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编制单位:2011年4月20日目录一、基本情况 (3)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2、财务状况 (3)3、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4)4、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4)5、项目建设条件 (4)6、项目综合评价 (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1、项目背景 (6)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9)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0)(1)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 (10)(2)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 (10)(3)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1)(4)与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 (12)(5)项目预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 (12)(6)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 (12)三、项目实施条件 (13)1、人员条件 (13)2、资金条件 (13)3、基础条件 (13)4、其他相关条件 (13)四、项目实施进度和计划安排 (14)五、主要结论 (14)******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为增加林木原料有效供给,抢占市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林业发展政策,结合楚雄禄丰当地资源条件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经过考察、研究、论证,******投资建设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

一、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是专业从事经济林木及绿化苗木种植企业,是楚雄州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种植基地主要位于禄丰县舍资镇。

公司于2005年经楚雄州禄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注册,地址位于禄丰县平浪镇舍资。

主要从事速生树种的培育、种植、推广;药植物的种植。

公司现有各类经济林木2000余亩,主要产品为林木料。

公司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生产的现代企业制度,产品主要销往昆明、曲靖、富源、泸西、宣威、广东等地。

公司下设综合办公室、苗木培育部、经济林种植管理部、采购销售部等管理部门。

公司现有各类大中专专业技术人才50余人,平均年使用工人587人。

2、财务状况截止2011年3月,公司总资产1850万元,总负债2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到11%,经过6年的积累和扩展,现年营业销售收入达800余万元,年实现利税300多万元,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依法纳税,依法进行工商年检,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3、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法人代表***,是公司大股东和董事长,从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加工行业,具有丰富的了林业工作经验,在经济林木发展和荒地综合利用、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现出贡献,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

4、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名称: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林业项目属性:新建项目内容: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人工造林育林,1年完成造林任务。

项目总投入: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造林和管护投入717.5万元,木材采伐和运输投入82.5万,总投入800万元。

预期效益: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木材经济价值3600万元。

社会效益——辐射和带动项目去周围群众发展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生态效益—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5、项目建设条件禄丰县拥有发展速生丰产桉树产业的良好条件。

禄丰位于滇中高原东南部,地处北纬24o51′——25。

30′、东经101。

38′——102。

35′之间,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

境内重山叠翠,河谷纵横,海拔1300——2754米。

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

禄丰县地处低纬高原,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禄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南部海拔较低的川街乡、罗川镇热量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进行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发展经济林果的理想基地。

县境内森林覆盖面广,林种和林间产品种类多,野生资源丰富,菌类和药用植物较为突出,已形成规模开发。

松茸、牛肝菌产品出口日本、欧美和东南亚。

禄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集市贸易活跃,商业服务网点遍布全县城乡各地。

广通就其地处滇西“旱码头”的优势,被辟为州级经贸开发区,以交通运输、邮电、金融、旅游、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仓储转运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正在形成集贸易、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大市场。

6、项目综合评价项目依托当地物种、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在已种植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兴井村委会、杞栽村委会2个村委会新建2500亩速生丰产桉树工业原料种植基地,使公司经济林种植基地达4500亩,为企业最终新建家公司生产线和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对推动云南省经济林造林企业发展,贯彻落实建设国家重点发展经济林木带动农村拓展荒山综合利用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建设必要性强,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桉树种植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合理,建设方案可行。

生产种植过程无三废污染,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产品完全供木材企业加工生产线使用,销路有保障,各项财务指标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我公司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原料种植基地建设、管理经验,能实现预期目标,项目可行。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项目背景森林是承载全球生态平衡的心脏,在全球生态平衡链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同时森林也为人类提供着物质、生态、旅游、文化产品等各项需求。

根据2005年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远低于森林覆盖率30%的世界平均水平。

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森林相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木材的供应已经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家林业局发言人曹清尧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年森林消耗总需求量达到5.5亿立方米,缺口2亿立方米,木材进口量比10年前增加了3倍,2006年进口的额度高达207亿美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国年森林消耗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立方米,按目前供应计算,缺口将达到3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同时根据FAO最新统计,近10年全球工业木材年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1.2亿立方米,造纸木浆年贸易量在4000万吨左右。

今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限制和禁止木材特别是原木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木材供应进一步趋紧。

从消费方面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木材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逐年增加。

据行业统计,我国林产品(含纸类、木制品)进口依存度近40%:2000年进口原木1700万立方米,是1996年进口量的五倍多,进口木浆375万吨,为1990年进口量的11倍。

2002年我国利用木材进口的外汇已达106亿美元,并且每年19%的速度逐年递增,现在已经是国家的第一用汇大户。

可见预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及林木加工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木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供应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据行业分析预测和规划资料,2005年国内木材总需求3.3-3.4亿立方,其中建筑用材2.3-2.4亿立方米,供应量为1.69亿立方米,缺口0.6-0.7亿立方米;2015年国内木材总需求量4.3-4.4亿立方米,其中建筑用材3.3-3.4亿立方米,供应量为1.95亿立方米,缺口1.4-1.5亿立方米。

各项数据以及事实表明我国加快林业建设尤其是在各项工业原料林的建设方面刻不容缓。

进入新世纪,木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木材供给问题已由一般的经济问题逐步演变资源战略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建设。

这既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既是解决当前木材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此,国家大力支持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建设,并专门发文件引导和鼓励各地各类法人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建设,全国速生丰产林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据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初步统计,截止当年11月底,共完成造林1798万亩,其中纸浆原料林430万亩,人造板原邮电、金融、旅游、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仓储转运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正在形成集贸易、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大市场。

2007年,森林覆盖率46.7%,绝大部分是天然林,多年来在森林上的管理投入较少,加之人为的重伐轻抚,导致林相差,蓄积量少、残次林面积逐年增加,林业产业效益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禄丰山广地阔人稀,是一个欠发达的县城,具备林产业发展的优异的资源条件和广阔前景。

******,主要通过聘用农民,目前已积累了2000多亩速生林的培育种植技术,公司目前还在扩大种植绿化苗木,以提高闲置土地的利用率,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公司现有2000亩速生林,按5年轮值一次的周期,目前公司每年平均砍伐800亩,生产能力9600立方米,产品供应情况良好,按照5年砍伐周期,需要再扩张2500亩后备基地才能顺利实现轮值发展。

经过几年的生产经营,企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局面。

目前,必须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机遇,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保障企业发展需要原料的稳定供应。

醋精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禄丰县全县总人口41.8万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僳僳等25个民族,其中汉族318907人,各少数民族95354人,辖区内荒山面积大,造林任务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目前禄丰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种植速生丰产桉树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栽培技术简单,适应山区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广大农民群众容易接受。

而适宜桉树种植地区大多在山区和半山区大面积的荒山,荒坡,故大力发展桉树产业,建设高产桉树工业原料基地,是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增加山区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提高山区科技文化水平,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的突破口,是山区扶贫工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选项目。

本项目充分开发利用闲置荒山、荒坡,带动农户参与基地种植,五年后,年产桉树30000立方,实现产值3600万元,并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名族地区的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项目地点楚雄州禄丰县平浪镇,土地属于中兴井村委会、杞栽村委会荒山,目前公司已取得2500亩土地30年的使用权。

该项目预计2011年中开始,到2012年结束,项目一年实施完毕,同时带动项目区周围群众在自己的山上造林。

相关主题