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38152 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电焊防火防爆
1.焊接与切割工作点周围10m的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爆物品必须撤离。

布设在操作现场附近的有隔热保温等可燃材料的设备或工程结构,需特别注意预先采取隔绝火星的安全措施,防止在其中隐藏火种,酿成火灾。

2.室内作业时,应保证良好的通风。

多点焊接作业或有其他工种混合作业时,各工位间应设防护屏。

3.在油库、喷漆室、中心乙炔站、氧气站内严禁电焊工作。

4.焊接管子时,要把管子两端打开,不准堵塞。

5.在锅炉内、管道中、井下、地坑及其他狭窄地点进行电焊时,必须事先检查其内部是否有可燃气体及其他易燃易爆物。

6.经常检查电焊机以及焊接电缆的绝缘是否良好,绝缘
损坏应及时修复。

7.电焊回路地线不可乱接乱搭。

8.必须采用盛过液体燃料的容器时,容器首先必须经过仔细刷洗和擦拭,彻底消除其内部的残余燃料。

9.使用各种气瓶供气焊接时,应遵守安全规程即《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二、碳化钙安全规则
碳化钙俗称电石。

预防电石桶、电石库房和电石破碎间的火灾爆炸事故,是焊接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工作。

1.电石发生爆炸与失火的原因
(1)包装不严,电石受潮,桶内空间形成乙炔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气。

(2)桶内电石含有杂质硅铁,装运时互相摩擦碰撞,产生火花;或是开启电石桶的方法和使用工具不当,在操作中撞击产生火花。

(3)贮存电石的场所地面太低,潮湿或漏水、溅水等,电石受潮分解。

(4)电石库房、乙炔站和电石破碎间积存的电石粉末未能
及时清扫和妥善处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分解。

2.防爆与防火措施
(1)防潮
实验证明,粒度为2~8mm的电石露天存放五天,即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完全分解;粒度为20~50mm的,分解56%。

所以,从装运、贮存到使用的各环节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电石受潮。

①制好的电石应立即装入电石桶内,桶盖要盖严禁止在雨天搬运电石。

②必须使存放电石桶的库房不受潮。

③不漏雨、不易浸水的地区,禁止用地下室作电石仓库。

④电石桶进库前应先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或受潮等。

如发现有鼓包等疑现象,应立即在室外打开桶盖,将乙炔放掉,修理后才能人库。

⑤电石桶应放在木架上,库内应保持干燥,严禁把热水、自来水和取暖管道通到库房里去,以防一旦水管损坏,增加室内温度。

⑥电石库房、乙炔和电石破碎间积存的电石粉末要及时
清扫处理,最好集中起来,分批倒在电石渣坑里,并用水加以处理。

(2)防火源
①开启电石桶时不能用火焰和可能引起火星的工具,最好使用铍铜合金或铜制工具,使用铜制工具时,含铜量要低于70%。

即便是使用过的空桶,在未经处理之前也不得接触明火,更不能直接焊补。

②电石库应距离明火10m以上,库内严禁吸烟。

库房的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爆灯和封闭式开关,或将电灯和开关装在室外,用反射方法把灯光从琉璃窗射人室内。

③搬运电石时应使用小车。

轻装轻卸,严禁从滑板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以防因冲击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电石库必须是一、二级的耐火建筑,库房屋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库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

三、焊接防电技术
1.电焊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根据焊接用电的特点,焊接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焊接电源
焊接电源是与220/380V电力网相连接的,电压较高,人体一旦接触这部分电器线路,就难以摆脱电击危险。

(2)焊机空载电压
焊机空载电压大多超过安全电压,但由于电压值不是很高,往往被人忽视。

此外,焊工与这部分电器线路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它是焊接触电伤亡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

(3)焊机、电缆漏电
焊机和电缆线绝缘易老化变质,容易出现焊机和电缆的漏电现象,而发生触电事故。

(4)焊工带电操作
焊工带电操作机会较多,如更换焊条、调节焊接电流、整理工作等,通常都是带电进行的。

2.电焊机的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1)电焊机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交流电焊机的线圈以及直流焊机的包线和引线绝缘损坏时,电焊机外壳就会带电。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体意外触及带电的焊机外壳而发生触电事故,通常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安全措施。

①电焊机的保护接地系指用导线将电焊设备外壳与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的保护方式。

②电焊机的保护接零。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供电的电焊机中,用导线将电焊设备外壳与电网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的保护方式。

(2)电焊机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安全要求:
①电焊机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规定,不得超过4Ω。

②正确选择接地体。

焊机接地装置可以广泛利用自然接地体,焊机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可以用打入地下深度不少于1m,接地电阻小于4Ω的铜棒或无缝钢管。

③选择或建立接地体时,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m;接地体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的地下距离不应小于3m。

④对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进行电焊时,应将焊件的接地线或接零线暂时拆除,待焊完后再恢复;焊接与大地紧密相连的焊件时,如果焊件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则应将焊机二次绕组一端的接地线或接零线暂时解开,焊完后再恢复。

⑤用于焊机接地和接零的导线要有足够的截面积。

⑥所有电焊设备的接地线或接零线不得串联入接地体或接零线干线。

⑦连接接地线或接零线时,应首先将导线接到接地体上或零线干线上,然后将另一端接到焊接设备外壳上,拆除接地线或接零线时则与此相反。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