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78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汇总

最新78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汇总

78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2、在途现金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4、商品资金周转率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或=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5、商品销售成本1)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①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②最后进价法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③分批实际进价法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④毛利率计算法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2)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1)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2)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其计算公式为: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3)实际差价计算法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1、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

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2、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7、运杂费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8、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9、商业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10、费用率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11、费用额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12、费用比重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16、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17、商品损耗额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18、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19、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20、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21、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23、工业品调拔价格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或=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24、工业品零售价格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或=(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25、工业品质量差价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或=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26、商品销售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27、商品购进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28、商品储备额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29、商品流转次数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30、商品流转天数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31、经费费用分配1、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的重量、容积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重量(或占容积)/全部商品重量(或所占容积))×费用总额2、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库存额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全部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费用总额3、按各种商品或各类商品销售额占全部商品销售额的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销售额/全部商品销售额)×费用总额32、商品销售或本分散结转法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3、商品销售成本集中结转法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34、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已销商品进销差阶=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5、商品流通企业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或-汇兑损益36、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商品流通费的分摊1、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

其计算公式为: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初费用留存额+本期费用发生额-期末库存商品应留存费用期末库存商品应留存费用=期末库存商品进价余额×费用分摊率费用分摊率=[(期初费用留存额+本期费用发生额)/(期初库存商品进价余额+本期增加商品进价总额)]×100%2、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基计算公式为: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37、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月管理费)×计划期月数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38、库存商品总金额库存商品总金额=库存商品结存数量×库存商品购进单价39、已销售商品成本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总金额+本期购进商品总金额-期末库存商品总金额40、毛利率计算法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销售总额×上季实际(本季计划)毛利率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销售总额-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销售总额×[1-上季实际(本季计划)毛利率]上季实际毛利率=[(上季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上季商品销售额]×100%41、商品流通费分析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升降速度=[(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00%=(费用率升降程度/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00%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商品流通费利润率=(利润总额/商品流通费总额)×100%42、商品周转保本期某种商品保本期天数=(毛利额-销售税金-固定费用)/日变动费用=(毛利率-销售税金率-固定费用率)/日变动费用率43、商品周转保利期某种商品保利期天数=(毛利额-销售税金-固定费用-目标经营利润)/日变动费用=(毛利率-销售税金率-固定费用率-目标经营利润率)/日变动费用率44、商品适销率商品适销率=(适销对路商品价值额/商品购进总额)×100%=(适销的花色、品种、规格数/全部进货的花色、品种、规格数)×100%45、商品脱销率商品脱销率=[(脱销天数×日平均销售额)/商品销售总额]×100%46、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在途天数=某类(或全部)物资在途天数之和/某类(或全部)物资进货次数之和47、平均验收天数平均验收天数=按标准批量折算后的某类(或全部)物资验收天数之和/某类(或全部)物资验收次数(或批数)48、进货损耗率1、数量计算法进货损耗率=(损耗数量/进货数量)×100%2、金额计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