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质量控制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思遵高速公路SZTJ-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课题名称---------------------------------------------------------3
二、小组概况---------------------------------------------------------3
三、工程概况------------------------------------------------------ --4
四、选题理由------------------------- -------------------------------4
五、小组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5
六、QC小组活动进度----------------------------------------------5
七、现状调查---------------------------------------------------------6
八、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6
九、原因分析---------------------------------------------------------7
十、要因确认---------------------------------------------------------8
十一、制定对策---------------------------------------------------------9
十二、对策实施---------------------------------------------------------9、10、11 十三、效果检查---------------------------------------------------------11
十四、巩固措施---------------------------------------------------------11
十五、总结回顾及自我评价------------------------------------------11
一、课题名称: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质量控制
二、小组概况
本QC小组是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思遵高速SZTJ-6合同项目经理部QC小组,成立于2011年4月,有管理干部、技术干部、一线工人组成,小组成员11名,包括项目经理、总工、试验室主任、各工段长等人员。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4月1日
三、工程概况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4月1日四、选题理由
制图: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4月3日
五、小组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4月3日六、QC小组活动进度
活动计划甘特图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12月5日
七、现状调查
2011年4月3日确定了课题后,于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4月10日小组积极组织人员对工地附近的南丫头采石场、盆溪口采石场、场窝砣采石场、庙沟湾采石场、合兴桥湾石料场等砂石场进行了调查,所有石场均无天然砂开采,最近的天然砂产地在重庆,运距488公里,运费在390元/吨。
结论:针对施工工地附近没有天然砂的现状,远距离运输天然砂造价昂贵的特点,我小组针对此项工作展开QC活动。
八、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
根据上面的调查情况,本QC小组确定“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质量控制”为小组活动主题,并拟定了工作目标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1、确定目标值
制图: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4月15日2、可行性分析
制图:刘恩忠 制表时间:2011年4月30日
九、原因分析
本QC 小组成员素质高,有丰富的混凝土施工经验及解决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的能力,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和确定的目标,从人员、机械、材料、工艺方法和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对C50机制砂混凝土不宜泵送的各种原因进行查找,从而绘制如下因果分析图:
原因分析图
制图:刘恩忠 制表时间:2011年5月5日
十、原因确认
制表:刘恩忠 制表时间:2011年5月20日
根据要因确认表,经过QC 小组全体成员的讨论分析,一致认为,保证C50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的要因是:
制图:刘恩忠
制表时间:
2011年5月20日
十一、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造成的C50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不好的主要因素,QC 小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制定了相关的对策措施,并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人,限期完成。
对 策 表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5月30日十二、对策措施
全体小组成员按对策表逐一进行实施:
实施一:加强机制砂生产控制,改良加工设备
1、购置专用制砂机
为了保证机制砂的质量,新购专用的制砂机进行机制砂生产,避免因设备问题造成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偏高。
2、规范制砂机的筛孔孔径
为了使机制砂在砂机中避免过多的反复锤击,安装了10mm、8mm、9mm 三种不同的筛板进行试生产,最终选择产量高、质量好的9mm筛孔为标准筛板,进行机制砂生产。
实施二:加强母材质量控制,制定可行的措施
1、采用大粒径碎石进行生产
母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机制砂的质量控制,在经过使用片石、粗碎石、16-31.5mm碎石几种母材进行机制砂生产后,经检测使用16-31.5mm碎石加工的机制砂级配良好,符合规范要求。
2、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的针片状含量超标可直接影响机制砂的级配曲线的变化,只有使用针片状符合规范要求的碎石加工的机制砂,级配可以达到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实施三:设专人规范地泵的施工工艺
1、及时联系拌和站控制来料速度
根据墩顶施工混凝土的数量进行泵送速度的调整,用对讲机及时联系混凝土拌和站的出料速度,避免混凝土运输罐车在地泵前长时间等待泵送或者地泵没有混凝土可泵的现象发生。
2、保证泵送施工的连续性
机制砂混凝土存在自密性是它的固有特性,为了适应机制砂混凝土的这一特性,避免因这一特性造成混凝土堵管等的问题,只有混凝土连续不断的泵送施工才可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施工中不可能没有故障断电、运输车辆损坏等
问题使混凝土不能连续的到达施工现场,所以就必须有专人对泵送的速度进行适当的快慢调节,避免长时间的停泵现象发生。
3、改变弯头设计,减少拆管的等待时间
前期是泵送管道布满各个混凝土振捣点施工,中间拆卸泵管时间很长,造成混凝土堵管时有发生。
经过对墩柱中间泵管进行活动弯头设计,增加橡胶软管等措施,大大减少泵送施工的停泵时间。
实施四:设专人负责温度记录,提供有效数据
1、以温度记录调整外加剂的缓凝组分
根据记录的当地平均气温的变化,通知外加剂厂家实时调整保塑组分的多少,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对于聚羧酸外加剂在高温中储存时间过长可引起变质的特性,控制进场数量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2、按要求调整外加剂的掺量
根据温度变化和前方运输的时间变化,在外加剂掺量可控范围内进行微调,以达到混凝土泵送时的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十三、效果检查
(一)目标检查
1、质量目标
本QC小组在拌和站、地泵料斗处抽检坍落度248次,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133组,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在贵州省质检局的质量检查中所检指标全部合格,圆满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2、进度目标
由于拌合、运输、泵送、振捣等的合理安排,精心施工,使天池特大桥13#、14#主墩可以按要求完成业主的生产任务,取得相应的表彰。
(二)经济效益
十四、巩固措施
通过本次小组活动,我们把活动中的有效措施进行总结整理,以便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推广使用。
十五、总结回顾及自我评价
经过本次QC小组活动,小组全体成员对机制砂作为主要材料进行C50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认识得到提高,同时大家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一个系统、直观的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精诚协作、共同发展。
制表: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12月3日
自我评价雷达图
制图:刘恩忠制表时间:201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