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语言活动:《圆圆的春天》

中班语言活动:《圆圆的春天》

中班语言活动:《圆圆的春天》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情感目标)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词:灌唱片。

(知识技能)
3.能够根据图谱学习诗歌。

(能力目标)
经验准备:事先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了解春天景色的变化。

三、物质准备:
1.头饰:小蜻蜓、青蛙、雨滴、鱼娃娃。

2.图片:蜻蜓、蝴蝶。

3.音乐。

4.能够放映诗歌内容的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宝贝们,有一只昆虫朋友想来我们中一班和大家交朋友,可是它想和小朋友们玩个追迷藏游戏,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它是谁?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说谜面,想一想谜底是什么?”
谜面: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有翅膀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谜底:蜻蜓(在幼儿有困难的情况下,可出示蜻蜓和蝴蝶的图片,帮助幼儿判断)
二.分段讲故事,引入诗歌内容。

1.讲诉故事第一段。

提问:
①故事里的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小蜻蜓,尾巴尖)
②小蜻蜓是怎样去找青蛙和鱼娃娃做朋友的呢?(弯弯尾巴点点水)出示图谱,初步学习诗歌内容。

2.讲诉故事第二段。

提问:
①青蛙和鱼娃娃对小蜻蜓说了什么?(小蜻蜓,做什么)
②小蜻蜓是怎样回答的?(我给春天灌唱片)
③什么叫灌唱片?你见过唱片吗?(出示光碟,帮助幼儿理解)
出示图谱,初步学习诗歌内容。

3.讲诉故事第三段。

提问:
①小蜻蜓唱片了都灌了哪些东西?(依次出示图谱,学习诗歌内容)
②活泼可爱的鱼娃娃是怎样跳舞的?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呢?
4.师幼看着图谱,朗读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教师:“你们瞧,老师把故事画成了一张张的图谱,我们一讲一讲吧!”教师:“小蜻蜓的唱片灌好了,它开心的跑来告诉老师,请你认真听小蜻蜓是怎么说的?”圆圆的池塘,圆圆的春天,圆圆的唱片)
提问:为什么说是圆圆的池塘,圆圆的春天,圆圆的唱片?
三.完整朗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你最喜欢诗歌的那一句?
2.你觉得这个诗歌可以叫什么?
四.分角色朗读诗歌并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师:“谁愿意来表演?我们来一边朗读诗歌一边表演吧!”五.引发幼儿对春天声音的进一步关注。

教师:“春天,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好听的声音,请你回家后认真找一找春天里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附:故事(自编)
春天到了,小蜻蜓在天空中快乐的飞舞着,它一边唱歌一边游戏,不一会儿来到了一块池塘边,它看见了张着大嘴巴的青蛙,还有活泼可爱的鱼娃娃,小蜻蜓迫不及待的想过去和它们交朋友,小蜻蜓,尾巴尖,玩完尾巴,点点水…青蛙和鱼娃娃看见了可爱的小蜻蜓连忙问:“小蜻蜓,做什么?”小蜻蜓笑眯眯的说:我给春天灌唱片。

”青蛙和鱼娃娃开心极了,在池塘里又蹦又跳,青蛙唱:“呱呱。

”春雨听见了,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点敲:叮咚。


附:圆圆的春天(儿歌)
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活泼可爱的鱼娃娃,
跳起水上芭蕾舞…小蜻蜓,做什么?灌呀灌,灌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