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粹鬼谷子(三十九)摩篇第八第三节:圣人独用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静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悦也。
怒者,动也。
名者,发也。
行者,成也。
廉者,洁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谄也。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字面理解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使用“摩之术”的人,利用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手段。
平者,静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悦也。
怒者,动也。
名者,发也。
行者,成也。
廉者,洁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谄也。
平就是静;正就是宜;喜就是悦;怒就是动;名就是发;行就是成;廉就是洁;信就是守时;利就是求;卑就是巴结。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众人都知道,只有圣人会用;一般人使用方法不当,就会导致失败。
感悟1、深层次理解鬼谷子阐述了实施“摩之术”的手段。
要成功的使用“摩之术”,就要运用“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等手段。
所谓“平”就是:要体现出心平气和,没有体现出任何追求和奢望,让别人感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所谓“正”就是:要体现出一团正气,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完全是为了别人,没有一点为自己的意思,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触;所谓“喜”就是:要处处体现出好事,完全是对别人有益处的好事,这样就会讨得别人的欢心,而不会遭到拒绝了;所谓“怒”就是:在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抛出别人不高兴的事来,让他怒不可遏,在他不能自控的时候,就可以捕捉到变化的机会了;所谓“名”就是:在捕捉到变化机会以后,马上就要制定出应变策略,然后义正词严的深明大义,告诉他功过是非、成败利害,再观察变化先兆,再制定应变策略;所谓“行”就是:已经发展到可以大胆实施谋略的程度了,就要不失时机的大胆实施,确保“言必行,行必果”;所谓“廉”就是:在实施谋略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出任何一点是为了自己,完全是为了别人着想,让别人始终认为自己是廉洁无私的;所谓“信”就是:自始至终都要诚实守约,言必行、行必果;所谓“利”就是:始终要围绕让别人获得好处这个宗旨,让别人无法拒绝利益的诱惑;所谓“卑”就是:不要在别人面前体现出强势,要谦虚低调,不要锋芒毕露。
上面阐述的这些手段,众人好像都知道,但很难做到,只有圣人会用;一般人使用方法不当,所以就会导致失败。
2、摩之术鬼谷子说:“平者,静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悦也。
怒者,动也。
名者,发也。
行者,成也。
廉者,洁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谄也。
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鬼谷子给我们列举了一系列“摩之术”的实施手段,而鬼谷子又给我们来了一个“圣人独用”就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的使用“摩之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需要很高的智慧才能做到。
(1)平鬼谷子说:“平者,静也。
” 要体现出心平气和,没有体现出任何追求和奢望,让别人感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
曹操平定徐州并处死吕布以后,就带着刘备凯旋回许都了。
刘备为了提防曹操谋害,就在下榻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关、张二人说:“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农民之事,为什么?”刘备说:“此非二弟所能弄明白的。
”只有体现出胸无大志才有可能蒙过老谋深算的曹操。
(2)正鬼谷子说:“正者,宜也。
”要体现出一团正气,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完全是为了别人,没有一点为自己的意思,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触。
屈完代表楚国到齐军中后,齐桓公摆出大阵仗,将八国联军威武齐整地展示给屈完看,摆出战和两手,如果屈完害怕屈服了,则可侦知楚军底细,则楚可伐也;如果屈完如前使,不卑不亢,则表明楚军准备充分,将士用心,楚不可伐也。
齐桓公自夸兼威胁屈完,“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面不改色的答到,“如果,齐桓公以德绥诸侯,则没有诸侯不服,如果以武力,楚国将以方城(或今桐柏大柏山一带)为城,汉水为池,全力抵抗,诸侯军再多,也没有用。
”屈完的回答,也出齐桓公预料,也在其预料之中。
表现了楚刚强不屈的气概,其臣若是,其君当甚之。
思前虑后,还是收手为好。
于是,便与楚达成和议。
主要内容就是让楚贡苞茅于周之后便退军了。
(3)喜鬼谷子说:“喜者,悦也。
”要处处体现出好事,完全是对别人有益处的好事,这样就会讨得别人的欢心,而不会遭到拒绝了。
夫差解完大便,侍卫正要把便盆端出,勾践一个箭步向前,跪下来,掀起盖子,用手抓了一点夫差的大便,还放到嘴里尝一尝。
侍卫们都掩着鼻子,臭得想吐。
勾践又回到夫差床前,跪下来猛叩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您的大便又苦又酸,表示跟春夏的气味相调和,这就是很好的征候。
”夫差很感动地说:“连亲生儿子都不肯为父亲尝大便,而勾践竟然肯,可见得对我的忠心。
”因此,当夫差病好之后,就释放勾践回越国。
(4)怒鬼谷子说:“怒者,动也。
”在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抛出别人不高兴的事来,让他怒不可遏,在他不能自控的时候,就可以捕捉到变化的机会了。
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怒”的例子,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就使得周瑜变主动为被动,明明是诸葛亮来求周瑜抗曹的,结果反而变成周瑜求诸葛亮帮忙了。
(5)名鬼谷子说:“名者,发也。
” 在捕捉到变化机会以后,马上就要制定出应变策略,然后义正词严的深明大义,告诉他功过是非、成败利害,再观察变化先兆,再制定应变策略。
烛之武偷偷地来到秦营中,一见到秦穆公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秦穆公喝道:“你是什么人?深更半夜哭什么呀?”烛之武说:“我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哭我们郑国快要灭亡了。
”秦穆公说:“这怎么要到我们军营里来哭呢?”烛之武说:“我也是来替你们秦国哭呀!”秦穆公好生奇怪:“我们秦国快要打败你们郑国了,怎么要你来哭我们秦国呢?”烛之武说:“我们郑国的国土,和贵国并不相连。
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隔着晋国。
所以,我国亡了之后,只能被晋国占领。
那时晋国就会比以前更强大,而贵国也就相对地显得比晋国弱了。
替别人打仗争土地,最后又拱手送给人家,这合算吗?再说,晋国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满足的日子,它东边灭了郑国,难道就不想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了吗?”秦穆公沉思了一会,说:“你说得对。
”烛之武说:“您如果肯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从此一定心向贵国,做个‘东道主’,贵国使者在东方道上往来经过的时候,郑国一定尽主人的责任,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没有什么不利啊!”秦穆公立即答应撤兵,并且和烛之武歃血立盟。
秦军悄悄班师回国,还留下杞子等三位将军,带领两千秦兵,替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秦穆公不告而别,只得也下令撤军。
(6)行鬼谷子说:“行者,成也。
”已经发展到可以大胆实施谋略的程度了,就要不失时机的大胆实施,确保“言必行,行必果”。
伍子胥的父兄被杀害以后,逃亡途中遇到了好友申包胥,申包胥不反对伍子胥报仇,但报仇只是杀仇人,不能灭亡自己的祖国,申包胥对伍子胥说:“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 昭王十年,以伍子胥、孙武等为将,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楚国亡国。
伍子胥为报仇掘开楚平王坟,鞭尸三百,大大侮辱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于是申包胥开始了“兴楚”的行动。
申包胥于是千里跋涉来到秦国,“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可见,申包胥对于国家的忠诚是执着而又热烈的,到了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地步。
申包胥的忠诚于坚毅终于打动了并惊醒了秦哀公,惊叹道:“楚有贤臣如是,吴犹欲灭之。
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
”于是秦国发战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7)廉鬼谷子说:“廉者,洁也。
”在实施谋略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出任何一点是为了自己,完全是为了别人着想,让别人始终认为自己是廉洁无私的。
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在刘邦那里告陈平“盗嫂受金”。
刘邦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
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
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
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
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
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
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
(8)信鬼谷子说:“信者,期也。
” 自始至终都要诚实守约,言必行、行必果。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
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
苏秦对燕昭王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于约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
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
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
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
如果满足现状是可以的,那么齐国就不会进兵营丘,您也不能越过楚国边境,不可能窥探边城之外了。
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离开老母来事奉您,抛开固步自封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
看来我的目标,本来不和您相同。
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9)利鬼谷子说:“利者,求也。
” 始终要围绕让别人获得好处这个宗旨,让别人无法拒绝利益的诱惑。
当文种将一大批金光闪闪的宝器堆在伯嚭面前,再把八位花枝招展的美女唤上堂来时,伯嚭虽然内心欢喜,外表却又假装正经道:“越国旦暮且破,越国所有的财富还怕不全归属吴国吗?你们仅仅用这点礼物,休想收买我。
”文种明白他贪心不足,便以大怒道:“越兵虽败,但还存有几千精兵,仍可力战,即使战败,越国也会焚烧库藏,君臣投奔楚国,吴国又能得到什么呢?即使吴国得到越国的财富,大半也会收入王宫,太宰又能得到什么呢?”接着,文种又点明议和后对伯嚭的好处:“若和议事成,越王并非委身于吴王,而是委身于太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