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试卷A(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试卷A(答案)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 (A 卷答案)
课号 课程名:国际贸易理论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 )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补考( )试卷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差价税:是指当本国某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产品价格时,对进口产品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所加的直接的限制。

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或要求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或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动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海关估价制度:是指一国在实施从价征收关税时,由海关根据国家的规定,确定进口国商品完税价格,并以海关估定的完税价格作为计征关税基础的一种制度。

二 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得分
1-5:DBDBA 6-10:BDCDD
三 简答题:30分(每小题15分) 得分
(一)答: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

(二)答:
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下降,生产量下降,消费量上升,出口量下降,生产者福利下降a+b+c+d,消费者福利增加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c+e,整个社会福利减少b+d-e
1221 Q
P w P ’w P ’w t
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上升,生产量上升,消费量下降,出口量上升,生产者福利上升a+b+c+d,消费者福利下降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e,整个社会福利增加b+d+e
第三种情况:世界价格的上升量等于出口税
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不变,生产量不变,消费量不变,出口量不变,生产者福利不变,消费者福利不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c+e,整个社会福利增加c+e
四、计算题(20分)得分
1.由有效保护率公式1j ij i j j ij t a t e a -=
-∑∑,可以计算得
(1) %5.322%
40%3%36%12%180%601%30%10%120%30%60%20%180=---=-⨯-⨯-⨯-=
汽车e (2) 降低对产品零部件的关税有助于提高有效保护率。

2. 思路:根据M X M
X IIT +--=1,可以求得:
(1) 新鲜水果行业6554111190.76%6554119
IIT -=-=-=+ %25.421%
40%5.0%9%2%180%601%5%10%30%30%10%20%180=---=-⨯-⨯-⨯-=汽车e 价格
D 1 S 1 Q 数
w = P ’w P ’w t
(2)玩具行业
68056624
1115.22% 56680736
IIT
-
=-=-=
+
(3)微型面包车行业
700200500
1144.44% 700200900
IIT
-
=-=-=
+
(4)电影电视行业
30097203
1148.87% 30097397
IIT
-
=-=-=
+
四、论述题(30分)得分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具有合理的和科学的成份和历史的进步意义。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利益定律,这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

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即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即比较不利)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

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它曾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居于首位。

可见,比较成本论在推动自由贸易的事业中成效十分卓著。

但是,比较成本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一,李嘉图和斯密一样,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

李嘉图把他的比较利益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远利益则不得而知。

其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在泛泛地论证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之后,对于更复杂的问题,诸如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利益的范围以及贸易利得的分配等问题,却没有触及。

其三,比较利益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