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摘录:
1•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联语是对那些在名利场中贪求不已的人的一种讥刺和棒喝。
贾雨村以为它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他自己就是因为忘缩手”才被革职的。
书中说他当知府期间朱免有贪酷之弊”,虽没说出具体情节,但从他后来乱判葫芦案”推断,肯定是见钱眼开,而且心狠手辣,干了些不可告人的勾当。
贾雨村在官场中已经翻了一个小筋斗,作者从他眼里写出这
副对联,就显得更有意思。
然而他这种人是不会从中受到启示而回头的。
书中同类的人还
有许多,如贾赦、贾琏、王熙风之类,在他们得势时恨不得把一切能到手的东西都据为已有,直到弄得家败人亡才不得不罢休。
2•—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此诗以下棋来做比喻。
一局输赢”云云,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兴
衰,都是与它作为靠山的某派政治势力或某个政治集团在封建阶级内部斗争中的胜败直接
联资着的。
香销茶尽”是说历时已久,棋盘上已是残局,喻历时百年的大家已到未世。
逡巡”作迟回不进解。
料不真”、尚逡巡”,即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外面的架子看来哪象个衰败之家”。
末句即俗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亦可见作者拟冷子兴”之名和写他演说荣国府的用意。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曹雪芹自己对〈红楼梦》的一个总的评价,其中一个痴”字,道尽了作者的执着。
一个是艺术的执着,一个是爱情的执着,情的执着。
都云作者痴,既表达了曹雪芹作者对
艺术的痴,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
4.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这是冷子兴口中的护官符,运用诗词的形式,将四大家族暗含在内,又巧妙地运用倒
装、拆字、合字等手法,将四大家族的现状以及内在联系一一到来,寥寥数字,暗藏玄机。
5•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这是秦可卿的判词。
作者对其评价是”必主淫”,可见其命运也是很悲惨的,至于后两句直接点出荣、宁二府中的龌龊事,含义就更明显了。
书中有多处暗示,秦可卿与她的公公贾珍关系非同一般,这与这两首判词的意思是相符的。
另外,在这里讲一句题外话,据
说〈红楼梦》初稿时,曹雪芹将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写了进去,后来可能是因为曹雪芹的一
个好朋友很喜欢秦可卿这个人物,于是让曹雪芹将这一段改掉了。
但或者是修改得不是很
仔细彻底,或者是曹雪芹先生有意为之,书中留下了许多的细节可以供读者做出推测的。
疑点直击:
1.秦可卿与宝玉有什么关系?焦大口中的扒灰”是什么意思?
2.小说发生的地点到底是金陵还是京都?
3.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
在文中所指何事?
4.第5回中,贾宝玉是真的和秦可卿试了云雨情了,还是只是他做梦啊?若只是做梦,怎
么书上又说秦可卿一直在屋外呢?
倾情推荐: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五回是全文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
〈红楼梦》中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情节亦真亦假,如
梦似幻,诗词优美。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局,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
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语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
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我思我悟:
〈红楼梦》一开始便以这个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酷及恃才侮上,为人所恶,为上
司所弹劾,因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
家荣国府帮助,正值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
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
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到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赫之妻刑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
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贾迎春、贾探
春、贾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林
黛玉没有玉,认为玉不识人,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发现英莲被拐卖。
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之子薛蟠。
薛
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为向贾府献好竟只胡乱判了些两银子,为薛
蟠平了此事。
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京都荣国府住下。
于是,在贾府里,这一场历史悲剧便拉开的序幕……
先说,这林黛玉初进贾府,惹得府里上上下下的丫鬟姑娘们纷纷照顾,这贾母也是很疼林黛玉的,贾宝玉则是更加照顾这个体弱多娇的表妹了。
可话说,薛宝钗一进贾府,这
待遇则胜过林妹妹,因为林黛玉性情多愁,不喜欢与外人接触,则薛宝钗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又善解人意,当然受更多的宠爱了,这林妹妹也有点不好受,但因为贾宝玉待她不错,也不埋怨许多。
可罢,最惨的算元春封妃了。
皇上封元春为妃子,也象征着贾府的地位让多人觊觎。
贾政也傲然得意了。
但是,这是贾府衰落的转折之一。
元春赐给贾府一座大观园,并不让贾政暴殄天物,让丫鬟姑娘们进去住,林黛玉也因此获得封号潇湘妃子”则薛宝钗获得蘅芜君”这都各有特点,也为命运铺下了道路。
红楼梦》前五回介绍了人物,和引起故事的端点,但也以悲剧的形式介绍了封建时代的悲哀,前五回看似舒服,和谐富贵,但却是争斗的开始。
不过,这五集却也描述了罪恶时代封建贵族奢靡的开始,与慢慢走向败落。
读〈红楼梦》时,经常会想起蒋捷的一首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大观园里仿佛总是春天,最初的暖意,最纯的感动,最无邪的诗情,风露清愁,衡芷芳菲。
年轻美
好的生命,是那部书中最华彩的篇章。
少年游,杏花插满头。
但时间最美的风
景,终归是悄然逝去
一曲红楼人叹息,如花美眷自凋零。
或通读红楼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呢?静下心来想一想,好像我得到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
关键是我得到的是我想得到的么,红楼
如果真的只是讲了你自己的观点那么它不会成为传世名著,社会上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所以它的内涵不仅如此,我想我有生之年会多次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