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与主要自然带(一)气候1.影响气候的因素2.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先理清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全球大陆上气候之大概分布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成因特点热带雨林气候0°-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热带季风气候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全年炎热,干旱少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洲东北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冬寒夏热,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极地气候极地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亚寒带型寒带型气温指标最冷月气温>16℃最冷月气温0°-16℃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5℃最热月气温10℃左右最热月气温<5℃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寒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注: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0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形成原因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⑵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6.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⑴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500毫米—1000毫米之间;②最热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3、4月。
⑵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干湿季不很明显。
不同点: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700毫米——1000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l000毫米;②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 25℃;③最热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北半球)。
⑶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都有明显的干湿季;最热月均温都在 20℃——30℃之间。
不同点是: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在500——700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0℃。
7.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
应特别关注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8.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危害主要防御对策关联事件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两极冰雪融化,海面升高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改变。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新能源③保护森林等植被①“图瓦卢”移民②“京都议定书”臭氧层氯氟烃冰箱、空调等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国际合作,逐步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两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破坏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物质排放,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青藏高原臭氧层被破坏酸雨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和交通运输工具等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
②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西欧、美国东北部和我国西南地区等出现重酸雨现象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汽车尾气①降低大气能见度。
②刺激人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
③损害植物体。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控制汽车流量。
②研制开发清洁燃料等。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二)自然带1.自然环境五要素五种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世界自然带的类型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温带荒漠带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带苔原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沼土冰原带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未发育3.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气候两要素:气温、降水月分配特点总结表温度带气候类型月均气温(℃降水型(少雨年雨夏雨冬雨)型年降水量(mm)最冷月最热月高寒带冰原气候<0 少雨型<250 苔原气候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0 <10中温温带大陆性气候>20 <400温带海洋性气候10~20700~1000 温带季风气候>20 500~600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 低热热带沙漠气候>25 少雨型<125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 0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雨林气候>2000气候类型的判读 [能力训练]1、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某地属何种气候类型。
例1 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归纳:判读方法即常说的气候类型判读三部曲。
第一:气温最高月在1月,则该地为南半球——以温定球第二: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2℃,则该地为亚热带——以温定带第三:年降水量300~1000、降水季节分配为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以水定型。
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例2 我校英语老师5月底——7月初要到某国A城市进行学术交流,A城市地处0度经线,北纬51度30分。
她来向大家咨询,这次远行要带哪些衣服?北纬51度30分——温带0度经线——大陆西岸(伦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降水多——外套或毛衣、雨伞3、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