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1 (B)A、小1~2mm;B、大1~2mm ;C、大2~3mm;2、通常开模后,要求塑件留在设有推出机构(A)的—侧。
A、动模;B、定模;C、凹模;3、某些情况下,开模后塑件留在或可能留在没有推出机构的定模—侧,模具结构应设计(A)A、双向推出机构;B、侧抽芯机构;C、二次推出机构;4、模具设计中,如果塑件脱模力较大,模具结构应设计(C)A、双向推出机构;B、侧抽芯机构;C、二次推出机构;5、注射成型机最大注射量应(A)塑料制品的重量或体积。
A、稍大于;B、等于;C、小于;6、注射成型机的最大注射压力应(C)塑料制品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A、小于;B、等于;C、稍大于;7、推杆推出机构设计时,推杆与推杆孔配合间隙(B)所用塑料的溢边值。
溢边值一般为0.02~0.08mm。
A、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C、大于;8、设计螺纹脱模机构时,对于塑料制品的主要要:(C)。
A、有脱模斜度B、有加强肋C、有防转结构9、适合于自动切断浇口的浇口是(C)。
A 、直接浇口B、中心浇口 C 、潜伏式浇口10、下列成型零件中,磨损后尺寸变大的是(A)。
A、型腔尺寸B、型芯尺寸C、中心距11、以下简单推出机构中不需要复位杆复位的是(B)。
A、推块推出B、推件板推出C、推杆推出12、当压机的顶杆与压缩模的推出机构采用直接连接时,模具中不需要再设(C)。
A、推出机构B、抽芯机构C、复位机构13、对于平板状带凸缘的制品,如齿轮件,要求平面度较高,适用的推出机构是(B)。
A、推杆推出B、推块推出C、推件板推出14、斜导柱的斜角α与楔紧块的楔角α΄的关系是(C)。
A、α>α΄B、α=α’C、α<α΄15、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A)处,以减少流动阻力,并有助于补缩。
A .较厚B .较薄C .均匀16、影响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下面哪个结论正确(D)。
A.料温高,则流动性大B.流动性差的物料,需要较大的成型压力。
才能较好地充满型腔C.型腔表面粗糙度大,流动性差D.以上全对17、下列哪种情况塑件会产生应力开裂(B)。
A.在塑料中加入增强材料加以改性B.金属嵌件不进行预热,直接防如模具中C.对塑件进行后处理18、塑件轴类尺寸的标准一般是(B)。
A.正偏差B.负偏差C.双向偏差19、塑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与(C)有关。
A.塑件成型工艺B.尺寸精度C.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20、在模具使用过程中,成型塑件的表面粗糙度是(C)。
A.没有变化B.有变化,无法确定变大变小C.有变化,会变大21、硬质塑料要比软质塑料脱模斜度( C )。
A相等B小C大22、保压补缩阶段的作用是(C)。
A.塑件冷却的需要B.注射机的机构决定的C.补充型腔中塑料的收缩需要23、采用多行腔注射模时,需根据选定的注射机参数来确定型腔数。
主要按注射机的(A)来确定。
A 最大的注射量B 锁模力C 公称塑化量24、卧式注射机系统与合模锁模的轴线(A)布置。
A 都水平B 都垂直C 注射机注射系统水平,合模锁模系统垂直25、当主流道穿过两块以上模板时,应设(C)。
A分流道B排气槽C浇口套26、在压铸压射和金属液固化成形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C)存在。
A金属液流动B金属固体C压力27、压铸铝合金由于铝与铁由很强的亲和力,(A)。
A易粘模B易老化C机械切削性能不好28、压铸锌合金压铸时(B)。
A易粘模B易老化C不易镀Cr、Ni等金属29、由于压铸件的表面层因激冷作用而形成致密层,而其部组织相对表面层比较疏松,同时在表面层附近常有气孔和针孔存在,因此压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 A )。
A越少越好(应选用小值)B尽量多(应选用大值)C没有限制30、压铸件的主要缺陷之一是气孔和疏松,由此不能对其进行(C)。
A机械切削加工B表面镀覆C焊接和热处理31、模具的强度限制着(C)的最大限度A压射力B压射速度C压射比压二、填空题1.冲裁间隙过小,冲裁件的断面会形成第二光亮带。
2.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
3.圆形垫圈的孔属于冲孔外形属于落料。
4.侧刃常用于级进模中,起控制条料送进步距的作用。
5.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在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上。
6、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温度、压力和时间7、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
8、压铸按压铸机分类:热室压铸、冷室压铸三、判断题1、模具的间隙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没很大的影响。
(×)2、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
(√)3、一般而言,弯曲件愈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愈多,则弯曲时各部分互相牵制作用愈大,所以回弹就大。
(×)4、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5、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6、浇口的位置应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7、铁合金又称黑色金属,压铸应用较多。
(×)四、简答题(必考)1.产生偏移的原因是什么,控制偏移的措施是什么?答:原因:弯曲坯料形状不对称,弯曲件两边折弯不相等,弯曲凸凹模结构对称。
控制偏移的措施是:(1)采用压料装置(2) 利用毛坯上的孔或弯曲前冲出工艺孔,用定位销插入孔中定位,使坯料无法移动。
(3) 根据偏移量的大小,调用定位元件的位移来补偿偏移。
(4) 对于不同零件,先成对的弯曲,弯曲后再切断。
(5) 尽量采用对称的凸凹结构,使凹模两变圆角半径相等,凸凹间隙调整对称。
(三选一)1.浇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注射模浇注系统有那些部分组成?答:浇注系统的作用是是塑料熔体平稳且有顺序的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和凝固过程中把注射压力充分传递到各个部位,以获得组织紧密,外形清晰的塑件。
注射模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口、浇口、冷料穴组成。
2.浇口位置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浇口的位置选择应注意:⑴避免引起熔体破裂⑵浇口的位置应可能避免熔接痕的产生。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应使他们不处于功能区,负载区,外观区。
⑶有利于熔体流动和补缩。
⑷有利于型腔气体排出。
⑸防止料流将型芯或嵌件挤压变形。
⑹保证流动比在允许围。
3、合模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答:合模导向装置的作用是:a.导向当动模和定模或上模和下模合模时,首先是导向零件导入,引导动、定模或上、下模准确合模,避免型芯先进入凹模可能造成型芯或凹模的损坏。
在推出机构中,导向零件保证推杆定向运动(尤其是细长杆),避免推杆在推出过程中折断、变形或磨损擦伤。
b.定位保证动、定模或上、下模合模位置的正确性,保证模具型腔的形状和尺寸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塑件的精度。
c.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保证模具正常工作。
五、计算题1、用配合加工法计算下图零件的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
已知:Z min=0.246 ,Z max=0.360材料Q235,料厚t=2(a)工件答:考虑到工件形状复杂,宜采用配作法加工凸、凹模。
此制件为落料件,故以凹模为基准件来配作凸模。
凹模磨损后其尺寸变化有三种情况,见图b 。
(1)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的:70±0.37、53037.0-;其计算公式 :A A =(A max -x Δ) +0δA查表3-5得:x 1=0.5, x 2=0.75 ,取δA = Δ/4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A 1A =(70-0.5×0.74)4/74.00+=69.632.00+mmA 2A =(53-0.75×0.37)4/37.00+=52.7209.00+mm(2)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的:32079.0-;其计算公式:B A =(B min +x Δ) 0-δA查表3-5得x=0.5,取δA = Δ/4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B A =(32+0.5×0.79)04/79.0-= 32.402.0-mm(3)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的:3052.00+;其基本公式为C A =(C min +0.5Δ) ±0.5δA取δA = Δ/4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C A =(30+0.5×0.52)±0.5×452.0=30.26±0.07mm Zmax=0.360Zmin=0.246 ,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值为(0.246~0.360)mm 。
六、分析题1、看图回答问题(15分)(1)该模具为单工序模还是级进模或者是复合模?(2)指出图中各序号的名称(3)说明图中条料的定位方式及卸料方式,总冲裁力包括哪些力?2).见图说(6个即可)3).条料送进时,由导料销12控制方向,由活动挡料销11控制步距;冲孔废料由冲孔凸模从上往下推下(推件力),条料废料由弹性卸料装置13、19卸下(弹性卸料力),工件由打料机构从落料凹模推下。
其总冲压力为:冲裁力(冲孔力+落料力)+弹性卸料力+推件力2、请结合下图所示简述:(1)什么是二级推出机构?图示为何推出机构(2)简述其工作原理(3)此推出机构的作用,特点及适用围l 一支承板 2 一弹簧 3 一限位螺纹 4 一型芯 5 一推杆6 一动模答:1)二级推出机构是一种在动模边实现先后两次推出动作,且这两次推出动作在时间上有特定顺序的推出机构。
图示是一个弹簧式二级推出机构。
2)开模时由弹簧2的弹力推动推件板6,使塑件脱离型芯,实现第一次推出动作,推出距离l1由限位螺钉3控制。
第二次推出由推杆5完成。
3)此推出机构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推出距离不大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