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冬期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施工成熟控制养护规程》(DBJ/T01-36-9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筛焦楼地面除尘站,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852m²,建筑体积4111m³。
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建筑为生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根据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七年六月提供的《山西中冶钢铁有限责任公司90万t/a焦化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9-9剖面得知:要求基础坐落在②层泥岩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60kpa。
开挖至设计标高,如遇到低承载力土层应全部挖除,用C15毛石砼垫层浇筑至设计标高。
混凝土基础垫层标高为C10,柱基础为C25,设备基础是C25。
根据目前施工进度阶段计划安排,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等需在冬期施工。
2.1工程主要情况:预计在2012年冬期施工中(凡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施,)将进行以下作业: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等几项内容。
2.2冬施期限:开始日期: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施。
结束日期: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既解除冬期施工。
为确保施工质量,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5℃时,停止施工。
3、施工准备3.1组织准备项目部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冬期工程施工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和冬期施工物资的供应,负责冬期施工工作的协调组织并明确责任,确保冬期施工中,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进行,避免由于冬期施工组织不力给生产进度、工程质量、安全施工造成影响。
从时间上为:2012年12月至冬期施工结束;从气象资料统计上为: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既解除冬期施工。
进入冬期施工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满足施工要求,防止突然的霜降、寒流等对混凝土造成伤害。
冬期施工领导机构:组长:张刚副组长:李增春成员:冯学院、袁瑞强、王达、崔小红此外项目部总结往年冬期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利用好目前尚处于常温施工的好时机,抓紧做好现场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保证冬期施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外加剂选用防冻剂、混凝土外加剂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出厂日期、主要特性和成分、适用范围和适宜掺量、性能检验合格指标、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使用方法说明书等。
3.3冬季施工材料物资准备要求进场时间:冬施材料于11月25日前必须进场;材料进场负责人:冬施要求进场材料按下表:材料一览表3.4现场准备1)派专人每天接收天气预报,并绘出温度曲线。
2)现场临时供水线路外露部分采用岩棉被包裹进行保温处理,确保冬施供水通畅;3)搅拌站设置加热水箱。
4)人员培训:冬施前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冬施生产技术管理、试验管理,参加培训人员如下:项目部:工长质检员技术员5)现场道路要及时清扫,确保交通畅通;6)环境测温人员:崔小红4、施工方法4.1钢筋工程本工程为入口门厅钢筋工程,主要采用搭接绑扎。
1、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
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2、钢筋负温调直和冷弯本工程中的部分箍筋采用φ6、φ8、φ10 圆钢,使用前需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处理。
1)钢筋调直温度不宜低于-20℃。
2)当温度低于-20℃时,不对钢筋进行冷弯操作,以避免在钢筋弯点处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断。
4.2模板工程本次冬季施工主要内容为入口门厅基础、梁柱、顶板。
模板安装前进行一次全面大清理检查和必要的维修;模板安装完毕后,如遇下雪天,上口采用彩条布遮盖;钢筋绑扎后,如遇风雪天,用彩条布遮盖,落进模板的积雪,用风泵吹出;模板在使用前需刷隔离剂后,方可使用。
梁、柱拆模根据气温情况进行确定,一般达到24-48小时就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后要及时对结构进行保温。
4.3混凝土工程总体安排:入口门厅砼工程采用商品砼,二次结构各楼层装饰柱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为满足施工要求及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场搅拌混凝土掺加防冻剂,现场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4.3.1施工期间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的出罐温度不得低于10℃,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混凝土温度降至0℃前,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临界强度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混凝土送至浇筑部位后,要采取快布料、快振捣、及时覆盖保温,覆盖均匀。
4.3.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冬施混凝土试块留设:按验收批留设:a基础:标养28天抗压强度试块;b梁、板、柱:标养28天抗压强度试。
4.3.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起始养护温度不能低于5℃;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本工程冬施混凝土掺防冻剂,综合蓄热养护,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要求受冻临界强度不得低于4MPa;混凝土保温措施:覆盖一层塑料布、二层阻燃草帘(可根据温度确定阻燃草袋厚度),覆盖直到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以同条件试块报告单为依据),内外温差小于5℃方可撤除保温层。
浇筑完的混凝土,待结构表面的浮灰沉实,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赶光,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布和草帘子进行保温。
混凝土浇筑完毕,梁板直接挂一层草帘子,柱子模板拆除后,在柱子外包上一层塑料薄膜,外面挂上一层草帘子。
顶板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和草帘子进行覆盖保温。
当外界温度与混凝土温度差趋近20℃时,要及时增加保温层厚度,并严密监测。
测温要求: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包括:A.测温范围:⑴大气温度:早7:00的当时温度、日最高、最低及平均温度四项。
⑵工作环境温度:2时、8时、14时、20时四次。
⑶混凝土罐车每进场时必须测温,混凝土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每台班不少于4次。
⑷混凝土养护温度:掺用抗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4N/mm2以前,每2小时测定一次,以后每6小时测定一次,当混凝土温度到5℃,混凝土强度大于4N/mm2时,可解除测温。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的项目和次数B.测温方法及要求:测温时按孔号将温度计插入孔后,堵塞孔口,留置在孔内3—5分钟,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阅读,并计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孔用棉丝堵塞,按原样覆盖好。
测温人员24小时上岗,实行交接班制度。
a混凝土测温、养护要求:保持5℃以上温度养护72小时至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期间测温每两小时一次;保持0℃以上正温条件养护不少于7天,期间测温每6小时一次。
b试验员负责监测大气温度:每昼夜测温四次,测试最高和最低气温;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负温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临界强度以上。
梁、板、柱拆模后应马上贴挂一层塑料薄膜,同时在混凝土表面及时覆盖阻燃草袋,阻燃草袋通过墙上部螺栓眼用铁丝绑牢。
拆模后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差大于20℃时,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阻燃草袋,阻燃草袋通过墙上部螺栓眼用铁丝绑牢,使其缓慢冷却,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加强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监控措施:严格执行混凝土测温管理,做到真实可靠。
4.4砌筑工程本工程冬季施工为地下室砌筑工程,所用材料为水泥砖。
4.4.1材料要求(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032.5R,水泥不得受潮结块。
(2)水泥砖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
遭水浸后冻结的砖不得使用。
(3)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应满足规范要求,砂中不得含有冰块及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
(4)拌合砂浆时,在搅拌机水槽下加设升温,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5)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比常温施工时适当调整,并选用外加剂方法来提高砂浆的稠度。
(6)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的砂浆掺加MFT-A-3早强防冻剂,应依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掺入防冻剂(0℃— -5℃时为水泥掺量的2-3%,-5℃— -10℃时为水泥掺量的3-4%,-10℃— -15℃时为水泥掺量的4-5%)。
材料进场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加且在现场同条件下进行养护,用于检验现场砌筑砂浆的实际强度。
4.4.2外加剂法(1)砌筑采用的外加剂,为MFT-A-3,用量为水泥掺量的2%。
(2)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3)外加剂应设专人配制,按规定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
(4)严禁使用遭冻结的砂浆进行砌筑。
4.5抹灰工程4.5.1一般规定1.冬期室内装饰施工采用火炉取暖,并采取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防止烟气污染,并应在火炉上方吊挂铁板,使煤火热度分散。
2.室内抹灰的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
水泥砂浆层应在潮湿的条件下养护,并应通风换气。
3.冬期抹灰所采用的砂浆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室内外抹灰砂浆内应掺入MFT-A-3早强防冻剂(0℃— -5℃时为水泥掺量的2-3%,-5℃— -10℃时为水泥掺量的3-4%,-10℃— -15℃时为水泥掺量的4-5%)。
材料进场前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冬期室内施工采用礁岩炉取暖。
4.5.2 抹灰工程施工1. 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门口和窗口封好,门口和窗口的边缘及外墙脚手眼或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应封闭保温,北面房间距地面以上50cm 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2. 砂浆应在搅拌棚中集中搅拌,要随用随拌,防止砂浆冻结。
砂浆室内抹灰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低于5℃时应生礁炭炉提温。
3. 室内抹灰工程结束后,在7d 以内,应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5℃。
4. 抹灰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内应掺入MFT-A-3早强防冻剂。
5. 抹灰基层表面当有冰、霜、雪时,采用与抹灰砂浆同浓度的防冻剂溶液冲刷,并应清除表面的尘土。
6. 当施工要求分层抹灰,底层灰不得受冻。
抹灰砂浆在硬化初期应采取防止受冻的保温措施。
4.6楼地面工程4.6.1 材料要求1.水泥:冬期施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032.5R,水泥要采用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以保障楼地面颜色一致。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要防止砂子过细,否则易出现空鼓、开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lcm的冻结块或冰块。
3.石粒:粒径为5~15mm,含泥量不大于2%。
混凝土面层所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 mm 和面层厚度的2/3。
4.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外加剂同混凝土工程的规定。
4.6.2 操作工艺1.冬期施工细石混凝土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并且必须注意保温养护。
保温养护同室内抹灰的规定。
2.处理基层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墙面抹灰时的落地灰,要用清理干挣;墙角、管根等部位被埋住的杂质要剔凿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