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感悟力和表现力
班里的幼儿参加过很多兴趣班,如钢琴、舞蹈、戏曲等等。
他们学的东西、懂的东西多了,但是自信心并没有随之增强。
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感悟力和表现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增进幼儿间的交往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了“星光大道”。
小班时,幼儿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以唱歌和跳舞为主,而且太多是个体行为。
幼儿的表演也有些羞涩稚嫩,有的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表演。
到中班后,幼儿喜欢上了“星光大道”,并有了合作表演的意识,他们甚至推选出主持人,表演内容也丰富很多,补充了故事大王、摩登T台、儿歌朗诵会等节目。
升入大班后,幼儿的自主能力越发提高。
在每次表演前,他们首先分配角色,再商议当日的节目,然后画出节目卡片贴在节目单牌上(这些节目卡片,是孩子们自己画出来,然后过了塑放在那里每天更换)。
这样一来。
“星光大道”每天都有新意,幼儿的兴趣更加高涨。
有一次,我发现“娃娃家”一家都去看“演出”。
结束时,抱着娃娃的“妈妈”喊了句“爸爸快去献花!”“爸爸”赶紧跑回“家”,把插在花瓶里的塑料花都拿给了“小演员们”。
在餐前的游戏讲评中,我提起这个细节,问问“小演员们”有何感受。
他们都说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演出得到了认可。
这时,有个孩子说:“老师,那下次我当记者去采
访他们,给他们拍照,好不好?”“很棒的主意哦!”我表扬了孩子们,又问道:“如果没有真的相机,我们可以怎么办?”。
其他孩子纷纷出主意:“我有肯德基大叔的玩具相机哦。
”“对啊,照片可以画出来啊。
”“我家里有真的相机,我带来”……
果然。
第二天“星光大道”的舞台前,出现了一名“小记者”,她认真工作,一会儿拍演出照,一会儿又让小演员摆POSE。
然后她回到教室用水彩笔画照片。
于是,小演员们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同时,观众席的秩序也好了。
后来,有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了真的相机,而且他会使用,便由他给大家拍照片。
照片洗出来后就贴在了“星光大道”的“台口”。
幼儿看见后都感到十分自豪,没有上台表演的幼儿也产生“我也要上台表演”的欲望。
同时,家长也从照片中看到幼儿的精彩表现,感受到幼儿成长的快乐。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区域游戏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
在“星光大道”的游戏中。
教师总是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去支持、引导幼儿的发展。
有时我们作为一名观众去欣赏;有时我们会和幼儿一起表演:有时我们是摄像师去记录孩子的快乐;有时我们是评委去指点孩子的演出……
“星光大道”,让孩子们能唱、会跳、能欣赏、爱创造;
“星光大道”。
让孩子们接受了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