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气液传质设备


④常用浮阀
☻ F1型简单,易于制造,应用普遍,定型产品。
分轻阀和重阀。轻阀塔板漏液稍严重,除真空 操作时选用外,一般均采用重阀。
☻ V-4 型 阀 孔 呈 文 丘 里 型 , 腿 加 长 。 气 体 压 降
小。适用于减压系统。
☻ T型拱形阀片的调节范围有固定于塔板上的支
架(阀笼)限制。结构复杂适于颗粒或易聚合 的物料,
二、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两种返混::雾沫夹带、气泡夹带。塔内流体力 学状况→塔正常、高效操作。 1.塔板压降(Pressure drop) 塔板阻力=干板阻力+液层阻力+液体表面张力
☻压降↑→釜压
吸收:高压输送 精馏:釜压升高
减压操作
☻压降↑→ET↑(液层厚,接触时间增加 ☻综合分析:保证板效,力争降低。
2.液泛(Flooding):俗称淹塔 气相流量大:液体由高压→低压,正常降液 管静压>板间压差+流动阻力。 液相流量大:降液管面积不足。
☻ 传质:气速高→湍动泡沫层→ET↑。 ☻ 影响因素:气、液流量;流体物性;板结
构;板间距。
☻ 气相流速的上限之一。
3.雾沫夹带(Entrainment): 雾沫虽利于传质,但过量会造成返混,ET↓。
四、浮阀塔设计
各类板式塔的设计原则、步骤类似: ① 工 艺 尺 寸 计 算 : Z 、D 、 溢 流 装 置 的设 计、塔板布置、升气道(泡罩、筛板、 浮阀等)的设计与排列; ② 流体力学验算; ③ 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④ 对②、③进行分析,改进设计。
1.工艺尺寸计算的主要内容
NT ⑴ 塔的有效高度Z: Z = T − 1 HT + Z1 + Z2 E
☻ 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塔板压降小,液面
落差小等。
☻ 有漏液, 吹干”现象,影响传质效果,板效率
降低;塔板结构复杂。
③ 浮舌塔板: 综合浮阀和固定舌形塔板的特点。将固定舌片 改成浮动舌片。
☻ 操作弹性大;压降小;结构简单;效率较高。
塔性能指标:生产能力;塔板效率;操作弹 性;塔板压降。与塔板及塔内流动状态密切相关。 依不同需要选择板型:难分、高纯;量大、易 分;减压(真空);成本低、易维护。
化工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主讲、制作:佟永纯
河西学院化学系
蒸馏和吸收设备
§1 板式塔 §2 填料塔
蒸馏和吸收基于不同的原理,但均需气液传质 设备(塔):气液两相充分接触, 有效进行传质、传热,传质后两 相能及时有效分离。 塔设备可分为连续 ( 微 分)接触式(填料塔)和逐级 接触式(板式塔)。
实际板两相传质的完善程度与理论值之比。 1.不同表示方法 ①全塔(总板)效率(overall efficiency) E:
E= NT × 100% Np
②单板效率(Murphree efficiency) :EmV , EmL
第n块板: 气相单板效率: EmV = 液相单板效率: EmL = ③点效率:EOV , EOL
经济权衡→调整→数据圆整。 浮阀塔板间距参考数值
⑵ 塔径D: 漏液点< u 夹带点(或液泛点)。求出 最大允许气速,即带出(空塔)气速:
C —— 气体负荷系数,m/s。 。
C = f (d ,ξ ) = f (Vs , Ls , ρL , ρV , HT − hL ,σ ……)
说明:
☻校正:
C = C20 (
yn − yn+1 yn*− yn+1
xn−1 − xn xn−1 − xn*
EOV =
y − yn+1 y*− yn+1
xn−1 − x EOL = xn−1 − x *
2.板效率的估算 板效率的估算 物系性质: 物系性质:µ、ρ、σ、D、α等; 塔板结构: 堰高、开孔率等; 塔板结构:D、HT、堰高、开孔率等; 操作条件: 操作条件:T、P、气速、气液流量比。 、气速、气液流量比。 复杂→实验数据、生产数据 经验式 复杂 实验数据、生产数据→经验式 实验数据 ① 较全面考虑传质与流体力学因素 , 由 EOV→EmV:A.I.Ch.E法。 法 ②经验式:只考虑主要因素,如O’connell法: 经验式:只考虑主要因素, 法 精馏塔: 精馏塔: ET = 0.49(αµ
4.喷射塔板( Jet Tray) ) 前述三种塔板均为气体分散,气体分散于液层 中完成鼓泡或泡沫接触传质。受雾沫夹带限制,生 产能力不高。喷射塔板气体与液体同向,利用气体 的动能促进两相传质,不再通过较深的液层鼓泡, 压降、夹带均降低,生产能力大,传质效果好。 ① 舌形塔板: 在塔板上冲出若干舌形孔,舌片向上张角α 以20°左右为宜。不设溢流堰,保留降液管。
1.泡罩塔板(Bubble-cap Tray) ) 泡罩塔,应用最早 1883),研究较充分。
① 结构:升气管和泡罩。泡罩底缘开有齿缝浸 入液层,升气管高于齿缝上沿,防漏。
齿缝有矩形、三角形和梯形。泡罩正三角排列。 ② 优点:齿缝浸入液层形成液封,气体折流经齿 缝分散充分 , 形成两相混合的鼓泡区和泡沫 层,传质面积大,升气管使低气速也不致严重 漏液,操作稳定弹性大,效率稳定,不易堵, 应用广。 ③ 缺点: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大,造价高;液层 厚,气相路径曲折,阻力大→压降大,雾沫夹 带严重,限制气速,生产能力和板效率较低。 逐渐被筛板和浮阀塔板替代。
逆流塔板(穿流式塔板):塔板间没有降液 管,气、液两相同时由塔板上的孔道或缝隙逆向 穿流而过,板上液层高度靠气体速度维持。 优点:塔板结构简单,板上无液面差,板面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较大; 缺点:板效率及操作弹性不及溢流塔板。 与溢流式塔板相比,逆流式塔板应用范围小 得多。常见的板型有筛孔式、栅板式、波纹板式 等。
☻操作点( Vs, Ls),操作线(R一定,Vs/Ls一定); , ☻操作上、下限: ☻操作点尽量居中。 ☻操 作 情 况 不 同 , 控 制
上、下限因素不同。
Vs,max Vs,min
=操作弹性 操作弹性
☻调节塔板的结构参数:
HT 、D、降液管面积、 开孔率。
☻以最不利塔板为准。
三、塔板效率
☻原因:气速>液滴沉降速度;弹溅。 ☻限制:雾沫夹带量 V<0.1 kg(液)/kg(气)。 气。 ☻影响因素:空塔气速;板间距。 ☻气相流速上限之二。 ☻气泡夹带:液体流速过大。
4.漏液(Weeping): 接触效率↓。严重时形成干板。
☻原因:气速过小。 ☻限制:漏液量<板上液体流量的 。 ☻影响因素:气速;液面落差→气流分布不均
⑶ 溢流装置:溢流堰、降液管、受液盘 圆形:S小→气泡夹带;周边利用率低。 小 降液管 弓形: 较大,板面利用充分。 溢流型式→液体流径。长:接触充分但落差大。
液体负荷与溢流类型的关系
☻弓形降液管的溢流装置设计:
① 出口堰(溢流堰): hW、hOW、lW、hL、hn
单溢流:(0.6~0.8)D ~ lW:据Lh及溢流型式定: 双溢流:(0.5~0.6)D ~
5/2 lW 2/5 Lh = 0.735( hn )[hOW − (hOW − hn ) ] (超齿顶)
☻ h 由齿根算起
OW
常压塔: hL = 0.05 ~ 0.1 m 则:
0.1 − hOW ≥ hW ≥ 0.05 − hOW
☻ hW≈0.03~0.05 m,减压塔较低。
② 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截面积:Wd、Af 查图。( D、HT一定,确定了lW→降液管尺寸)
3.浮阀塔板( Valve Tray) ) 兼有前两者的优点,应用最广(石油、化工)。 ① 结构:开大孔(φ39mm),装有上下浮动的阀片 (三条腿,限高8.5mm),周边冲出向下弯曲的定 距片(保持2.5mm开度,点接触)。可据气量大 小调节间隙,小气量时由定距缝隙通过。 ② 优点:生产能力大;弹性大;板效率高(水平 吹,接触时间长,夹带少);压降及落差小; 造价较低。 ③ 缺点:不易处理结焦或粘度过大的体系。
2.筛孔塔板(Sieve Tray) 筛孔塔板( 筛孔塔板 ) 1830年,结构最简单。早期对性能认识不 年 结构最简单。 漏液、操作弹性小、难以稳定操作。 足,漏液、操作弹性小、难以稳定操作。 开有φ3~ 的筛孔。 ☻ 开有 ~8mm的筛孔。正三角形排列。溢流 的筛孔 正三角形排列。 堰形成液层,通过上升气流阻止液体漏下。 堰形成液层,通过上升气流阻止液体漏下。 简单,价廉,压降小,液面落差小, ☻ 简单,价廉,压降小,液面落差小,生产能 力及板效率高于泡罩塔。 力及板效率高于泡罩塔。 操作弹性小,易堵。可采用大孔径筛板( ☻ 操作弹性小,易堵。可采用大孔径筛板(直 ),避免堵塞 径10~25mm),避免堵塞,提高生产能力。 ~ ),避免堵塞,提高生产能力。
价廉,易维护。应用广泛。
一、塔板类型
塔板决定塔的性能。
溢流塔板 (错流式塔板):整体仍为逆流。通 过降液管和溢流堰控制流径和液层高度,板效率 高。但降液管占板有效面积,影响塔生产能力;液 液体横过塔板要克服阻力,形 成位差(液面落差)→气体分 布不均,影响效率。 应用广,具体结构有:泡 罩塔板 、 筛孔塔板 、 浮阀塔 板、网孔塔板、舌形塔板等。
☻结构、原理、流体力学特性
及设计计算。
§1 板式塔——逐级接触
塔 板 ( 气 孔 ) ; 降 液 管 ( 溢流 堰)。液体靠重力自上而下在板 形成流动液层;气体靠压差,自 下而上穿过板上液层。气、液在 塔内逐板接触形成气泡和液沫 (面积↑)进行质、热交换,两 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跃式变化。
☻ 气速、生产能力大,效率高,
匀(入口安定区:不开孔)。
☻气相流速下限。
5.液面落差(Fluid head): 克服板面及塔板上部件的流动阻力。∆↑→ 气流不均→漏液→E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