
的急救机构已将这一方法普及到家庭、学校、
机关、商店等单位,出租车司机、消防队员、
警察等都能掌握这一有效的方法。
三、徒手心肺复苏
操作: 成人 :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 上半身前倾,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 保持双臂伸直 垂直下压至少5厘米 放松后,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每分钟按压至少100次
按30次,吹气2口,
三、徒手心肺复苏
儿童: 用一只手进行按压 胸部下陷2—4厘米 每分钟至少100次
按压与吹气比 30:2
7、复苏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其 他
维持循环,呼吸, 电解质,酸碱失衡, 脑水肿,肾衰等
•谢谢!
•谢谢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
(1) (2) (3) 按压除掌根部贴近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易 引起肋骨骨折。 定位不当。若按压部位偏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 而致肝破裂。 按压用力不垂直,尤其是摇摆式按压不仅无效, 更会出现肋软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按压时,抢救者肘部弯曲,用力不当,致使按压 深度不够。 放松时如手掌根离开胸骨定位点,或未能充分松 弛,胸部仍承受足够的压力,致使血液难以回到 心脏。
三、徒手心肺复苏
3、翻转体位——救护体位 (一定要有人来时,方可进行) 将其双手上举,一脚屈膝 用一手托其后颈部,一手扶其髋部 整体翻成仰卧位,双手放下
三、徒手心肺复苏
* 解开衣服、领带、皮带 * 立刻检查呼吸道,清除口腔异物 用拇指握住病人舌头,另四指握住下颌 另一手沿病人口角插入,钩出异物。
心肺复苏(CPR)
一、概述
1、心肺复苏发展史
古代CPR: 公元200年,华佗神方记载,上吊的人放下,一只手按 在胸上,数动之,如以气灌之,活的更快。 公元800年,希伯人,吹气,救活婴儿。 现代CPR: 1958 年美国医生彼得等人,通过研究助产士怎样运用 口对口呼吸来复苏新生儿,提出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有确 实可靠效果。 1960年,考恩医生等人观察到用力在胸外挤压,可以 维持血液循环。
3、镁
可能对缺镁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4、阿托品
对恢复自主循环方面没有显示出益处 在将要停搏的心脏缓慢心律时 1mg iv 3-5min一次,可能有效
5、氨茶碱
可考虑在心率非常慢的心脏停搏时使用, 但效果不可靠
6、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处理
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仍是首选 150mg iv >10min 一次 总量500mg 维持量10mg/kg日 总量2g/日 1mg/min×6h 0.5mg/min×18h
三、徒手心肺复苏
救护者体位: 在患者右侧, 双腿分开着地, 患者右肩对着自己正中。
三、徒手心肺复苏
4. 检查脉搏 成人:颈动脉 将食指、中指横放在颈中部,向前轻按 滑动。 婴儿:肱动脉 上臂内侧中间
三、徒手心肺复苏
5.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胸骨下1/2处 用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动至胸骨下端,食指紧 贴中指,左手掌根靠紧食指 右手指向上放在其胸前正中,中指触及胸骨上凹, 然后外旋90度 婴儿 胸骨下1/2,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
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现场的 CPR 应坚持连续进行,在 CPR 进行期间, 需要检查呼吸、循环体征的情况下,也不能停止 超出过10秒钟。如有以下各项可考虑停止—— l.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2.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3.有医生到场确定病人死亡 4 .救护人精疲力尽而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且 时间超过30分钟。
(4)
(5)
谢 谢!
•心肺复苏
1、胸外按压与通气
强调不间断 胸外按压与通气比例30:2
2、评价病人的无反映性
除脉搏、无循环征,身体活动及呼吸外 特别注意将临终呼吸作为心脏停搏的标 志
3、除颤
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首选除颤、及时 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在除颤前推荐做 CPR 1.5-3分钟
4、自动体外除颤(AED)
希望我们每人都能掌握初级心肺复苏的本领, 不要让悲剧一再发生。
一、概述
“猝死”:看起来“健康”的人,突然发生
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
WHO规定6小时内死亡。
一、概述
心脏性猝死 在美国,每年约有35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的50%以上,占全部 死亡原因的 1/4 。因此减少心脏性猝死对 于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统计数字。
三、徒手心肺复苏
婴儿:用中指、无名指并拢垂直按压 深度 1.5-2.5厘米 频率每分钟110-120次
按压与吹气比30:2
三、徒手心肺复苏
注意点: 定位要准 否则无效或肋骨骨折 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 按压和放松所需时间相等 放松时,胸部回到正常位置 按压时,要观察病人反应及面色改变
每4个循环检查一次,以后4分钟检查一次、 8分钟检查一次。
心肺复苏(CPR)的药物应用
1、肾上腺素 1mg iv 3 min 一次 首选 血管加压素 对难治性室颤与肾上腺素 相比,作为一线药物效果好 2个剂量的加压素+1mg肾上腺素效 果更好 对无电活动,两样均无效
2、碱性药物
无证据支持 在高级生命支持时,使用苏打是安全的, 对高K所致的心脏停搏或威胁生命的高K, 应用苏打是有效的
三、徒手心肺复苏
(二). A 打开气道
方法 仰头举颏法:用一手的掌外侧置于病人的前额, 稍加力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 将下颌骨上提,使伤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成 90度,儿童成60度,婴儿成30度。 注意不要压颏下软组织。
三、徒手心肺复苏
仰头抬颌法: 易引起颈椎损伤,已不用。 双下颌上提法 : 适用于疑有颈椎损伤者。 双手手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向上、向后 提起下颌。
双向波除颤是安全有效的 所用能量<200J
5、基本生命支持中的除颤问题
强调只除颤一次,立即CPR
6、通气装置问题
面罩复苏器(BVM),与气管插管对 心脏停搏通气一样安全有效
7、胸前锤击
治疗室颤安全有效可靠 成功率49%、无效41%、恶化10%
8、血气分析在复苏时的作用
无作用
9、起搏
对心动过缓有效 对无收缩状态的心脏无效 不推荐使用
三、徒手心肺复苏
(三). B 人工呼吸
1.判断呼吸 一听 是否有呼吸 二看 是否有胸部起伏 三感觉 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
注意点:应同时进行,时间不超过10秒
三、徒手心肺复苏
2.口对口人工吹气
方法: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口鼻
最常用 牙关紧闭者,口腔外伤者
婴儿
三、徒手心肺复苏
怎样进行
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深呼吸后立即用双唇包严病人口唇四周 缓慢,持续吹气
拯救生命的黄金时间
四分钟
一、概述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心肺复苏。 CPR,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
二、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早期通路 呼叫当地急救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 重点
早期心脏除颤 最易促进生存环节 早期高级生命 专业救护人员 支持
二、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怎样拨打救护电话?
三、徒手心肺复苏
(一). C 心脏按压
一旦发现人倒地
1、判断意识
方法:成人——轻拍重唤 婴儿——手掌拍足跟
评价病人的无反映性
除脉搏、无循环征,身体活动及呼吸外 特别注意将临终呼吸作为心脏停搏的标 志
只要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 立即胸外按压并呼叫EMS
三、徒手心肺复苏
2、高声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呼救。 * 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 表明身份,明示他人正在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